本文為錦鯉媽咪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為人父母不用考試,最讓人擔心不只是教育問題,還有養育孩子的問題,對於沒養過孩子的新手父母來說,孩子的嬰兒時期是最抓狂的。
還需要吃啥、用啥、補啥,大部分家長都是模稜兩可。
這時候,最了解寶爸寶媽想法的,也是年輕父母的最容易相信的人是誰?母嬰店的店員肯定是其中之一。
「你家孩子缺鋅了,該補了。」「一歲孩子還不用學步車就晚了!」「輔食不知道吃啥?你應該試試這個兒童專用的!」
打住吧,這些都是母嬰店的慣用套路,實際上對孩子來說基本毫無用處,今天就給大家總結總結寶媽們經常會掉進的「六大陷阱」,寶媽們可要擦亮眼睛。
首先是極力推薦孩子入口的
1)測量微量元素?就是想賣你營養補劑!
現在在很多母嬰店還有這種活動,「微量元素檢測」,他們大都是給孩子免費檢測,給孩子手指上套個夾子,用機器一頓操作,之後請你放心,你的孩子百分之百會缺各種營養元素。
這時候店員就會說了,缺啥都不要緊,我們這都有相關的補劑賣,孩子吃了就不缺了!有些家長就心動了,然後在店員的慫恿下就盲目的消費了。
實際上,這種所謂的「微量元素檢測」早在13年就已經被衛計委叫停。
衛計委已經明確表態:不宜將微量元素檢測作為體檢等普查項目,尤其是對6個月以下嬰兒。
況且,就那麼一臺機器,隨便用夾子夾住手指就能測量微量元素了?這麼簡單還用醫院幹啥!
面對這種套路,家長就一個原則,不測量,不盲目聽信,不盲目購買。
2)母乳餵養6個月後就沒營養了?就得喝奶粉?
很對多家長面對店員的這種說辭很多人都會猶豫,畢竟她們也糾結,孩子6個月就要吃輔食了,那是不是說明母乳真就沒營養了啊?
當然不是!寶媽應該記住,母乳是天然的營養食物,對孩子來說是最適合的,任何奶粉都不能徹底代替。
世界衛生組織以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均指出:建議純母乳餵養直到6個月,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更長時間,同時要補充其他適當的食物。
因此,只要是母乳充足的寶媽就不要相信,「配方奶比母乳更適合」的說法,母嬰店才不關心你家孩子的營養是否跟得上,她只關心你是否願意掏錢。
3)還有兒童專用的「調味品」?
任何商品但凡前綴「兒童專用」幾個字,身價肯定反被,兒童食品也就罷了,最奇葩的居然還有兒童調味品?
可拉倒吧,1歲以內的孩子飲食是不建議添加任何調味品的,食物本身的味道對孩子來說足矣,即便1歲之後也建議讓孩子清淡飲食,沒必要添加各種調味料。兒童專用也不行。
小孩子一旦習慣吃調味品來促進食慾,孩子必然會逐步產生依賴,口味越來越重,腎臟負擔也會過重。
其次是寶媽比較心動的
1)新生兒得用「定型枕」?
很多家長都聽過甚至也會給孩子選擇這種物品——「定型枕」,甚至孩子沒出生就會給孩子準備好。
這種枕頭價格基本都不低,但是對於新生兒來說卻真的不建議。
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寶寶1歲後再用枕頭。新生兒更是絕對不建議用。
新生兒的頸椎和脊椎是呈直線的,這時候強行塞進枕頭會非常不利於的寶寶的生長發育,嚴重的還會壓迫頸椎,導致孩子呼吸困難。
等到孩子1歲之後,家長再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孩子到底需不需要用枕頭。
2)防抓傷的嬰兒手套?
小嬰兒開始長指甲後,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會抓傷自己,於是便給孩子準備「嬰兒手套」。實際上這種嬰兒手套弊端特別大。
小孩子正是生長發育的時期,手部的靈活性、觸覺以及動作發育正是這個時候,給孩子戴手套會最大程度限制孩子的發育。
這樣孩子倒是不會傷到自己了,可最後很容易變得「手殘」這是家長能接受的?
此外,手套的做工如果不夠精細,內裡有多餘的線頭纏住手指不及時發現可能還會導致手指壞死。
3)學步車?不僅沒用,風險還大
很多家長覺得,學步車好像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能夠幫助的孩子學走步。
而事實並非如此。
美國國家公共電臺曾公開報導:學步車會對嬰兒造成傷害,美國兒科醫生再次呼籲禁止嬰兒學步車。
你仔細想想,孩子在使用學步車的時候大部分都是靠著軲轆在移動,真正自己邁開步子走的時候並不多,很多家長也會有這種經驗,孩子用學步車走的好好的,撤了就不會走了。
原因就在這。
而且學步車導致的意外傷害還少嗎?滾落臺階、磕到頭部、碰翻物品被砸傷等等,哪種結果對孩子來說都不是能輕易承受的。
最後,還是要再次提醒各位寶媽家長,即便是為了孩子也不能盲目的「病急亂投醫」,尤其在母嬰店這種場合,一定要擦亮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