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不想進城帶孫子,卻又沒錢補貼兒子家用,該怎麼辦?

2021-01-09 陌上花開且緩歸

如果是工薪階層,兩夫妻得朝九晚五的上班,而孩子又還小,連幼兒園都還沒上,那確實得專門有一個人帶小孩。

通常這種情況之下,孩子不是由爺爺奶奶帶,就是由外公外婆帶,反正哪邊有空就哪邊帶。

兩邊實在都帶不了的,那就只能是要麼請保姆,要麼夫妻一方辭職在家帶孩子。但這兩種方法,都得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支撐。

作為在農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人,也確實是不太喜歡進城居住。

城裡的生活習慣和農村差別太大,老人又不像年輕人那樣適應能力強,學習能力好,容易接受新事物,他們習慣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大多不願作出改變。

城裡的環境不僅讓他們覺得有陌生感,也會讓他們無所適從,而且離了熟悉的左鄰右舍,在城裡又沒個聊天的人,還會有一種孤獨感。

而且正所謂是相見好,相處難,農村與城市的習慣衝突,老年人與年輕人的觀念差別,長時間住在一起後,往往會矛盾重重,尤其是婆媳矛盾。

很多人還會認為,作為孩子的爺爺奶奶,把孩子帶好了,那是理所應當的,帶不好那就是失責了,所以,老人進城給兒子帶孩子,其實壓力挺大的。

其實,人們往往曲解了一個事實。原本,父母將孩子養大成人,就已經盡了他們的責任了。不過,做父母的,總是想竭盡所能的替孩子多分擔一些,好讓他們能過得輕鬆些。

所以,之後又要幫孩子找工作,找老婆,傾盡財力助其結婚,生了孩子還要幫他們帶,這完全是出於他們對孩子的愛。

但這些付出,到了很多年輕一輩的眼中,往往成了理所應當了。覺得父母既然生養了我,就有責任替我找份好工作,結婚時得替我出錢,生了孩子得幫我帶。

而且,在有些年輕人的觀念中,更是認為:我這是替你們生孫子,要不是為了替你們傳宗接代,我還沒想生孩子呢!在這種觀念下,更是把孩子全權丟給老人了。

農村老人既然不想進城帶孩子,那就和兒子說清楚原因。

作為成年人,小夫妻倆結婚時就應該考慮到孩子出生後撫養的問題,如果有老人幫著帶,固然是好,如果老人因為某種原因帶不了孩子,那作為孩子父母,責無旁貸該把事情處理好,而不是什麼都甩給父母解決。

也更沒有說,父母不能幫兒子帶孩子,還得補貼其家用這一說。

如果父母有這個經濟能力,而且他們也願意,給兒子補貼些錢,讓他們請個保姆,或夫妻一方辭職在家帶孩子,固然是兩全其美。

但如果父母無此能力,作為兒子的也無權要求,更無權指責。他們已經含辛茹苦地帶大了自己的孩子,並助其成家立業,他們已經盡了他們的責任,此時也該安享晚年了,反倒是兒子應該每月給父母一些贍養費,讓他們的生活能夠更寬裕些。至於自己的孩子,只能是自己想辦法了。

點右上角「關注」,看陌上花每日給您帶來各種農村趣聞雜談和農事資訊。

相關焦點

  • 孫子我不要了!退休老人帶娃做家務補貼錢,兒子兒媳卻躺著玩手機
    最簡單的一點,很多老人覺得自己辛苦了一輩子,工作了一輩子,好不容易退休了,可以悠閒下來,去打打太極拳,散散步,有空去旅遊一下,享受一下老年的美妙時光。現實生活是很多人一退休就馬上被兒子兒媳召喚過去幫忙帶孫子。
  • 為什麼農村有學校,有些人會把孩子送進城裡去上學?
    導語:為什麼農村有學校,有些人會把孩子送進城裡去上學?我們中國有個成語:望子成龍。所以也就想要將自己的孩子帶進城裡去讀書,不過對於這件事情,小王的父母是反對的,按照他們的說法,覺得自己的孫子是很聰明的,在哪裡學習都是一樣的,而且家裡還有地要種,甚至還說你家的孩子一進城上學,你兄弟家的孩子不進城怎麼辦呢?
  • 帶孫子9年,兒媳給5千紅包,隔天看到兒子朋友圈婆婆寒了心
    顯然,彭阿姨以前沒有意識到,總以為兒子還小,多縱容一點沒什麼,等到長大後自然就懂事了。然而兒子如今已經34歲了,卻依舊是白眼狼。02彭阿姨今年66歲,育有一兒一女,她有著和大多數農村婦女一樣重男輕女的思想,一直將兒子看得比女兒重要,很早就開始替兒子攢老婆本。
  • 老人病死家中無人知,臉被老鼠啃!子女無力照顧農村老人怎麼辦?
    3.進城照顧孩子在農村有很多老人是因為一種特殊的原因導致獨居,那就是他們的子女在城市生活,因為家庭背景不夠雄厚,所以子女在城市生活壓力也很大,如果子女繁育了下一代,因為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可能將無法陪伴自己的孩子,所以此時就需要在農村的父母過去照顧孩子。
  • 兒子每個月給老人三千塊錢讓他每天就接送孫子上學,老人卻不願意
    #老人有一個在城市裡面工作的兒子,兒子給老人每個月3000塊錢零花錢,讓老人每天接送一下孫子上學和放學,況且孫子的學校離兒子家也不遠,就不到一公裡的距離。老人在兒子家待了不到半個月就不願意再待了,回到農村老家種一點地和菜園,一個人生活。 這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件的事情,老人是我的鄰居,老人的親戚朋友對這件事情議論紛紛,有認同老人做法的,有說老人不對的。在城市裡面兒子家,老人的兒子很孝順,兒媳婦對他也很好,老人吃住也很好,但是老人卻不願意。
  • 孩子在城裡上學要戶口,但自己不想遷走農村戶口,該怎麼辦?
    以前大家都爭著搶著想把農村戶口遷到城裡去,現在各城市都放寬了落戶條件,很多城市甚至開啟了」零門檻「的落戶模式,但很多人卻不願把農村戶口遷到城裡了。有人問:」孩子在城裡上學要戶口,但自己不想遷走農村戶口,該怎麼辦?
  • 退休老人帶孫子,是幸福多還是痛苦多?聽聽這幾位退休老人怎麼說
    導語:退休老人帶孫子,她們自己心裡是覺得幸福比較多,還是痛苦比較多?苗女士:我退休之後,並沒有開始休閒愉快的退休生活。我開始了忙碌操勞的帶孫生活,雖然帶的是我自己的親孫子,但我覺得痛苦比較多,因為我兒媳婦是那種不知道感恩,只知道索取的女人。
  • 兒媳帶年幼的孫子改嫁,現在孫子創業成功,該不該贍養爺爺奶奶?
    網友來信稱:他兒子早年間出車禍死亡,兒媳帶年幼的孫子改嫁,二十幾年後孫子創業成家,現在可不可以向他們要贍養費?圖文無關 說實話,老人家的訴求聽起來很可憐,但是凡事有因就有果,你應該先回答以下這幾個問題,再考慮該不該向孫子索要撫養費
  • 老人:兒子越有出息,家族越容易「斷根」,危言聳聽背後藏著現實
    網紅校長鄭強的這一段話,讓很多父母感觸頗深:「凡是兒子回不來的地方,你買5套房都沒有用!」中國人的家族觀念很強,很多傳統節日,都是一大家子聚在一起過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家族觀念已經變淡了,尤其是在農村地區,表現得更加明顯。
  • 54歲退休母親哭訴:兒子成家後,我的生活裡沒了自我,進退兩難
    孫子的所有奶粉錢不是我給的,兒子家的生活費也是我負責的,所以我每個月,都過得緊巴巴,有時候沒錢用,還要問老伴給。 付出這些倒沒什麼,可是他們一點都不懂得孝順,也不懂得回報,從來都沒有說過一句感謝我的話。
  • 外出農民工激增,農村老人養老成大問題,到底該出去還是該留下?
    在外出農民工中,年末在城鎮居住的進城農民工13500萬人,與上年基本持平。並且2020年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地上升。 面對農民工人數的不斷增加,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就成了很嚴峻的事情,因為家裡青壯年走了,婦女走了,只剩下老人和孩子,那這些人如何養就成了問題,生了病該怎麼辦,日常家裡的事情,地裡的事情該怎麼辦
  • 老人退休後帶孫子,是幸福還是痛苦呢?這3個退休阿姨說出心裡話
    導語老人退休後,給子女帶孩子,是幸福還是痛苦?下面這3位62歲的阿姨告訴你答案。蘇阿姨/62歲退休後,我就立馬要帶孫子了,帶孫子的時候真的特別累, 本來沒退休之前,我已經計劃好了,我的退休生活該怎麼過,但是我兒子兒媳事業特別忙,也正好是他們發展的好時期,為了能讓他們更好的發展,我主動幫他們帶孩子,想幫他們分擔壓力,讓他們安心工作。
  • 婆婆重男輕女,我帶兒子回農村婆婆讓公公把雞關進籠子裡,我愣了
    雖然現在時代不一樣了,但是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仍然存在,說是說男女都一樣,可是在上一輩的眼裡還是兒子重要,都希望生兒子。我家的婆婆就是這樣,生活在農村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我也理解,不去計較也改變不了這種想法。
  • 農村老人,唱著搖籃曲哄孫子睡覺,引發眾人感慨萬分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對爺爺奶奶的記憶估計很深,那時父母都在外工作,大部分農村小孩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或者外公外婆。記憶中的爺爺奶奶會給我們講故事、猜謎語、講以前的歷史,也同樣教我們如何為人處事。在山東省聊城市的一個農村,上演了一個80年代的畫面。
  • 農村老人去世要摔瓦盆,沒兒子,盆是女婿還是侄子摔?看完明白了
    先跟大家分享個事,筆者的二爺爺就有一個兒子兩個閨女,平時兒子也就是筆者的大爺非常不孝順,當初三個晚輩講好了一家照顧4個月,正好一年,據大姑講二爺爺每次到大爺那裡都會被餓瘦七八斤,有時候還能見到臉上有傷,問二爺爺他就說是自己碰的,也不說其它的,但是大姑父對二爺爺就非常孝順,因為二姑父父母去世的早,拿二爺爺當自己父親待,那真是有求必應
  • 農村婆婆進城探望帶了一箱石榴,隔天打開一看,兒媳泣不成聲
    不管是從電視上,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會看到或者聽到關於農村婆婆的議論,在大多數人眼裡,農村婆婆就是「土」的代名詞,而且還有很多陋習,比如不講衛生,迷信等。也正是因為這樣,很多兒媳,特別是從小在城裡長大的兒媳對農村婆婆充滿著嫌棄和討厭。
  • 都說老人沒義務帶孫子,那若子女死亡,孫子有義務贍養老人嗎?
    在我國,由於不少夫妻由於工作繁忙,孩子都給了家中的老人幫忙看管,甚至有不少老人就是單純的喜歡帶孩子,因此也樂意幫忙照看孩子,但是也是因為這樣的樂意,不少人產生了一個誤解,那就是認為老人理所當然的就是有義務幫忙照看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老人的孫子孫女
  • 女子聽到雞叫,以為有人偷雞,走到院子看到兒子不知該打還是該笑
    在農村裡我們最常見到的動物是什麼?沒錯,就是雞了,而且雞的戰鬥力可不比社會鵝弱,獸醫小明每次去爺爺奶奶家的時候,總是要戰戰兢兢,就怕它們一言不合啄上一口。但是獸醫小明沒想到戰鬥力十足的社會雞也會有被狠狠壓制的一天,而對手竟是一個小男孩。
  • 爺爺進城看孫女背一袋子布娃娃:為什麼隔輩親更親呢?
    該網友稱,只要公公看到毛絨玩具都會買給孫女,包括不同樣式、顏色的娃娃。爺爺進城看孫女背一袋子布娃娃。身為教師的公公在學校很嚴肅,但為孫女這麼用心,隔輩親真的很讓人感動。隔代親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有人說,隔代親就是:「捧到手裡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了!」還記得2019年那個《啥是佩奇》的短視頻嗎?那個沉甸甸的鐵佩奇,那正是一份沉甸甸的隔代愛。
  • 我只帶孫子,孫女讓她奶奶帶!孫女長大後的做法,奶奶感到慚愧
    特別是一些老人,在他們的觀念中,養兒子可以解決養老問題,而養女兒結婚後就會成為別人家的人。這種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很多老人都有類似的心態:只想照顧孫子,不想照顧孫女。這對女孩是不公平的,所以很多女孩的童年記憶裡沒有奶奶,她們更多的是和父母在一起,或者被爺爺奶奶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