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農婦與蛇——尖吻蝮出沒,收好這份防蛇治傷寶典

2021-01-13 中國科普博覽官方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蜥遊記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夏天是激情洋溢的季節,也是蛇蟲出沒的季節。最近一則題為「農婦遭到五步蛇空襲 怒撕毒蛇為兒加個菜」的新聞在網上炸開了鍋,也引起了網友對夏季防蛇的重視。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事件的經過: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的一名農婦在山中騎摩託車時,一條劇毒的五步蛇突然從天而降,將其手部咬傷。農婦不堪忍受,同時想到可以用這條蛇為久別的兒子做一道菜,不顧危險,與毒蛇展開激烈較量。雖然腿部又被咬傷,她最終將蛇殺死。農婦對傷口進行緊急處理後通知家人,後被送往醫院救治,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

圖中的這位女士就是這次事件的「被害人」,而「行兇者」則是其左手上的一條巨大的尖吻蝮(圖片源自新浪綜合)

我們將詳細分析這則事件中當事人應對毒蛇的行為,講述夏季防蛇和科學處理蛇傷的一些基本知識。

尖吻蝮

在此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次事件中的反派角色——尖吻蝮。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是蛇亞目蝰蛇科蝮亞科尖吻蝮屬下的唯一一個品種。

野外觀察發現尖吻蝮確實會上樹,擁有絕佳的偽裝本領

尖吻蝮屬於國家二級瀕危保護動物;2016年《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也將其列入瀕危等級。尖吻蝮在我國分布較廣,已知的分布地區有安徽(南部)、重慶、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湖北、廣西(北部)、貴州、廣東(北部)及臺灣省,其中以武夷山山區和皖南山區最多。

尖吻蝮其中一個為人熟知的名字是「百步蛇」,意指人只要被尖吻蝮咬後,踏出一百步內必然會毒發身亡;有些地方更稱尖吻蝮為「五步蛇」,進一步誇大其毒素的威力。

儘管不會像傳說中的被咬後走幾步就會死那麼誇張,但事實上,該蛇確實具有較大的危險性。根據調查資料顯示,由尖吻蝮咬傷導致的危險事件甚至死亡事件,在我國較為常見。一方面由於該蛇種個體較大,性格兇猛,毒牙較長,咬傷的情形較為嚴重;另一方面由於該蛇排毒量比較大。

尖吻蝮的毒素是由蛋白質構成的溶血毒素,這種毒素具有強烈出血性。尖吻蝮咬傷後,主要表現為出血不止,一般壓迫包紮無法止血,可引起全身廣泛出血。尖吻蝮攻擊性極強,而且頭部可大幅度旋轉,在野外遇到後應遠遠避開,更不要嘗試抓取。

尖吻蝮也喜歡呆在水塘邊,伏擊獵物

農婦遭遇蛇傷後的做法分析

回到本次事件中來,我們來分析一下這麼農婦哪些做法是對的,哪些做法欠妥當。

這條尖吻蝮從天而降剛好落到正在騎摩託車的農婦身上,農婦試著將蛇扯掉,蛇咬傷了她的手,傷口頓時流血不止。尖吻蝮雖然兇猛,極具攻擊力,但性格懶惰(江西一帶稱之為「懶蛇」),捕獵方式以伏擊為主,不會主動攻擊人。因此,可以肯定這條巨型毒蛇不是從樹上跳下直接攻擊路上的行人,很可能是不小心從樹上掉下來的。

面對突如其來的巨蛇,陳女士第一反應也是試著用手將蛇扯掉,顯然這樣做非常危險。當時蛇距離農婦的頭、肩等靠近心臟的部位非常近,不應該採取用手直接扯的方式處理。

被一條重達四、五斤的尖吻蝮咬傷手後,農婦十分憤怒,又想到這條蛇能為久別的兒子做成一道好菜,於是緊緊抓住毒蛇。這一做法也欠妥。在這種情況下,應該立即處理手臂傷口,並撥打120急救電話。而農婦第二次試圖徒手抓蛇的做法,不僅會加速蛇毒的擴散,也給她造成了再次被咬的風險。果不其然,毒蛇緊緊纏在陳女士身上,趁機朝她的腳部又咬了一口。

農婦最後在現場找到一塊石頭,將毒蛇頭部砸爛後弄死。在手和腳先後被咬後,這名農婦想到的仍然是找石頭弄死這條蛇。我們說,被毒蛇咬傷後最好將蛇抓獲,一併帶至醫院,方便醫生「對症下藥」。但既然農婦早在第一次被咬後就認出是劇毒的五步蛇,就沒必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抓蛇,這種做法無疑是在招惹死神。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一下農婦在處理蛇傷方面的正確做法。

第一,在手和腳被蛇咬傷後,農婦連忙用車上一根長繩將被咬的手和腳靠近心臟的部位綁住,防止毒素快速擴散。第二,她試著在現場找些解蛇毒的草藥敷上,雖然沒找到。由此也能看出這名農婦在處理蛇傷方面有一定經驗。第三,農婦趕緊打電話告訴家人此事,在原地等待救助,家人撥打120急救電話後,連忙趕往現場救助。這些都是正確的做法。

如何防蛇及進行蛇傷處理?

結合這個案例,我們總結一下如何預防毒蛇咬傷以及科學處理蛇傷。

預防毒蛇咬傷,除了能識別毒蛇、掌握主要毒蛇的分布範圍之外,還需要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尤其需要分析發生毒蛇咬人的情況,才能有針對性地加以防範。

毒蛇一年中約有九至十個月的活動期,其中以七、八、九三個月最為活躍。大多數毒蛇都屬於夜間活動或晨昏活動(每天早晚活動)的類型。除少數毒蛇,如眼鏡蛇、銀環蛇等可到平原地區活動外,許多毒蛇都在丘陵或低山地帶活動捕食。根據這些情況,在有主要毒蛇分布的地區,每年夏秋的傍晚,在山區農村活動時,要特別注意防範,不要被毒蛇咬傷。

毒蛇雖兇猛,但一般並不主動攻擊人。咬人動作多發生於人不小心、誤觸誤踩毒蛇或逼近毒蛇時,毒蛇出於自衛而發生咬人。因此,在野外要看清周圍的環境,遇到毒蛇最好敬而遠之。

那麼萬一被毒蛇咬傷後,我們該如何進行處理呢?首先不要慌張,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並通知家人,等待救援。如有可能記下蛇的品種(或打死後隨身攜帶)將有利於醫生更好地採取治療措施。然後,在等待救援過程中簡單處理傷口,進行自救。

野外處理毒蛇咬傷一般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1、早期結紮。被蛇咬後,應立即用柔軟的繩子或乳膠管,在傷口上方超過一個關節處結紮,不要太緊也不要太松,結紮的動作要迅速,最好在咬傷後2-5分鐘內進行,每隔15分鐘放鬆1-2分鐘,以免肢體因血循環受阻而壞死。

2、衝洗傷口。結紮後,可用清水、鹽水或肥皂水衝洗傷口,若使用雙氧水或低濃度的高錳酸鉀液衝洗效果更好。

3、刀刺排毒。在經過衝洗處理後,應用乾淨的利器(使用前消毒)挑破傷口,同時在傷口周圍的皮膚上,挑破如米粒大小數處。用刀時不宜刺得太深,以免傷及血管。有條件的可以將傷口浸於冷鹽水中,從上而下地向傷口擠壓20分鐘左右,使毒液排出。不建議直接用嘴吸,口腔潰瘍和齲齒都將導致中毒。

4、以上都是簡單的自救方法,最關鍵的還是要撥打120急救電話,及時尋求救援。

因此,碰到毒蛇時不要過分恐懼和慌張,以免遭遇危險。不幸被蛇咬傷後,利用身邊的條件科學處理傷口,等待救援,將蛇傷的危害降到最低。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永葆青春的滋補品—尖吻蝮,五步與百步的「毒」門功夫
    只見一條棕底白化的大毒蛇死在酒缸裡,想必是不小心跌落在酒缸裡淹死了,姑娘喝了這毒蛇泡了的酒才治好了病,而這毒蛇就是尖吻蝮。>尖吻蝮最著名的一次"亮相"要數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名篇《捕蛇者說》了,在這部作品中,作者描繪出一群皇帝身邊的御醫手持聖旨,到一個名為永州的蠻荒之地徵集一種"黑質而白章"的怪蛇。
  • 當心:都市頻見蛇出沒! 專家教你辨蛇防蛇治蛇傷
    原標題:當心:都市頻見蛇出沒! 專家教你辨蛇防蛇治蛇傷   昨日上午11時許,柳州市馬鞍山觀景臺附近兩條大蛇纏繞在一起的場景讓不少遊客吃驚。黃先生本來打算讓其自行離開,可等待多時,蛇還待在原處。黃於是找來幾名鄰居,準備將蛇趕走。黃先生說,這蛇看起來比較短小,背部呈黑色,也有一些白色斑紋,可能是條眼鏡蛇。當他和鄰居幾人用長木棍趕蛇時,蛇的上半身直立了起來,為了防止蛇傷到人,他們還是決定將其打死。黃還介紹,就是去年這個時候,他也曾看到一條蛇在住房處出沒。
  • 尖吻蝮毒性這麼強,為什麼不在世界十大毒王之列
    現在的上班族都是住在商品房裡,就算農村裡也是住上了樓房,不像以前主要以農業為主時那麼容易見到蛇了。即便如此,很多人還是會「談蛇色變」。那些個全身冰涼又溼潤滑溜的冷血爬行動物,想想都害怕,況且若是被有毒性的咬上一口的話,是非常危險的。說到毒性,大家可能會想到眼鏡蛇、竹葉青等,那對於尖吻蝮,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 亞洲廣泛存在的「爛肉王」,草木皆枯的五步毒蛇——尖吻蝮
    草木皆枯的五步毒蛇  尖吻蝮這種蛇在古代時就非常的受到重視,我們所說的「五步蛇」「百步蛇」說的都是它,傳說被咬一口,五步之內毒發身亡,但事實並沒有這麼的誇張,這樣的毒性就連世界上最毒的毒蛇「內陸太攀蛇」也做不到。
  • 尖吻蝮為什麼叫五步蛇,五步蛇為什麼長的那麼慢
    尖吻蝮為什麼叫五步蛇  五步蛇學名尖吻腹蛇,尖吻蝮最早的名稱為「巴」,夏商時期,「巴」從動物名逐漸演變為地名(有尖吻蝮的地域)、族名(在巴域生活的族群)、國名(巴人創建的國家)。古文字學證明,巴之本義與「蟲、蝮」相通。也就是《捕蛇者說》中的異蛇。《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齧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瘻癘,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可見五步蛇的毒性有多強。
  • 蛇出沒
    毒蛇咬傷報警深圳10天接8宗    近來深圳天氣酷熱多雨,蛇出沒頻繁,被毒蛇咬傷事故也頻發。深圳市急救中心的數據顯示,在從7月11日至20日的10天內,深圳120就接到毒蛇咬傷報警8宗。據深圳市中醫院蛇傷科不完全統計,自5月來,每天收治蛇傷患者少則2~3人,多則5-6人。患者病情輕重不一,嚴重的甚至存在一定的生命危險。
  • 江山什麼蛇最多?什麼蛇最毒?看了你就知道了
    ✎與你分享江山資訊 | 帶給你一個不一樣的江山我們一路與你同行  夏季是蛇出沒的旺季,尤其是在城郊和農村地區,經常會發現有蛇出沒,其中大部分都是毒蛇,如果沒有防備,一不小心就會中招。  那麼萬一被毒蛇咬傷,應該怎麼辦呢?聽聽我們江山專治蛇傷的廖其貴醫生是怎麼說的?
  • 防蛇安全 | 一份防蛇指南拍了拍你
    很多時候,剛孵化出不久的小蛇可能比蛇媽媽毒性大。蛇的種類不同,毒性強弱也不同,如銀環蛇的個頭通常較小,但是它的毒性卻極強。所以,哪怕遇到小蛇,也不能掉以輕心。有些毒蛇咬傷後的症狀要經過1到4小時才能顯現出來。  3被蛇咬過,但幾十分鐘內沒有不適,那一定是無毒蛇了。
  • 天暖蛇出沒 紹興境內有多少種毒蛇?
    上周,記者從市人民醫院、紹興二院等處了解到,紹興每年被毒蛇咬傷的患者有上百人,其中被蝮蛇咬傷的佔了八成多,其餘包括尖吻蝮、眼鏡蛇、竹葉青、銀環蛇等。王聿凡說,在所有被毒蛇咬傷的病例中,最需要大家引起重視的是銀環蛇蛇毒,傷者的早期表現並不明顯,只是被咬傷部位的局部皮膚麻痺而已,但會致命。
  • 又到了蛇出沒的季節 別吃它別惹它 這樣做最保險
    立夏之後,天氣逐漸炎熱,又進入了蛇出沒的季節。也有網友說,最近蛇出沒的頻率也是有點高。白頭蝰,尖吻蝮,短尾蝮,山烙鐵頭蛇,菜花原矛頭蝮、原矛頭蝮,白唇竹葉青蛇,福建竹葉青蛇,銀環蛇,舟山眼鏡蛇,福建華珊瑚蛇、中華珊瑚蛇。
  • 野釣到底如何避蛇?撒藥真的管用?這幾個方法才靠譜
    事實上被嚇得腿軟走不動路的反而更安全:蛇不會主動來攻擊你,除非你去惹它或者踩到它。 對於撒防蛇藥的問題蓑笠哥自己親自試驗過(我不怕蛇,只是純粹實驗),以及和多位使用過的釣友討論過:撒藥驅蛇的效果只能說聊勝於無,甚至可以說很多都是沒有用的。不管是土方法(菸頭水)還是中藥雄黃粉以及驅蛇草藥。
  • 泉州蛇咬傷人數猛增 海都教你今夏如何防蛇(圖)
    泉州市中醫院是泉州唯一有蛇傷專科的醫院。該科黃主任介紹,泉州各地的蛇傷患者基本都會送到中醫院,平均每年住院患者有400多名。4月至11月是蛇傷多發期,夏季七八月高峰時,每月住院患者可達上百名。其中,八成患者是被竹葉青咬傷的。  怎麼更科學地預防被蛇咬?被咬後第一時間做什麼?知蛇防蛇,夏季來臨前,海都為您整理了這份防蛇數據和提醒。
  • 園區蛇出沒,業主需當心,送上防蛇攻略!
    蛇出沒 防蛇攻略 物業與您一起防蛇 1 近期,正值天氣炎熱之時一般來說,綠化帶多、草坪多、綠化區域大的小區就會有蛇出沒。 但是,請不用太過擔心!物業已經在根據蛇的習性對症下藥,進行防蛇處理啦! 今天物業管理圈給大家整理了一份 《夏季防蛇攻略》,快快收藏!
  • 「雞冠蛇」真的存在嗎?長冠的蛇沒有,長角的蛇倒有一些
    中國各地都有「雞冠蛇」的傳說,但長著雞冠的蛇在野外還沒有發現過,蛇是潛伏性獵手,雞冠這種顯眼的裝飾品長在蛇頭上毫無用處,網上一些雞冠蛇的圖片也是直接在蛇頭上P一個火紅的雞冠,簡直牛頭不對馬嘴。 網上很多人信誓旦旦地宣稱自己見過「雞冠蛇」,可都說不清楚,多半也是胡吹。
  • 到底是五步蛇還是七步蛇
    在蛇類中,還有其他親緣關係和尖吻蝮相距甚遠的一些物種,也在頭部或多或少有著各種不規則的突起,比如同樣吻部延長突出的尖喙蛇、長吻瘦蛇,或是眼眶上長了「角」的角原矛頭蝮。南方有異蛇,黑質而白章除了模糊的外部輪廓,尖吻蝮「黑質而白章」的配色,也能幫助它更好地隱蔽自己。
  • 三角形頭的蛇一定有毒嗎 五步蛇真的會五步倒嗎
    原標題:三角形頭的蛇一定有毒嗎 五步蛇真的會五步倒嗎 短尾蝮> 尖吻蝮(五步蛇) 是浙江僅有的一個眼鏡蛇屬Naja物種,遍布全浙江及華東、華南。 角原矛頭蝮 是一種極為罕見的小型毒蛇,目前僅在台州仙居境內被發現。
  • 蛇出沒!已有人中招住院!浙江究竟有哪些毒蛇
    (圖:王聿凡、朱英)  「短尾蝮應該是浙江導致蛇傷最多的有毒蛇類。它與人類的活動範圍重疊,愛生活在平原或丘陵的田地中,會遊泳潛水,平時盤踞不動,夜間活動,當人靠太近時會無預兆發起攻擊。」  王聿凡說,這種蛇容易和無毒的頸稜蛇(偽蝮蛇)相混淆。區別是短尾蝮的身形粗短,眼後方有白眉,不封閉的圓形斑,有頰窩;頸稜蛇體型寬扁,無白眉,封閉的不規則斑,無頰窩。
  • 七步蛇是什麼蛇?
    五步蛇學名尖吻蝮,別稱百步蛇、五步蛇、蘄蛇、山谷虌、百花蛇、中華蝮等,為蝰蛇科尖吻蝮屬蛇類,亞洲地區內相當著名的有毒蛇,尤其在臺灣及華南一帶更是自古已備受重視的蛇類,在中國分布較廣,其中以武夷山山區和皖南山區貯量最多,中國之外只見於越南北部
  • 網友在路邊抓了一隻小蛇,覺得好可愛就帶回來//@博物雜誌:尖吻蝮...
    (原標題:網友在路邊抓了一隻小蛇,覺得好可愛就帶回來//@博物雜誌:尖吻蝮
  • 春季「蛇出沒」擾民 消防提醒防蛇「三步走」絕招
    浙江在線嘉興頻道04月11日訊(通訊員 賈寅晴)俗語云:「驚蟄過,蛇出沒」,在我國的長江以南和西南地區由於溼潤的氣候,為各類蛇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利環境。每年的4月份,江浙地區蛇患就開始增多,特別是7—9月份蛇患尤甚,直到10月份,氣溫驟降蛇類進入冬眠期,蛇影才會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