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是人類的朋友,增加了生活的樂趣,陪伴了大家成長,現代家庭寵物以貓咪和狗狗居多,貓咪和狗狗智力比較高,容易和人類交流,並且狗狗能夠勝任看家護院、放牧羊群、巡迴獵犬等的工作。其中以邊境牧羊犬的智商最高,相當於一個6--8歲的小孩,有媒體報導,有一隻邊牧狗狗能夠大略了解1,022個人類字彙,並能根據這些命令做出正確的反應與動作。

狗狗比較聰明,又非常忠誠,有很多狗狗一生只認一個主人,根據狗狗拍的影視作品也一直以「忠誠」「治癒」的形象出現在人們視線中,賺足大家的眼淚。比如根據發生日本的真實事件改編的《忠犬八公》,狗狗每天在車站接送主人,後主人辭世仍然在車站等待了主人九年,直至死去。根據W·布魯斯·卡梅倫同名小說改編的《一條狗的使命》講的是一條狗狗經歷了一次次的重生與輪迴,最後仍然回到了最初主人身邊的故事,全球票房超過了2億美元。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由《一條狗的使命》原著作者的另外一部作品《一條狗的回家路》,電影於1月18日上映。

兩部電影講的都是狗狗歷經千難萬險最後終於回到主人身邊的故事,但兩部作品並不是續作的關係,而是獨立開的。狗狗貝拉出生在一個有貓有狗的廢棄建築裡,貝拉的媽媽被動物管理局帶走後,貝拉成了孤兒,由貓咪撫養。貝拉和主人盧卡斯相遇後,它的生活改變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貝拉陪伴著盧卡斯,為盧卡斯帶去了快樂與陪伴,盧卡斯也成了貝拉的唯一。好景不長,盧卡斯所在的城市禁養鬥牛犬,貝拉也因意外走失。走失後,貝拉一直記得盧卡斯說的「回家」,它明白這個詞的意思,也相信盧卡斯正在尋找他,這種信念支撐著他穿越400英裡尋找回家的路。
在回家的路上,貝拉沿著落基山脈,穿越了森林、雪地,跨越了河流、城鎮,欣賞了日落的壯美,也被流浪漢當作乞討的工具。最令小編感動的就是貝拉和美洲獅這一段戲份,貝拉在母親被抓後,由貓咪媽咪撫養,在目睹「大貓」美洲獅的媽媽被獵人殺害後,想起了自己的過往,決定撫養幼獅。為幼獅捕食,保護幼獅不受傷害,後面貝拉遭遇狼群時,幼獅挺身而出,保護了貝拉,這段跨越物種的真誠情感,不禁讓人動容。這一路上,貝拉經歷了很多困難與艱險,也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好心人,貝拉本有更多選擇,但靠著「愛」這根繩索,貝拉最終還是回到了主人身邊。
現實生活中,人和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每個人都戴上了面具,不輕易露出自己真實的一面,我們為什麼養寵物呢?因為它們對人類的感情永遠是最純粹的,不摻雜其他東西,能讓我們放下所有防備。而電影為什麼能戳中我們的內心呢?因為能讓我們產生共鳴,現在大家每天都在為了生活而奔波,你有多久沒有袒露過自己的內心了?不如來看看這部電影,準備好紙巾,然後收穫最純粹、美好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