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早上,偃師中南部突降暴雨引發山洪,數十輛大貨車在府店鎮一村子附近被困,甚至有貨車被洪水衝向下遊。危急關頭,附近村民和疾馳而來的神鷹救援隊偃師大隊、偃師消防部門聯手救援,歷經6個小時左右,數十名被困者陸續脫離險境,未發生人員傷亡。
洪水蓄滿河道,不少大貨車被困
昨日早上,偃師中南部突降暴雨引發山洪,數十輛大貨車在府店鎮一村子附近被困,甚至有貨車被洪水衝向下遊。危急關頭,附近村民和疾馳而來的神鷹救援隊偃師大隊、偃師消防部門聯手救援,歷經6個小時左右,數十名被困者陸續脫離險境,未發生人員傷亡。
緊急洪水蓄滿河道,數十輛大貨車被困
昨日7時20分許,偃師市府店鎮的牛先生冒雨開車到該鎮佛光村辦事,路過佛光村附近的口孜河時發現,乾涸多年的河道中出現細小的水流。20分鐘後,他辦完事準備返程時發現,十餘米寬的口孜河河道已經蓄滿了渾黃的洪水,洪水正翻湧著快速向下遊流去。
更讓牛先生揪心的一幕出現了,湍急的水流中有數十輛大貨車被困,這些大貨車大多按前後順序排列,水已漫到大貨車的風擋玻璃處,不少車的駕駛室也灌入水。其間,牛先生看到,一輛十多米長的半掛車被洪水衝向下遊。
「水漲得太快,有些司機來不及下車撤離,有人爬到了車鬥裡,還有人站到車頭頂上呼救。」牛先生說,因為河水漲勢越來越猛,從附近趕來的村民不敢貿然施救,只好找來繩子試圖拋給被困者,打算將人拉到岸邊,但隨即發現這種方法並不安全。緊接著,佛光村附近一廠裡的挖掘機師傅聞訊,開著挖掘機也來到河邊隨時待命。
救援拉起「臨時滑道」救人,數十名被困司機脫險
神鷹救援隊偃師大隊接到求助電話後,派出29名隊員於8時30分趕到現場,隨後消防隊員也聞訊趕來,眾人冒著大雨、踩著淤泥來到事發地段。此時,雖然雨勢已經減弱,從上遊來的洪水卻絲毫沒有減弱。
神鷹救援隊偃師大隊隊長馬紀偉說,這些被困水中的大貨車離岸邊有五六米,救援隊員雖然帶來了衝鋒舟,但因水流太急,根本派不上用場。
為了幫助被困司機儘快脫離險境,救援隊員採取類似繩索滑道的辦法救人。岸邊的救援隊員將繩索的一端拋給被困司機,司機將繩索固定在車上。緊接著,救援隊員又給司機一段繩子,藉助它可沿繩索滑向岸邊。岸邊,數名救援人員緊緊地拽著繩索的另一端。
司機將安全繩綁在身上後,將那段繩子架在繩索上,小心翼翼地滑向岸邊,其間,還有一些救援人員拽著司機身上安全繩,幫他更快地滑向岸邊。
一名、兩名、三名……神鷹救援隊隊員、消防隊員等通過在湍急的水流上空拉起「臨時滑道」的方法,幫助數十名被困司機成功脫險。
記者了解到,昨日,偃師市消防大隊出動救援人員18人,偃師市人武部應急連出動救援人員32人,神鷹救援隊偃師大隊出動救援人員29人,全力開展救援。同時,當地鎮、村兩級幹部組織人員60餘人全線巡查,出動鏟車7輛、鉤機兩臺。截至昨日13時10分,被困司機已全部脫險,無人員傷亡。
消防隊員營救被困司機(圖片由消防部門和神鷹救援隊提供)
預警偃師中南部當天最大降水量66毫米,氣象部門發布多條預警信息
記者從偃師市氣象局了解到,昨日4時至10時,偃師中南部出現暴雨,最大降水量為66毫米。尤其是昨日8時至9時,一個小時的降水量達45.7毫米,這是偃師市最近10年單小時雨量最大的一次降水。
按照氣象部門相關規定,24小時降水量50毫米及以上的強降雨稱為「暴雨」。據了解,昨日之前,偃師市氣象局已提前兩天發布重要天氣預報,並於昨日凌晨及當天上午,又連發了3條暴雨相關預警信息。
氣象部門專家提醒,在山區通行時,應隨時注意場地周圍的異常變化和可以選擇的退路、自救辦法,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要迅速撤離。受到山洪威脅時,應該有組織地迅速向山坡、高地轉移,並及時撥打報警電話求助。「山洪流速急、漲勢猛,不要輕易遊水轉移,以防止被山洪衝走。山洪暴發時,還要注意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意外。」偃師市氣象部門工作人員說,在暴雨天,人們在外發現高壓線鐵塔歪斜、電線低垂等情況時,要注意遠離避險,防止觸電。(洛陽晚報首席記者 王博東 通訊員 王倩)
相關連結
野外遇到這些情況,要學會科學自救
●急流
大多數情況下,平地的安全性要高於水域,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不要輕易選擇穿越急流水域。一定要這麼做時,應脫下衣服穿越,穿越急流水域前儘可能找一根粗長的木棍,除了可輔助支撐身體降低失足風險,也可測試水深,避免突然踩空。
●迷路
儘快通過電話呼叫救援,如無法準確描述所處位置,可儘可能詳細說明出發位置、方向、行走時間、周圍景色等。
如無法通過電話通知外界,可利用聲音、光影、狼煙等方式持續發送求救信號,求救信號遵循「有規律且持續」的原則,如連續敲擊3次,停頓一下後再重複敲擊3次,以吸引路過人員注意。
●外傷
在野外擦傷、劃破皮膚時,應先完成傷口的清潔和止血工作,在無專用醫療消毒劑的情況下,可使用涼開水衝洗傷口,如需使用自然環境中的水,應儘量煮沸放涼後再用,避免水中有病菌導致傷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