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茅,春季發芽早,生長繁茂、至晚秋尚青綠、含豐富的脂肪、蛋白質,是餵養小豬、牛、山羊、母雞、鯽魚、肉兔等動物常用的高產草料之一,由於鴨茅養分非常多,口感非常好,許多動物都喜歡吃,因此,鴨茅是一種優良的牧草,而且對成長環境的適應性又強,這幾年受到安順,四川,江西,柳州等地養殖公司的追捧,許多零碎的地,都可播種。但鴨茅適於抽穗前收割,花後質量降低。
品種介紹
鴨茅(學名:Dactylis glomerata L.)是禾本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稈直立或基部膝曲,植株總高度120~290公分,分布範圍大,在我國較多的地區都有發育,可以生長在樹林邊緣、灌木叢邊或稀疏的林子下,亦見於坡地草叢或草窩中,對成長環境要求很低。
鴨茅葉鞘無毛,葉舌薄膜質,頂端撕裂;葉片扁平,邊緣或背部中脈均粗糙,圓錐花序,小穗多聚集於分枝上部,含5花,穎片披針形,先端漸尖,邊緣膜質,第一外稃近等長於小穗;內稃狹窄,5-8月開花結果。
分布於中國西南、西北諸省區。在河北、河南、山東、江蘇等地有栽培或因引種而逸為野生。廣布於歐、亞溫帶地區。北非、北美有馴化。生長在海拔1500-3600米的山坡、草地、林下。
鴨茅種植技術
一、鴨茅適合什麼樣環境
瘦弱貧瘠的田地雖可以發育鴨茅,但出產不會很高的。泥土的品質直接直接影響到鴨茅出產的多與少,要是土壤非常好,生存環境非常好,那麼園丁養護便會簡單太多,出產就會跟著增長。
鴨茅對泥土限制不嚴,砂石土,黃土,黏土,含沙量大的泥土也沒什麼問題。
二、整地標準
1、耕地:鴨茅對營養非常反應快,泥土營養足,生長的才會旺盛,植株強壯。但一小部分田地的泥土是營養差不多的地勢,所以要想鴨茅產量高,就要在下種前使足農肥,以每一畝地3.5~6T牛便豬屎撒施,施肥以後翻耕一遍,細耙一遍,如此泥土和肥料就很勻稱的混合在一起,做到沒有大土蛋,便於下種提高發芽率。
2、作畦:為了方便鴨茅在全部成長期的灌溉,清理雜草,施肥等必要的養護工作,長景園林建議各位把土地做成標準1.5米寬的畦,總長度16~20米,實際情況依據地塊下決定。
三、播種量
鴨茅的播種量與當地的自然條件、土壤條件、播種方式和利用目的有關。增加播種量可以提高第一年的產量,但並不能提高以後年份的產量。
鴨茅成株後,單位面積上的分櫱數和產量受環境及自身發育的影響,而不僅僅受播種量的直接影響。
作為牧草用的播種量可大些,收種用的則要小些。在貧瘠的土壤中,其分櫱較少,播種量宜大。在肥沃溼潤的土壤中,則適當減少。
一般每公頃播種量7.5~15公斤,種子空粒多,應以實際播種量計算。有灌溉條件的地區每公頃用種子8.5~10.5公斤,在貧瘠乾旱的地區每公頃播種量11.5~15公斤。
鴨茅亦可與苜蓿、紅三葉、白三葉、多年生黑麥草等混播,混播時撒播、條播均可。
四、播種深度
鴨茅種子較小,千粒重1克左右。由於種子小,不宜深播。溼土淺播,幹土稍深,並視土類而定,一般土壤為2~3釐米,砂質土3釐米,粘土為2釐米。機播前最好先鎮壓一遍,以便掌握播種深度。春季和秋季播後需要鎮壓,使種子緊密接觸土壤,有利於發芽,但在水分過多時,則不宜鎮壓。
五、播種方式
(1)條播:
單播宜條播,行距15~30釐米。國營農場及大面積栽培鴨茅的地區都採用播種機條播。
(2)撒播:
撒播也是常用的一種簡便播種方法,多用於草地補播和水土保持種植。小塊地或坡地上多採用撒播,在作物行間套種鴨茅時也用撒播。一般將種子撒到地面後,用耙摟一遍,淺覆土,在雨水多的條件下出苗良好。但撒播的缺點是覆土深度不一致,出苗不整齊,而且無行距,難於中耕除草和管理。
(3)混播:
鴨茅除單播外,也常與豆科牧草混種。混播能充分利用土地、空間和光照,以提高產量和改善飼草品質。鴨茅可與苜蓿、白三葉、紅三葉、雜三葉、黑麥草、牛尾草等混種。在能生長紅三葉地區,鴨茅與紅三葉混種時,紅三葉並不妨礙鴨茅的收取種子問題,而收種後草料的產量及質量均能提高。鴨茅叢生,如與白三葉混種,白三葉可充分利用其空隙匍匐生長並供給禾本科草以氮素使生長良好。鴨茅與豆科牧草混種時,禾豆比按2:1計算,鴨茅用種量為7.50~10公斤/公頃。
鴨茅的利用價值
1.放牧
鴨茅大量的莖生葉和基生葉適合放牧。連續重牧,不利於植株的再生;如果放牧不充分,形成大的株叢,就會變得粗糙而降低適口性,故適宜輪牧,一般以拔節中後期至孕穗期放牧為好,且與豆科牧草混播的鴨茅草地更適宜放牧用。
研究表明,鴨茅與白三葉混播草地對牛的增重效果良好。單播鴨茅草地,每公頃施氮肥225千克,每頭牛日增重0.49千克;鴨茅和白三葉混播草地,不施氮肥,每頭牛日增重0.58千克。按其生長季估算,每公頃獲得肉牛增重637.5千克。
2.青飼
在孕穗至抽穗期刈割。餵多少割多少,以提高其利用率。餵牛、羊,可整草或切短。餵豬、兔、鴨、鵝、魚,需粉碎或打漿。
播種當年刈割1次,每公頃產鮮草15噸,以後每年可刈割2-3次,每公頃產鮮草22.5噸以上。
3.青貯
在開花期刈割,邊割、邊運、邊貯。同一青貯裝置,要在1-2天內貯完。貯量小時可用袋貯或容器裝貯;貯量大時可用窖貯或塔貯,只要切碎、踏實、封嚴,均可成功。
4.調製乾草
調製乾草時要避開雨季,在5-6月或9-10月,植株開花前後刈割。割下就地攤成薄層,經常翻動,使其迅速乾燥。與豆科牧草混播的草地,更要適期刈割,精心晾曬,以便調製成植株完整、色澤鮮綠的乾草。
更多畜牧牧草知識歡迎關注種子幫,您可以文章底部留言,必將回復,歡迎更多交流……
關注種子幫,獲得更多農林,畜牧,綠化,護坡相關種子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