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領袖毛主席是一位偉人也是一位人情味很濃的人。建國後,每當親人有了困難,他慷慨解囊,從自己的工資和稿費中給予幫助,但更多的是給以啟迪,培育志氣。而毛主席的親屬也從不願意用主席的光環打扮自己享受特權。
毛澤連一家是開國領袖毛主席在韶山最親的親戚。毛主席的祖父毛恩普與毛澤連的祖父毛恩農是親兄弟,毛澤連的親姐姐毛澤建烈士曾過繼給毛主席父母做女兒。「澤」輩兄弟共10個,毛主席排第三,毛澤連排第九。
毛澤連有個兒子叫毛岸平,他是毛主席的侄子,跟岸英、岸青一樣都是「岸」字輩。1949年建國後,毛澤連進中南海見到了毛主席。一見面,毛澤連激動地握著毛主席的手,話未出口淚先流:「主席三哥……」
毛主席激動地說:「你是澤連潤發九弟吧?」「我是潤發呀!」毛澤連聲音顫抖著,「我這次和表弟一同來京,是代表家鄉人民來看望您的。」「好!好!」毛主修激動地說。毛主席又感嘆地說:幾十年不見了,都有些認不出了。我很想念你們,也很想念家鄉。你們來了,真是太好了!
兩人談話良久,吃過飯後。得知毛澤連患眼疾幾乎失明卻沒錢醫治時,毛主席派兒子毛岸英和秘書田家英將毛澤連送到協和醫院,治好了眼疾。
毛澤連離京回韶山時,毛主席要他帶信給房兄毛宇居,堂弟毛澤榮,並給毛澤連的母親帶了一些衣物、藥品和錢。知道弟弟家生活困難後,毛主席鼓勵他們自力更生的同時還每年用自己的稿費資助毛澤連家裡200元錢,還親筆給毛澤連寫過兩封信。1954年、1956年,毛澤連經主席同意,又兩次進京醫治眼疾,都受到毛主席的熱情接待。
1958年前,毛澤連夫婦倆自力更生,含辛茹苦,省吃儉用,加上主席每年資助的200元錢供養了3個孩子的生活和上學。後來,國家遇上3年困難時期,毛主席自己也簡餐減食品,因而停止了對毛澤連的資助,苦難時期,毛澤連家的生活過得十分清貧。1961年,毛澤連的長子毛岸平考上高中,因無錢就讀,只好綴學務家,當了3年農民。毛澤連則一輩子守在韶山,耕種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