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芽點,就是卡有芽點的地方下刀,然後拿黃泥巴來敷上生根粉,再醮草木灰,草木灰是可以消毒的,插的時候斜著插進土壤,用不了多久就能生根發芽。」初冬時節,百裡杜鵑管理區戛木管理區中塘村月季花谷的花依舊在零星綻開。離著花谷不遠處的大棚裡,楊錫敏正忙著月季花的育苗工作。
而今,中塘村月季花谷在百裡杜鵑早已是聞名遐邇,每逢花開時節,滿山遍野各類月季、玫瑰爭相綻放,奼紫嫣紅,慕名而來的遊客流連於花間,玫瑰花茶、玫瑰花醬也成了前來賞花遊客們的心頭好,很難想像,這片綿延的花谷,三年前還是中塘村群眾艱難謀生的莊稼地。
2018年,中塘村為拓寬發展道路,豐富產業業態,因地制宜發展月季花種植,發展有奔頭,收入有增加,在月季花種植產業上,群眾嘗到了甜頭,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但隨著發展不斷壯大,種苗問題成為了月季花谷發展的瓶頸。據了解,發展初期由於沒有技術,花苗基本上都是用項目資金從外面進行採購。
產業要做大做強,首先要擺脫對外的依賴,中塘村為打破這一發展瓶頸,解決發展難題,一方面積極組織人員外出考察學習,一方面利用農業技能培訓,提高群眾業務水平。「我們組織人外出學習其他地方好的經驗做法,利用農業技能培訓機會,向群眾講授月季花種植專業知識技能,現在正趕上我們育苗的季節,大家都到大棚裡來進行月季花育苗,按八十塊錢一天工資來算,收入還是不錯的。」談起中塘村的月季花產業發展現狀,駐村第一書記方廷江娓娓道來。
「現在村裡的發展好了,我們不僅可以在家門口務工,還可以一邊在家掙錢一邊學習技術,村裡除了組織我們學習種花,還請老師下來給我們講解其他種植養殖的技術。」如今,不少群眾已經在學習和實踐中實現了「糧農」到「花農」的成功轉型,村民梁先宏就是其中之一,月季花育苗基地的建立,不僅讓他實現了家門口務工,還讓他在培訓中學到的知識能學以致用。
「我們現在上面六個大棚,下面還有六七個大棚,我們都準備把它拿全部育苗,可能要育二三十萬株。」百裡杜鵑興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育苗基地負責人如是說。
近年來,百裡杜鵑管理區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在「花區之外」和「花期之外」下功夫、做文章,不斷做大花經濟,做強花文化,為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發展全域旅遊、促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活力。
【來源:百裡杜鵑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