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瀘州一個2歲多的萌娃小布丁花式投籃的視頻在網絡走紅,網友看了紛紛刷屏:「仿佛看到了未來之星」,「投籃姿勢很標準,值得期待」,「天吶,這是未來之星叭」。
視頻裡小布丁的爸爸背著移動的藍框,小布丁則跟在爸爸身後一邊走路一邊投籃,姿勢標準,而且準確率還極高,一時之間可愛的小布丁在網上圈粉無數。
據小布丁的爸爸介紹,小布丁從一歲多就開始表現出對投籃的喜愛,到現在快三周歲每天都要投籃,一天可以投1000分以上。
爸爸媽媽為了小布丁的興趣,也特意在家裡準備了自動投籃機,小布丁也是從早到晚玩不膩。甚至爸爸媽媽還要幫小布丁踩剎車,防止小布丁投籃太久累到。
隨著社會競爭壓力變大,越來越多的家長更加注重對孩子的興趣培養。哪怕以後孩子不能以自己的興趣為工作,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多才多藝,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但是很多家長卻不知道如何入手,各式各樣的興趣班報了不少,但是好像孩子都興趣缺缺、收效甚微。
其實想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首先要先發掘孩子的興趣所在。
1.學會觀察
一般孩子在1歲左右,就會開始逐漸表露自己的獨特個性和天性,這時候需要家長細心觀察並且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
比如孩子一般在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上會表現得很沒有耐心,時間久一點就開始不耐煩。家長們可以觀察孩子平時喜歡做什麼,做什麼事的時候能夠安靜、耐心地慢慢做。
2.尊重孩子的選擇
很多家長喜歡替孩子選擇,選他們覺得有用的「興趣愛好」,比如奧數班、心算、圍棋等,覺得這些是能促進孩子思維方式且有益於學習的。而孩子喜歡的拼裝玩具、變形金剛、恐龍周邊等,則被父母認為是不務正業。
其實興趣沒有好壞之分,家長應該適當尊重孩子的意願,只有孩子感興趣的事情才會花心思鑽研,而且往往有時候會有額外收穫。
在孩子喜歡的基礎上,父母在加以引導鼓勵,孩子得到認可,也會更加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
3.多體驗
如果父母還是發愁,覺得自家孩子好像對什麼都興趣缺缺,沒有看到特別感興趣的樣子。那麼不妨讓孩子多去體驗體驗,現在很多的培訓機構為了招生都會開體驗班。家長不妨給孩子報一些不同的體驗班,讓孩子有更多親身去體驗的機會,畢竟沒有什麼比孩子直接參與到其中來得更加直接了。通過不同的體驗,讓孩子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
4.鼓勵孩子堅持
可能有些家長會說,「我家孩子看著對什麼都感興趣,什麼都想學。報了興趣班後沒有一個是能堅持超過一個月的,回家又和你說想學新的。確實,小孩的注意力總是比較短暫,經常三分鐘熱度缺乏持久性,最後往往什麼也沒學好。
家長可以事先和孩子約定好,爸爸媽媽給你選擇的權力,但是一旦你做了選擇就要堅持。在孩子出現厭煩情緒、或者想要放棄的時候,家長們可以適當給予鼓勵,不要吝嗇誇讚。讓孩子體會成功的樂趣,既幫助孩子樹立了信心,同時孩子被誇獎後也會更加願意繼續,當然如果多次溝通後孩子確實不喜歡了也不要一味勉強。
培養孩子興趣愛好是一個漫長且有趣的過程,方法也很多,不能一概而論。家長還是要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出發,因人施教,並不是好的大家都好的方法就一定適合自己的孩子。
同時家長也應該調整心態,不要把自己的個人意願、或者過高的期望強加給孩子。並不是學習了鋼琴以後都能成為音樂家,興趣愛好只是為了能更好地激發孩子的智力和創造性,為了孩子能夠成長成為一個更加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