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和顏悅色」(哲思好文)

2021-01-10 哲絲哲語

查查字詞典,「和顏悅色」的解釋一目了然。和:和氣,和善;顏:面容;悅:愉快;色:臉色。臉色和藹喜悅。形容和善可親。這些詞義詮釋,真是了了分明,其實已經把其內涵,說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了。

現在,我要說的,是為什麼要「和顏悅色」,怎樣才能做到「和顏悅色」。

人是社會動物,因此,交往是人的重要需求,也是重要職責。而要進行交往,首先就面臨一個態度的問題。

實踐證明,一個人在交往中態度的好壞,對於交往的效果乃至成敗,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人們以什麼樣的態度來交往,並不是一件小事情,而是一個大問題。所以,我們就不得不對其認真加以研究和分析。

但是,分析來分析去,我還是覺得,在以什麼樣的態度來交往上,「和顏悅色」這個詞,還是最值得肯定,也是最值得提倡的。如果人們之間相處,都能做到與人為善,相互尊重,和顏悅色,那麼,許多家庭問題,社會問題,乃至有時表現甚為激烈的矛盾衝突,等等,都可以迎刃而解,或者被消滅在萌芽狀態。而且,如果人們在交往中,都能夠做到和其顏、悅其色,全社會的文明和諧程度,也必將大大提高。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和顏悅色」呢?

和顏悅色,首先要做到「和」。

這個「和」,是「和氣」的和,「平和」的和,「和緩」的和,「和藹可親」的和,「和諧相處」的和,也是「和為貴」的和。

總之,人心先要中和、平和、緩和,人的容顏才能自然呈現出和氣、和藹的面貌和神態。如果內心充塞著爭鬥殺戮的暴戾之氣,那麼,由內而外,臉上也肯定是滿臉橫肉、面目猙獰,這是無法掩蓋和掩飾的東西。

所以,和顏悅色,究其根本,貴在和,根在和,起因在和,發端在和,所以必須對這個「和」,引起高度重視。

當然,人要做到「和」,就要思想正確,態度端正,性情寬厚,明白事理,內心和諧,不狹隘,不計較,不自私,不偏執,不暴虐,努力成為一個有較高自身修養的人。這是能夠做到「和顏悅色」的重要前提。

和顏悅色,也要做到「悅」。

悅者,愉快也,高興也,歡喜也,舒暢也。總之,要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處世態度,始終帶給人們以正的能量。

試想,如果一個人內心通達無礙,積極樂觀,則必然常常感到心氣和順,那麼,他為人處世,說出的話、做出的事、表現出的神情,就很容易反應到自己的臉面上,給人以燦爛迷人的笑容和喜悅的表情,這也必然會讓人感到愉快,喜歡接受。人如果在交往中,臉露喜色,面帶笑容,就會給人以親切感,就會讓人感到和善的力量,也就在無形之中增強了吸引力和凝聚力,其結果也必然會受人歡迎,被人擁戴,廣結善緣。

如此,能夠愉悅自己、愉悅神色、愉悅他人的人,就很容易拉近與他人之間的距離,消除與他人的隔閡,為人際交往鋪平道路。

和顏悅色,更要明白「內外」和「表裡」。

和顏悅色,「和」與「悅」為內,「顏」與「色」為外;「和」與「悅」為裡,「顏」與「色」為表;「和」與「悅」為內在修為,「顏」與「色」為外在表現。一個人的內在狀態,決定其外在表現;一個人的在外表現,又可影響到他人的內在狀態和在外表現。

這樣,當「和」與「顏」、「悅」與「色」,由內而外、由外而內,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時候,人們之間就能夠實現良性互動,進而達到一種圓融無礙的美好境界。

毋庸諱言,一個人要做到和顏悅色,就必須具有很好的修養和很高的素質,真正誠於內而發於外。但是,所謂的「和顏悅色」,也並不是要人永遠保持一團和氣,不講原則,只當老好人,做和事佬,而著重是要提倡溫暖和關愛、克服冰冷無情的為人處世態度而已。

何況,如果能夠做到「和顏悅色」,並贏得人心,積聚人氣,成就事業,共享幸福安樂,其實也就是智者所為呢!

相關焦點

  • 哲思|和顏悅色,是一個人難得的修養
    來源 | 人民論壇網(rmltwz)轉載請註明來源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文學家胡適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世間最可惡的事,莫過於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糟糕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情緒就像病毒,會通過你的臉色傳染。
  • 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深度好文)
    古人說,君子有九思,和顏悅色佔其三:「色思溫,貌思恭,忿思難。」臉色溫和,不嚴厲;容貌謙恭,不倨傲;忿而不怒,不衝動。所謂教養,就是言行得當,讓每個人都很舒服,如月之光華,明亮且柔和。和顏悅色待人,是人最大的教養。
  • 和顏悅色才是最高情商
    當生活像一首歌那樣輕快流暢時,笑顏常開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時仍能和顏悅色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情商。對人和顏悅色,才是高情商生活裡總會遇到一些人,滿臉怒容,說話渾身帶刺,與這樣的人交往,壓力極大,而高情商的人,懂得控制情緒,不怒不怨,始終笑臉迎人。
  • 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是和顏悅色
    意思是,待人和顏悅色,就會親如兄弟;待人惡聲惡氣,則比使用兵器更加傷人。這個道理似乎人人都懂。然而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卻常常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而對身邊的人發洩怒火?事實上,遇到不順心的事,想要發火是一種本能,而能夠把這種本能壓制下去,待人接物始終做到和顏悅色,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 和顏悅色,是一種最好的修行
    如果只仗著自己的口舌之快,絲毫不顧及別人感受,最終結果也不會好到哪去。「不知全貌,不予置評。」他人的世界與自己也沒有什麼多大的關係,也沒有權力去評論,拿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別人的生活,就是錯誤的選擇。太把自己當回事,是一種悲劇。前幾日在杭州的一個地鐵上,一位男子破口大罵一位女生,不給老人讓座,可當女孩讓座以後,男子又踢到了女生,還出言不遜。
  • 和顏悅色,是你最頂級的修養
    扭頭交代我們工作時還是和顏悅色,不曾有情緒上的遷怒。我們越發敬重她,工作也更加用心。可惜她還是辭職了,她笑著說:磁場不搭,還是找跟自己同頻的人合作更愉快,不能總讓自己不開心,也讓別人不開心。她後來自己成立了工作室,聽說消息之後,我們一起跟著她工作過的同事也有兩個辭了職跟著她幹了。儘管門面不大,還處於創業時期,但每次見到她們那群人,都覺得她們臉上有光,很幸福的光芒。
  • 你家裡也該備一個——哲思隨身充電寶手電筒
    選來選去選擇了這款哲思移動電源手電筒,沒有選擇極蜂,也沒有選擇小米/紫米,其實就是為了追求性價比(qiong)。這款哲思日常價69,我買的時候有活動,只需要39,而且既可以是手電筒還可以當充電寶,更加實用。一、包裝簡樸,時尚耐看哲思手電筒的包裝,簡約大氣,黑暗中隱約漏出部分手電本體及燦爛的光芒,下方是充電寶的4600mAh的容量和產品品類。
  • 哲思|再好的關係,也經不起隨意透支
    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永遠不要把友情放在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上。有些朋友就是在一個階段帶給自己美好東西的人,互相享受而不要互相捆綁。是的,太過高估一段關係,去毫無底線地透支,換來的只能是一個個慘痛的教訓。你今天所有的透支,都早已暗中標好了價碼。
  • 甜文推薦-《穿書女配之論戶口本的重要性》
    小可愛們晚上好,我是歐陽襲影,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面了,今天推薦的是穆幕的《穿書女配之論戶口本的重要性》,希望小可愛們喜歡。《穿書女配之論戶口本的重要性》作者:穆幕狀態:已完結PS:一對一,雙潔文案(網絡資源,侵權必刪):西瓜自認是個淡定的姑娘,但是穿越這回事是個人都很難淡定得起來,更別提她還穿書。穿書也就罷了,穿什麼不是穿?但好歹穿本有節操的書啊!最最不淡定的是她穿誰不好穿女配,還是個番外裡露了兩面就領飯盒附帶一對小飯盒的女配!
  • 論《二哈和他的白貓師尊》有多甜?沙雕巨甜文,睡前讀物沒錯了!
    最近閨蜜給我介紹了一篇好文,肉包不吃肉作者的《二哈和他的白貓師尊》。閨蜜十分激動介紹這篇文,「我知道你最喜歡看甜文啦,看到這個馬上就推薦給你了。」真是感動。然後又給我介紹了一下這個小說有多甜。文名甜二哈和白貓多麼討喜可愛的生物,徒弟和師尊多麼萌的組合,二哈徒弟肯定蠢蠢笨笨,白貓師尊驕傲動人。果然題目就充滿著甜甜的氣息。文案甜嗯,果然和我想像中一點沒錯,看看這文案,「一隻搖頭擺尾的傻狗」「伸出毛茸茸的爪子」「漂亮溫馴,像只可愛的狐狸犬」,都是可愛畫風的,兩隻成了精的動物賣萌談戀愛的故事沒錯了。
  • 影視哲思——慢點!做事一定要慢!
    「主人公無畏挫折的追夢意志」,「好人終得好報」,「勸人向善」,「以德報怨,以德服人」……所體現的這類思想,無不讓人的心靈為之一顫。而影片最具哲思的話:「做啥事都得慢,做大事的人都是這樣的,別人快的時候你要慢」表明,影片主旨在於主人公無畏挫折的追夢之旅,其豐富的內核十分值得我們當代人思考。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吧。
  • 哲思|成年人的世界總結成兩個字:算了
    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都說,人生在世,有所為有所不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 論《樂經》是指曲譜而非文字典籍
    原標題:論《樂經》是指曲譜而非文字典籍  【文學爭鳴】  中國文化學術史上的「樂經」,是一個亦虛亦實、亦真亦幻的概念。
  • 貓科動物:論敏捷猞猁是佼佼者,論顏值就得屬它了!
    貓科動物:論敏捷猞猁是佼佼者,論顏值就得屬它了!文|蟲兒說萌寵說起貓科動物我覺得最敏捷的應該是猞猁了,它四肢粗長而矯健,喜獨居,長於攀爬及遊泳,耐飢性強,可在一處靜臥幾日,不畏嚴寒,以鼠類、野兔等為食,也捕食小野豬和小鹿等為食。要知道猞猁是很喜歡嚴寒的,在抓捕動物的時候它的敏捷度那可是貓科動物中的佼佼者。
  • 哲思|活得輕鬆,貴在不盲目較真
    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世間的煩惱,一半源於生存,一半源於計較。有時候,因為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與別人爭得面紅耳赤。或者因為一句三觀不合的言論,與別人大動肝火。到頭來,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徒增了不快與煩惱。
  • 哲思|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無法認清自己
    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古語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別人叫做智慧,能真正認識自己才算聰明。在這個世上,有些人要麼過分高估自己的能力,眼高手低導致碌碌無為;要麼太過貶低自己的實力,畏手畏腳導致無所作為。
  • 線上讀書會|從疫情哲思新生活
    12月26日晚,作家張抗抗,作家、紀錄片導演祝勇,評論家、《十月》雜誌副主編季亞婭,以及作家、《等待呼吸》作者鍾求是,將做客SKP RENDEZ-VOUS,從離別與等待、失敗與救贖中,共話一場愛情故事和一段生命傳奇……北京|民族形式與革命的「文明」論時間:12月27日(周日)14:30-17:30地點:海澱區杏石口路50號中間美術館會議室嘉賓:汪暉(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 【史海鉤沉】重讀《論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的客觀屬性》一文...
    》一文是田文昌先生在1982年發表在《西北政法學院學報》(現西北政法大學學報)上的一篇文章。 田文昌先生《論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的客觀屬性》一文,在1982年共和國法治建設剛剛恢復,犯罪構成理論尚未有廣泛的實踐展開,即針對該理論提出了問題,並似是勾勒出了上述三階層理論替代四要件理論的未來願景,如此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的文章,史海鉤沉,當重新面世。
  • 哲思|這四個「貧窮陷阱」,聰明人都會避開
    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很多時候,我們過不好自己的生活,其實是陷入了這4個人生陷阱。NO.1加法陷阱聽過這樣一則寓言故事:一個人去沙漠尋寶,可寶藏還沒找到,水就喝光了,他只好躺在沙漠中,等待死亡。
  • 韓媒怒批「朝鮮危機論」:美國是紙老虎 日本像鬣狗
    海外網4月24日電近期,「朝鮮半島4月危機論」傳聞甚囂塵上。韓國政府當局接連出面澄清,表示「並非事實」。而美國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剛離開朝鮮半島半個月便破例重新返回,大大提升了緊張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