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兒媽媽(原創文章,歡迎轉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意過中國自古以來有一種「奇怪」的傳統,在北方地區尤為流行——要讓出生的寶寶們枕著硬床板,力求要把後腦勺睡平。
許多老人對此的解釋是,這樣睡,臉部輪廓才能撐開,面部舒展了,長大會好看,後腦勺等到長了頭髮就能蓋住了,不管平不平,反正別人也看不到。
有種傳統叫「睡頭型」,舊時糟粕害人不淺
我聽過很多成年人吐槽:「小時候家裡人給自己睡頭型,好好的腦袋非要把後腦勺睡得平平的,感覺都影響自己智商了。」
當然了,雖然這麼說確實有點誇張了,睡頭型實際上並不影響孩子的腦部發育,但是症狀嚴重者,在寶寶長大之後很容易因為外貌的缺陷導致孩子產生不好的心理暗示。
讓我們來看看幾種常見頭型的區別吧——
正常頭型一般來說,寶寶頭的長度是寬度的三倍,這樣算是正常的頭型。
偏頭從頭頂上看,左右兩邊不對稱,呈現明顯偏重一方。
扁頭從側面觀察,寶寶的後腦勺沒有弧度,平的像塊板。
定型枕的「施壓」下,讓娃「醜態輩出」
許多寶媽為了給孩子睡頭型,從網上選購專門的定型枕。但是各種定型枕的常見問題很容易影響孩子發育——
①材質:很多定型枕使用的是非純棉材質,透氣性差,在孩子睡覺時,與皮膚接觸的地方很容易捂出汗疹等皮膚問題。
②重量:很多定型枕採用的是超重內芯,以重量保持絕佳的定型效果,但是寶寶身材嬌小,很容易由於過重的定型枕導致孩子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無法活動。
③形狀:許多商家在製造定型枕時常常偏重於在外觀上做設計,很多設計並不真正適合嬰兒的發育,長時間使用定型枕很容易使寶寶正常發育受到阻礙,不止影響頭部發育,就連頸椎也成了大問題。
想要孩子健康還漂亮?兩大原則要把握,兩個妙招幫助你
枕頭:不建議一歲半以內寶寶使用枕頭。時間:①0-3月,這是寶寶扁頭或偏頭的形成期,也可以稱為是自我糾正時期。
②4-6月,雖然囟門逐漸閉合,但這時還有機會糾偏。
③18個月之後,囟門已經徹底閉合,顱骨的發育已經成型,這時幾乎沒有任何方式可以改變頭骨偏向。
關鍵時期的糾正方式:①國外權威機構AAP建議「預防」,其核心要點是新生兒出生的頭三個月,多讓寶寶趴著活動,這也是目前自我矯正的最有效辦法。趴著活動能夠訓練孩子的頸部、背部和上肢的肌肉力量,讓孩子學會抬頭、翻身等基本運動,當孩子的活動能力逐漸增強後,自然而然會減少白日裡平躺的時間,睡覺時不會長時間把頭偏向一次,受力均勻的情況下,頭骨也不會單側受壓不均勻。
②父母的輔助:
a.橫抱不要單側受力,左右手來回交替,避免寶寶頭骨單側受壓過多。
b.餵奶時要交替餵養。
c.建議新生兒豎抱。
d.如果發現孩子總喜歡把頭扭向一側,家長要及時使用玩具或聲音等能吸引寶寶注意力的方法引導寶寶把頭扭向另一側,人為糾正寶寶頭部發育平衡。
e.減少嬰兒搖椅、推車等設備的使用頻率,以上幾種設備歲稱為「哄娃神器」,實則在都是努力讓寶寶睡出扁頭偏頭的元兇之一。
在這個外貌至上的時代,寶寶從小的顏值就應該被父母們關注哦,可千萬不要等到來不及糾正的時候再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