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完成5千米級海底光纜海試 設計壽命最大25年

2020-11-30 網易科技

(原標題:中國完成5千米級海底光纜海試,達到設計壽命最大25年要求)

5月8日下午5點,承擔我國首次開展5000米級海底光纜海試的福海號海試船,經過30天的連續作戰,完成各項測試任務後,順利返回常熟市亨通港務碼頭。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江蘇亨通海洋光網系統有限公司投入3000萬元,組織國內外的13名專家所開展的最大深度5000米級海底光纜海試,先後開展了從500米級到4000米級,最後到5000米級海底光纜海試,全面驗證了亨通所開發的擁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海底光纜技術與性能。

正在把停靠在亨通港務碼頭海試船上的海纜導入生產車間。 本文圖片均為中國科技網-科技日報 圖

負責此次海底光纜海試的江蘇亨通海洋光網系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貴林認為,這是我國在國際上海底光纜領域開展的一次難度最大的海試,選擇海試的環境也是較惡劣的日本海黑潮海域。該海域最大特點是水流急,一小時流量6500萬立方米,對海纜施工的張力控制具有極大挑戰。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讓世界了解中國海底光纜的技術水平和今後承接超長距離、高速率的海底光纜工程以及提供海洋工程綜合解決方案的能力。

孫貴林說:「此次,海底光纜海試,我們不僅有從事國內海底光纜研製的專家,也有海洋工程領域以及國際權威機構的專家參與,通過在不同深度對無中繼型海底光纜和有中繼型海底光纜的全面測試,數據證明我國的產品已完全能夠達到國際公認的海底光纜設計壽命最大25年的要求,顯示了我國光纜產業參與『一帶一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實力。」

我國為何如此重視海纜的研發與應用?亨通電力產業集團總經理李自為說:「海底光纜是保障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信息溝通的重要橋梁,也是『稜鏡門』之後保障信息通信安全的重要手段。其次,與海底電纜相比,海底光纜通信容量大,能有效防止電磁波幹擾,保證信息傳輸過程中的穩定性;與人造衛星相比,海底光纜有很多優勢,海底光纜的信噪比較低而且在通信中感受不到時間延遲。因此,海底光纜系統作為一種高質量、低成本、大容量的傳輸手段,有著巨大的市場發展前景。」

本文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侯維鋮_NT4124

相關焦點

  • 中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彩虹魚」在南海完成海試
    「彩虹魚」號完成4000米級海試。記者昨天獲悉,9月26日至10月25日,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我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彩虹魚」號和著陸器,在南海成功完成4000米級海試,標誌著中國人探秘「萬米深淵」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
  • 葡萄牙欲建立新的海底光纜系統,在馬德拉群島和亞速爾群島之間
    打開APP 葡萄牙欲建立新的海底光纜系統,在馬德拉群島和亞速爾群島之間 工程師曾玲 發表於 2018-07-03 16:15:00
  • 海底光纜:惡意黑客、好奇鯊魚多重威脅下的脆弱安全
    海底通信光纜幾乎傳輸了全球全部網際網路數據,每天完成10萬億美元的交易。海底光纜脆弱性卻被忽略:惡意軟體、間諜、黑客以及海水侵蝕和鯊魚對缺乏保護的海底光纜構成了巨大威脅。
  • 北海至海口海底光纜屢屢受損 海南通信多次受阻
    北海至海口海底光纜屢屢受損海南通信多次受阻 2002年5月23日11:56  人民網-華南新聞   國家一級通信幹線北海至海口海底光纜自開通以來,頻繁遭受人為損壞。
  • 臺灣地震震斷14條海底光纜 MSN一周後恢復
    臺灣地震震斷14條海底光纜 MSN一周後恢復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8日 06:54 來源: 與此同時,中國電信也表示,中國電信的亞太1號、亞太2號海纜等6條國際海底通信光纜發生了中斷,中斷點在臺灣以南15公裡的海域,造成附近國家和地區的通信受到嚴重影響。    目前,中國大陸用戶至港澳臺地區、美國、歐洲以及東南亞等方向的國際通信線路受到影響大量中斷。港澳臺和國際網際網路的訪問質量也受到嚴重影響,港澳臺及部分國際長途電話和專線業務嚴重受阻。
  • 深潛、探海:民間載人深潛器「彩虹魚」號,和它將開拓的一萬一千米...
    崔維成和吳辛侵囊而出,把項目從2014年到2016年的初創期帶入成長期。彩虹魚目前成功建造了自己的「張謇」號萬米級載人深潛器配套科考母船,並正在進行萬米級深淵無人深潛器的海試。他們已經成為和美國矽谷埃隆·馬斯克 SpaceX 相提並論的科學創業者。他們除了要面對亟待攻堅的深淵科學實驗,作為企業的彩虹魚還必須面臨殘酷的商業考驗。 在兩年的嘗試中,彩虹魚找到了「深海科技服務」的商業定位。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公開信息及報導顯示,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和八級地震,允許三十萬噸級油輪通過,是作為「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同時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被業界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並被外媒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 張謇號攜萬米級「彩虹魚」深潛器首秀挑戰深海八千米
    懷抱萬米級深潛器「彩虹魚」  深淵科學一直是世界主要國家發力的重要領域,並形成了美、英、日、中競爭的格局。在「張謇」號建成前,中國深淵探測只有「蛟龍」號2012年達到的7000米。「張謇」號的建成並首次出海,將使中國在深淵探測方面大踏步前進。  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源於「張謇」號搭載的一大寶貝——「彩虹魚」萬米級潛水器。
  • 美國批准谷歌開通與中國臺灣的海底網絡光纜,前提是排除香港
    美國司法部在8日的決定中說,與香港之間的直接光纜連接「會嚴重危害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執法利益,存在很大的風險」。美國國土安全和國防部也支持美國司法部的這一決定。但這些機構敦促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授予谷歌公司母公司Alphabet許可,讓其啟用8000英裡的水下太平洋光纜中連接加利福尼亞州和中國臺灣的部分。
  • 和「奮鬥者」號一起潛入馬裡亞納海溝,共同探索神秘海底世界
    四年來,潛水器經過方案設計、初步設計和詳細設計,於今年2月按計劃完成了總裝和陸上聯調,3月開展水池試驗。在水池試驗過程中,總共完成了包括全流程考核,多名潛航員承擔水池下潛培訓等25項測試任務。經過一系列的測試與準備,「奮鬥者」號於2020年11月10日開啟探索旅程,進入馬裡亞納海溝。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對「奮鬥者」號此次萬米深海探測進行全程直播,由科研工作者帶領觀眾潛入深海,探索神秘美麗的海底世界!
  • 連接衝繩和鹿兒島的海底光纜系統籌建
    日本NEC公司近日宣布,衝繩行動電話公司已為NEC授予一項合同,用於設計,供應,安裝,測試和實施連接日本衝繩縣和鹿兒島縣的海底光纜系統。據介紹,該電纜系統連接到衝繩縣名護市和鹿兒島縣日置市,全長約760公裡,最大深度約1200米,最大設計傳輸容量為每秒80 Tbps。
  • 衝繩-鹿兒島海底光纜系統籌建 計劃於2020年4月開始運行
    日本NEC公司今日宣布,衝繩行動電話公司已為NEC授予一項合同,用於設計,供應,安裝,測試和實施連接日本衝繩縣和鹿兒島縣的海底光纜系統。   據介紹,該電纜系統連接到衝繩縣名護市和鹿兒島縣日置市,全長約760公裡,最大深度約1200米,最大設計傳輸容量為每秒80 Tbps。
  • 蛟龍號第三次下潛完成坐底 深度為6953米
    「蛟龍」號中廣網北京6月22日消息(記者周文超)北京時間22日5時,「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開始進行7000米級海試第三次下潛試驗。「蛟龍」號在2010年和2011年相繼突破3000米和5000米兩道「關口」後,於2012年6月3日「搭乘」「向陽紅09」號試驗母船,從江蘇江陰蘇南碼頭起航,開始7000米級海試。
  • 中國啟動研發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號 2019年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研製萬米級載人深淵器挑戰全球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是國際海洋領域極具標誌性和影響力的科技工程。記者從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技中心獲悉,該中心通過吸引民營資本參與的方式,自籌經費啟動中國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號的研製工作,並計劃2019年載人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 菲律賓海新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恐影響中國
    93英裡】的巨大火山口遺蹟,而最新發現在菲律賓海的這個火山口是著名的超級火山美國懷俄明州黃石火山口直徑的2倍。這個海底火山口位於Benham Rise區域,它是由9英裡厚【約等於14.5千米】的巖漿巖和火山巖石層組成。巖石樣品的年齡從距今4700萬年前到2600萬年前不等,這個海底火山活動形成了海底山體。
  • 美媒稱海底光纜「不設防」危險 扔鐵錨就能砸壞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全球網絡最大的風險是什麼?美國《海軍時報》網站26日稱,出乎外界意料的是,全球絕大部分民用和軍用跨洋數據都通過海底光纜傳輸,但這些位於深海海底的光纜基本處於「不設防」狀態,現有的保護措施根本無法應對可能遭遇的風險和挑戰。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 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港珠澳大橋原標題: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10月24日上午9時,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將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設計負責人孟凡超接受香港媒體專訪時表示,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通車後將形成三地「1小時生活圈」的戰略目標,珠三角同城化、一體化的時代即將到來;港珠澳大橋對大灣區經濟增長有重大的支撐作用,經濟價值遠超大橋本身千億元的投資,會為區內經濟產生幾十萬億經濟效益。
  • 「彩虹魚」號:世界首個作業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圖)
    我國自主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為7062米,對深淵科學來說,這個深度還只是起步。如何讓我國深海科考更進一步,達到全海深載人作業水平?  今年9月26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作業型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號在南海海域完成海試,最大潛深為4328米,邁出了我國探索萬米深淵的關鍵一步。
  • 「彩虹魚」完成四千米深潛 將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控制室在監控無人潛水器下潛中國正在進行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項目,計劃2019年載人挑戰全球最深的「萬米深淵」——馬裡亞納海溝。10月28日,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崔維成教授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9月26日-10月25日,其所在研究中心研製的中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和著陸器「彩虹魚」號在南海成功完成4000米級海試。國際海洋界把海洋深處6500米以下的地區稱為「深淵」。那裡一直是人類少為關注的神秘地帶,也是探索生命起源、開展各種深海研究的「科學殿堂」。
  • 國內最大功率6兆瓦級異步鼠籠風力發電機下線
    國內最大功率異步鼠籠風力發電機下線華聲在線8月15日訊(通訊員 林濤 陳正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顏青)日前,國內最大功率6兆瓦級異步鼠籠風力發電機在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完成型式試驗並成功下線。此款電機是中車株洲電機為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有限公司高海拔風電機組配套研製的一款大功率、緊湊型異步風力發電機,含冷卻器總重不到12噸,並運用擁有專利的大尺寸鼠籠轉子端環結構,使端環焊接更可靠,能適應高速轉動和頻繁換速工況,滿足25年以上壽命要求。據了解,中車株洲電機僅耗時6個月,完成了發電機的試製、試驗及認證,保證了項目一次試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