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古代當兵沒有退伍嗎?

2021-01-18 騰訊網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道逢鄉裡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穀持作飰,採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這首創作於漢魏時期的漢樂府詩《十五從軍徵》描繪了一個15歲參軍,80歲才退伍歸來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所見的悲慘情景。幾乎每個讀到這首詩的人都會為詩中主人公感到一種難言的悲戚。那麼問題來了,古代當兵難道就沒有退伍制度嗎?15歲去當兵,80歲才讓回家,這是人幹的事?今天夜讀史書就來與大家聊聊古代當兵服役的那些事。

古代各個時期的徵兵制度都有所不同,但本質上沒有特別大的變化,因此我們這裡就以秦漢時期的徵兵制度作為依據。

在秦代和西漢早期,所有年齡在15到70歲之間的成年男性都會被國家登記在冊,跟我們現代人成年後要領身份證差不多是一回事。被登記在冊的男性一生必須完成服兩年兵役的義務,第一年在京師或是戰場前線任「正卒」,第二年在自己所處郡縣擔任「戍卒」。(另一種說法是第一年在京師任「正卒」,第二年到邊郡任「戍卒」。夜讀史書推斷之所以出現兩種說法可能是由於戰爭與和平時期應對方法不同所致。)

如果是和平年代,男性入伍時間一般會定在20至24歲。因為古人結婚早,20歲前基本已完成結婚生子的人生大事,接下來就該給國家效力了。當然這不僅僅是出於人道考慮,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人口在古代是最寶貴的資源,讓成年男性在家鄉娶妻生子後再去服兵役,這也符合國家的最大利益。如果是戰爭年代服兵役時間就得看實際需求,要是真到了前線吃緊的時候,15歲登記在冊後就有可能被直接送往戰場。

每家每戶都需安排一名成年男子去服兵役,但如果家中有人在「二十等爵制」(秦漢時期的爵位制度)中的爵位級別高於九級,或者是被皇帝下詔赦免義務的人,則可以免除服兵役。此外,任何比規定最低標準身高還矮的人都會被登記為侏儒,他們也會被免除服兵役。

由於絕大部分人都要履行服兵役的義務,所以古代封建王朝往往擁有一支規模很龐大的常備軍。然而稍微了解過一點戰爭史的人都知道,戰場上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最勇敢、最善戰的那批精銳部隊,而不是跟在後面出工不出力的雜牌部隊。所以古代士兵在入伍後會依據個人實際情況被挑選分類。以西漢為例,擅長步戰、弓弩的士兵會被培養成「材官」,擅長車馬騎射的士兵會被培養成「車騎」,擅長水上作戰及深諳水性的士兵會被培養成「樓船士」。材官、車騎、樓船士都是屬於精銳部隊,他們的軍餉和爵位都要高於普通士兵。同理,在戰場上拼殺的主要也是靠材官、車騎、樓船士,其他士兵則主要負責運輸、警戒等次要軍事任務。

從綜上所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代當兵也是有退伍制度的。普通士兵完成兩年服兵役後就可以回家,不過這還沒完。每人在服役結束後,每年都需要花一個月時間以「更卒」身份在家鄉附近服役,主要任務是治安巡邏,以及給家鄉附近的國有大型工程項目做免費勞動力。而材官、車騎、樓船士這些精銳部隊的士兵類似於今天的職業軍人,他們在服役期滿後可以選擇繼續留在軍營,也可以選擇回歸家鄉,總之沒有硬性規定。

最後再來說回到《十五從軍徵》,像詩中所描述的這種情況難道是假的嗎?當然不假。上文中我們所說的主要都是和平年代的正常服役流程,如果換到戰爭年代,那制度的彈性就很大了。比如古代士兵要是參加遠徵,那基本打到哪裡就留到哪裡。繼續開疆拓土或是保住現有領土都需要大批士兵,怎麼可能讓你一到點就回家。此外,家鄉要是在戰爭中成了敵佔區,那即便可以退伍,也很難順利返回家鄉。所以《十五從軍徵》中那種人間悲劇在戰爭時期算是常見現象。如今網上許多鍵盤俠天天喊著打這個,打那個,卻完全忽視了戰爭的殘酷。「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相關焦點

  • 十五歲從軍,八十歲退伍,這首詩歌深刻揭露了古代戰爭的殘酷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道逢鄉裡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這是一首敘事詩。
  • 肖申克的救贖中,他入獄五十年出獄自殺;他十五從軍八十看到什麼
    而那位老圖書管理員就不一樣了,他入獄的時候還年輕,應該還無一所長,五十年下來,他更是與世界脫節,對入世的恐懼大過對自由的期盼,那麼他還有必要出獄嗎?於是,他挾持人質,企盼在獄中度過餘生,可這也是求而不得,何其可悲呀!
  • 部隊裡面的中士選擇退伍,是什麼原因?
    當然有人不喜歡穩定安逸的工作,有的士官會選擇退伍創業,雖然創業成功可以走上人生巔峰,但是失敗也能讓其跌入低谷,所以創業需要慎重考慮。第二、因為身體的原因,已經不適合留在部隊繼續服役當兵會有因為訓練受傷、演習受傷、執行任務受傷的情況,並且在部隊服役了8年時間,時間也是不短了,會經歷各種情況,所以在當兵期間,難免會有受傷的情況。
  • 高中畢業去當兵和大學生去當兵,會有哪些區別?
    雖然在海灣戰爭結束後,世界上就沒有再爆發過什麼大規模的戰爭了。但這並不代表世界上就不可能在爆發戰爭了,因此世界各國即使是在和平年代都還在不斷的發展軍事。而在軍事發展中,每年徵兵然後補充新鮮血液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我國作為一個人口相當稠密的國家,自然是有很多年輕人願意去當兵了。
  • 小夥當兵前養了一隻泰迪,一年後回家,網友:這是「泰坦」嗎?
    大家常見的泰迪大多長得小巧可愛,它們擁有一身小捲毛,又極少掉毛,非常好打理,所以自然成為了人們最愛的小寵物了。我家裡也養了一隻泰迪,是我當兵前收養的一隻被拋棄的小狗狗,當時看它可憐,便收養了下來。那個時候它才剛滿月,小小的一隻,可愛極了。可沒過多久,我便去外地當兵。
  • 高中畢業當兵,考軍校,大學畢業後從軍,有什麼區別你知道嗎?
    因為當兵工資高、就業不愁,很多的家長也非常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軍隊。一般來說,學生參軍的方式有三種:高中直接當兵、大學直接考軍校、和大學畢業後當兵。無論是哪種參軍方式,都必須滿足以下幾點要求:第一,擁護黨的路線,忠誠於國家,未做過任何違法亂紀之事;第二,無論男性女性都必須身體健康,身高視力達到軍隊要求;第三,適當的年齡限制;第四,體檢、筆試、面試、政審各個環節全部合格。
  • 好男來當兵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他驚訝於「北大的學霸也會來當兵」,但如今大學生士兵越來越多,「大概是來當兩年兵就走吧,北大學子怎麼會留在我們這裡。」這種念頭在常鵬輝腦海中一閃而過。  從軍11年,這位老兵明白「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每年退伍季,他都會送別一批戰友。不少來自各高校的大學生士兵,在兩年義務兵服役期滿後返校,「來部隊歷練一圈,回去大多發展得不錯」。
  • 從格八字,為什麼退伍後工作就開始不順了?
    1995年底離開湖北老家,到山東當兵。2011年退伍後,工作不理想,很是消沉。為了家庭和孩子,不得不面對現實,迫使思想轉變不少,但這兩年感覺很不如意,生活平淡無奇。加上異地結婚生子,又和嶽父母們住在一起,生活很不順心。隨著老家父母年歲已高,也照顧不上他們,很是擔心和愧疚。想請老師幫我看看:1,我的工作什麼時間能有起色,適合幹點自己的事業嗎?2,父母的身體健康狀況好嗎?
  • 又是一年退伍季,老兵們一路珍重
    9月2日,武警西藏森林總隊昌都支隊昌都中隊隆重舉行退伍老兵向軍旗告別儀式,老兵們卸下警銜,告別昔日一起摸爬滾打的兄弟,離開部隊走向地方。「退伍不褪色,離隊不離心」、「在位一分鐘,幹好六十秒」。所有退伍老兵在這兩年來用實際行動把軍人本色彰顯的淋漓盡致。
  • 韓國男星必留的5個「退伍後髮型」
    「六月」應該是不少朋友入伍當兵的良辰吉時,不論現在任期多長,帥氣頭髮肯定被福利社阿姨剃個乾淨。但是待退的老學長們就開心啦!除了開始規劃自身的未來生涯,當今要務就是想想退伍後的 「第一個髮型」,趕緊來看男神必留的五個「退伍後髮型」。(或許你會喜歡:還在剪寸頭?連周湯豪、彭于晏都換上的 3 款「初夏髮型」提案 你該嘗試看看!)
  • 全國人大代表如克亞木:從剪髮當兵到履職盡責
    [同期]全國人大代表 如克亞木·麥提賽地  我們當兵的必須要剪頭髮,當時我頭髮特別長,而且我爸爸和我特別喜歡我的長髮,拿到通知書以後我覺得特別激動特別光榮,然後一提到剪頭髮我就覺得,能不能不要剪。然後爸爸跟我說,你已經選上海軍當兵了,你必須要服從命令,孩子你記住,你不管去到哪裡,必須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然後我就覺得,那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