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些年養殖行業的發展,我國對於未來養殖業轉型也比較關注,為了讓農民認識到規範化養殖發展目標,提高養殖戶的積極性,針對一些養殖戶不同標準發放養殖補貼,有些補貼會直接下發到養殖戶手中,也有的補貼會通過其他渠道下發,對於養殖戶來說,有了這些養殖補貼,不光可以解決一些燃眉之急,另外有了這些補貼,即便是在低價的時候也能保障養殖戶利潤。
現在養殖補貼隨著養殖業發展也比較多樣化,但是要真正的要到拿到養殖戶補貼並非易事,比如說養牛,養牛在養殖行業裡面也是比較重要品種,可是有的養殖戶可以每年領取補貼,有的養殖戶卻領取不到補貼,這裡面的因素比較多,有的是各個地方上政策不同,有的是養殖戶達不到補貼的標準,就現在養牛來說,針對一些優秀的養牛戶發放補貼,還是一件比較誘人的事情,2020年新的一年,開始,那麼農村養牛補貼都有哪些呢?這5種補貼看看 你符合嗎?
1、養殖數量超過30頭以上補貼
農村養牛補貼,普遍都是根據養殖的數量進行審核,比如說你養殖的數量可能是30頭,按照這個數量來看,已經達到了規模化發展,根據相關補貼標準,每頭牛補貼是50元,30頭以上不包含上限,也就是說如果你養殖了300頭或許當地也是這個標準,具體補貼標準可以諮詢當地有關部門。
2、基礎母牛產能補貼
國家對於禽畜的存欄量比較關注,為了提高產能和存欄量,像母豬、母牛等都有產能補貼,針對基礎母牛,也就是自繁自養的的養殖戶,達到基礎補貼標準,並且相關手續齊全,給予1000-2500元的補貼標準,這個標準按照自繁自養的每頭標準發放,另外審核基礎標準必須要通過當地相關政策。
3、養牛場建設補貼
很多養牛戶在養牛的時候,最大的投資成本就是養殖場,其實買牛也花不了多少,但是建設一個養牛場前期投資還是比較大的,有些貧困地區可能本身沒有什麼經濟能力,而當地在推廣養牛行業同時會考慮建設場地補貼問題,地方政府對建設標準化養牛都會給予政策上的扶持,此外針對有些養殖場符合環保標準的情下,並且通過環評的養殖場給予建設補貼。
4、種牛及凍精補貼
我們都知道,有些地方為了儘快完成脫貧計劃,會讓農戶養牛,但是養牛如果太少基本發展前景比較緩慢,如果育肥投入的買牛資金就比較大,所以都會讓農戶自繁自養,引進一些種牛來來擴展農戶養牛行業發展,有的地方是對於種牛引種補貼最高3000元,因為每個地方的補貼標準不同,引進種牛也是根據當地相關政策,另外就是凍精補貼,現在隨著科學養牛的發展,很多養牛戶都在利用凍精技術,而有的地方也會給予補貼。
5、保種補貼
不少地方為了保護當地獨有的品種,當地有關部門都會設立專項補貼,比如說魯西黃牛,這個品種在山東的魯西南一帶是獨有的一個品種,現在隨著雜交技術的推廣,這樣的一個品種正在逐漸減少,為了保護好這樣的品種,當地有關部門會給予保種補貼,針對有些專門養殖魯西黃牛的養殖場給予特殊的養殖補貼政策。
養牛補貼比較多樣化,每個地方的補貼標註都不一樣,有的地方可能補貼較高,有的地方可能就沒有這方面補貼,另外國家對於養牛補貼審核標準也比較嚴格,為了防止有些人套用國家養牛補貼,首先養殖戶必須要有牛群,另外會實地進行考察審核,只有審核通過的情況下才會給予相關補貼,當然有些養殖戶在養牛的時候,並沒有告知當地有關部門,也不知道當地有沒有養牛補貼,相關補貼也就不能領取到,但養牛戶可以提前諮詢或者申請,這也是養牛戶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