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小山村的普通娃,不高也不帥,雖是高中畢業,但只有小學文化程度,家裡有地,但沒錢。
她是烏克蘭美女,膚白貌美大長腿,是烏克蘭國立航空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生,還是一個走秀模特。
但她卻為了他迅速閃婚,放棄了自己的發展,心甘情願回到農村放羊養雞鴨幹農活,做起了農村媳婦。
這個幸運的小夥子是陳宣宣,這個大美女是阿廖娜。
1 碩士美女模特變農婦
2016年,阿廖娜畢業後,作為模特隨團來到中國的第1場演出,認識的第一個中國人就是在同劇場變魔術的陳宣宣。
語言不通,只能憑藉翻譯軟體進行溝通的兩人,很快成了朋友。認識一個月後,阿廖娜就以女朋友的身份去了陳宣宣的家鄉。
陳宣宣的母親特別高興,因為兒子的女朋友又高又白還特別漂亮,在這個小山村,從來沒有人見過外國人。
所以,村民都跑到她家裡看,也都很羨慕她有這麼個兒媳婦。
陳宣宣家境非常普通,他的生活也不寬裕,他曾問阿廖娜:「我沒錢,我家也沒錢,我們會不會在一起?」
阿廖娜斬釘截鐵地說:「沒有錢不是問題,問題是什麼時候沒有愛,我們可以自己工作掙錢,一起工作掙錢。」
於是,認識不到兩個月,阿廖娜就嫁給了愛情,兩人成了夫妻。
陳宣宣家在山上有十幾畝石榴林,養了一些雞鴨和羊,這是陳宣宣家全部的經濟來源。
婚後兩年,阿廖娜學會了家裡所有的農活,似乎所有人都忘記了,她曾是一個高學歷高顏值的美女模特。
小兩口夫唱婦隨,她喜歡田園生活,每天餵雞鴨放羊,看著這群可愛的小動物在地上扎堆搶食,她還會撫摸雞鴨的背。
放羊的時候,俏皮的小羊逗家裡的小泰迪,也會惹得她哈哈大笑。
漂亮的阿廖娜勤快能吃苦,陳宣宣的母親對這個兒媳婦相當滿意。
結婚不久,他們的兒子出生了,阿廖娜取名為瑪爾克。
有了孫子,陳宣宣的母親更高興了,對孫子和阿廖娜都是無微不至。但孩子出生沒幾天,婆媳倆的矛盾就日益明顯。
2 婆媳矛盾之初
在中國生完孩子後女人要坐月子,一個月不能出門,不能下床,以防身體落下病根。而俄羅斯則沒有坐月子這一說。
尤其是一個月不能洗澡,不能洗頭,不能給孩子洗澡,讓她無法忍受。阿廖娜覺得這是無稽之談,一個月不洗澡又髒又臭,她不能接受。
可只要她一下床一去外面,婆婆就不停叫她穿衣服,趕她回家。阿廖娜覺得聽婆婆嘮叨又煩又累。
兒子出生不到一個月,感覺身體已經恢復的阿廖娜,就跟著陳宣宣回婆婆家幫忙幹農活。
媳婦來幹活,她就想多做幾道菜給阿廖娜補身體,特意買了幾條鯽魚。他們放羊回來的時候,婆婆正在殺魚,阿廖娜飛快地跑開了。
在石榴林的一個角落,她憤怒地和陳宣宣吵架。陳宣宣向她解釋,這是媽媽為她準備的魚。
她生氣地對陳宣宣發洩自己的怒氣:「魚一樣不想死了,我沒有說給我吃,我喜歡吃水果蔬菜,好了!」
陳宣宣央求她就吃一頓,阿廖娜生硬地拒絕:「不吃!我不想!不做我魚,不做我雞,做菜我會吃!做飯魚也不想死!」
原來,善良的阿廖娜看不了殺生,只要是殺活的東西,她都會很傷心,常常會因此哭起來。
這邊,不知情的婆婆還在忙碌著。
炎熱的夏季,婆婆用心做了一桌子菜,可阿廖娜堅持要走,走的時候還生氣地說婆婆殺魚了。
這讓陳宣宣的母親難以接受,把心裡的怨氣發洩在跑到院子裡的雞身上。
陳宣宣知道母親是為了妻子好,但中西方文化和生活習慣的差異讓她們難以理解彼此,他夾在中間左右為難,說哪個都不聽。
孩子出生後,生活變得拮据。陳宣宣感到生活的壓力,可妻子和母親之間的矛盾無法緩解,他不得不放棄外出打工的念頭。
3 婆婆無心之舉險釀大禍
嫁到農村的阿廖娜一直努力適應新的生活方式,但在兒子的問題上,她非常固執,和婆婆的矛盾越來越多。
在農村,貓狗只是養在院子裡的牲畜,有口吃的不餓死就行,不會讓它們進屋,尤其不讓孩子接觸。
可阿廖娜讓貓上床狗進屋,還跟孩子親密接觸,婆婆看不慣,怎麼說她都不聽,婆婆氣得一會都不想呆在家裡。
阿廖娜給兒子起的名字不中不洋,思想傳統的婆婆也無法接受,總覺得孫子好像是外國人。
兩人在照顧孩子上各執己見,矛盾越來越多,但更大的問題是婆媳兩人無法溝通。
婆婆不識字,更不要說用手機翻譯軟體,她們單獨在一起,不論說什麼都不明白對方的意思。
而阿廖娜的中文是陳宣宣教的,陳宣宣雖然高中畢業,但他也只是小學文化程度,因此阿廖娜的中文水平非常差。
他說:「我這一個小學文化程度,能把一個外國人教好中國話,希望不大。」
阿廖娜也戲稱:「他教我的不是中國話,不是俄羅斯語,這是我們的,我們說話(外人)聽不懂,我們兩個人知道,這個是我們的語言。」
緊接著,本就尷尬的婆媳關係,因為一場意外差點毀了整個家庭。
阿廖娜很少給孩子喝水,烏克蘭那邊寶寶很小的時候不喝水。而婆婆想著夏季綠豆湯去火敗毒,就把熬好的綠豆湯給孫子喝了。
可這幾口綠豆湯差點讓不到三個月的孫子喪命。
孩子又吐又拉,一直哇哇大哭,無論怎麼哄都哄不住,到下午就不省人事了。在去醫院的路上,孩子已經深度昏迷。
婆婆嚇壞了,阿廖娜痛哭流涕,一直在說烏克蘭語,可他們誰都聽不懂她說的是什麼。後來,阿廖娜說自己祈禱不要讓兒子出事,讓她代替兒子去死。
這場嚴重的意外後,阿廖娜心有餘悸,每每想起兒子命懸一線時,她就忍不住落淚,不想再面對那件讓她驚恐的事。
她開始拒絕婆婆接觸孩子,甚至只要婆婆在兒子身邊,她就會寸步不離。這讓婆婆氣憤又無奈。
可愛孫子心切的婆婆也知道,媳婦是害怕了,所以她想給孫子吃喝什麼時,都會先問一問阿廖娜。
為了緩解婆媳矛盾,陳宣宣把兄弟姐妹都叫到家裡來聚餐。大家對勤快開朗的阿廖娜讚不絕口,她也主動和緩解兩人的關係。
婆婆看著兒媳婦勤快乾淨也肯吃苦,炎熱的天,也上山到果園裡幫忙幹活,而且對家人都很好,除了生活習慣和思想方面,她也很喜歡這個兒媳。
母親和妻子之間關係的緩和,讓陳宣宣下決心外出打工,緩解生活的壓力。
4 善良的媳婦和婆婆
陳宣宣和阿廖娜在鄭州找到了工作。為了照顧兒子,夫妻倆花光了所有積蓄,把阿廖娜母親從烏克蘭接到了鄭州。
這讓陳宣宣母親心裡很不是滋味,明明是自己的孫子,兒媳婦卻不讓她照顧。
在外工作了三四個月後,小兩口帶著孩子和阿廖娜的母親回家過年。
母親讓陳宣宣殺頭羊,讓阿廖娜的媽媽在中國過個好年。可那幾隻羊都是阿廖娜從小養到大的,她不同意。
在石榴園,阿廖娜抓著羊繩不鬆手,用並不流利的中文說:「你看它的眼睛,你會給它死了,不要給它死了,不要......」
說著,阿廖娜的眼淚就掉了下來,她的意思是丈夫會殺了這隻羊,叫他不要把羊牽走。
阿廖娜固執地說:「丈夫,我說了我不給你,不給!我不給你一個羊給死了!」
陳宣宣很無奈,他覺得妻子善良得可愛,可不殺羊的話家裡就沒有肉了,而他們又沒有錢買肉過年。
阿廖娜爭辯:「不吃肉不會死了!吃菜,我做你餃子給你吃,好嗎?不吃肉,沒事,不會餓死了,我不吃肉我沒有死了,你們一樣也不會死了。不要摸!不要摸!」
婆婆無奈之下只好叫兒子逮了雞鵝拿點石榴去賣。
集上很熱鬧,阿廖娜的出現引起人們的圍觀,大家都誇她很漂亮。她也有模有樣的叫賣石榴。
一天下來賣了100多塊錢,婆婆把錢都給了阿廖娜,她開心的收下了。婆婆覺得阿廖娜這麼遠嫁過來,無依無靠,得對她好一點。
小年這天,他們做的是烏克蘭餃子,草莓切碎拌上白糖做餡兒,煮好後外面澆上一層酸奶。
家裡第一頓烏克蘭餃子,婆婆第一個試吃。看著一盆拌了麵糊一樣的餃子,她神情凝重地嘗了一個,跟阿廖娜誇讚餃子好吃。
聰明的阿廖娜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媽媽騙我,她不喜歡吃。」
原來,阿廖娜之前做過麵包,婆婆一口接一口地往嘴裡塞,連稱好吃,神情與這次截然不同。
阿廖娜知道,這是婆婆不想讓自己不舒服。
小年夜的飯雖然簡單,但一家人其樂融融,消除了隔閡。
阿廖娜的婆婆也想通了,不管誰帶孩子都是為孩子好,她可以隔段時間去看看兒子兒媳,帶點吃的喝的,不讓他們在外邊受苦。
阿廖娜也很開心,因為現在他們知道她喜歡吃什麼,兒子沒有生病,公公婆婆也都高興。
5 家庭關係是每個人的事
其實,阿廖娜和陳宣宣的婚姻,和我們大多數人的婚姻一樣。
雖然他們以熱戀開始,因愛情走進婚姻,但一樣充滿了種種矛盾,一樣有很難調和的婆媳矛盾。
雖然有種種不愉快,但他們都會主動去緩和關係——
陳宣宣勸媽媽也向阿廖娜解釋媽媽的好意,承擔起婆媳關係的橋梁;
婆婆雖然無法接受兒媳的習慣和觀念,卻也知道自我開導,懂得欣賞和肯定兒媳的長處;
阿廖娜雖然無法接受婆婆的思想,卻也知道婆婆沒有惡意,做得不對時會主動跟婆婆化解尷尬。
其實,陳宣宣和阿廖娜的婚姻面對的困難,遠比同一社會環境下的我們要多的多——
因為語言,他們的溝通總是磕磕絆絆,更不要說瑣碎的生活;因為東西方文化和婆媳兩代的不同,他們的思想觀念一定會引發種種矛盾。
可他們都知道對方沒有惡意,都懂得反省自己,在日常摩擦中漸漸了解彼此、接受對方的不同,變得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