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一年內主要的換毛季是在春秋兩季。
一是春天的時候,要把厚重的冬季毛皮換掉來迎接炎熱的夏天。
二是秋天會把現有的毛皮淘汰,以便長出更保暖的毛皮過冬。
現代生活的貓,夏天有空調冷氣可吹,冬天有暖氣電毯伺候,貓咪的生理時鐘也因此紊亂了,導致許多家貓一年四季都在換毛。
由於每隻貓的身心理因素不一樣,換毛時間也會略有不同。
貓咪自己理毛與飼主梳毛的頻率也會影響到換毛的時間長短。
幼貓在五、六個月大左右會先把胎毛換成貓毛,由於胎毛本來就比較細軟,不容易察覺換毛的過程,而新長出來的毛很快就會遇上第一次換毛季,這時候就不會再換,因此通常一歲以上的成貓才會明顯有換毛的現象。
換毛季的時候由於大量掉毛,毛色通常不太有光澤,加上落毛舔也舔不完、梳也梳不完,會有一點焦慮的情況。
不建議幫貓咪剃毛,除了貓咪可能因為外觀的改變影響情緒之外,失去毛髮的保護後皮膚更容易受傷,尤其是粉紅色皮膚的白貓。
最好的方式是每天幫貓梳毛,可以及早發現毛髮糾結或者油膩的情況,也能觀察到皮膚的狀況以及體溫,不論長毛或短毛貓都該養成梳理毛髮的好習慣。
另外,可以在換毛季時增加洗澡的頻率,透過洗澡跟吹毛的過程中加速換毛。
換毛是正常新陳代謝的過程,事實上如果生病的話反而不會換毛,已經髒汙又沒有光澤的毛會糾結成毛塊,所以有時候生病的短毛貓身上也會結毛球。
如果是皮膚病或者內分泌疾病造成的脫毛,通常會裸露出皮膚,換毛時雖然一直掉毛但是不會禿掉,所以不難分辨。但也有例外,如長毛貓的毛本身較易糾結,若平常沒有好好梳理也容易起毛球,處理毛球時也可能因為外力拉扯造成局部的小脫毛。
除了認真梳毛之外,可以多吃幫助排毛的食物,因為如果消化系統無法代謝吃進的毛髮,有可能累積成毛球而造成嘔吐甚至阻塞腸道,並發更嚴重的問題。
因此,小麥草、南瓜泥、礦物油或者家中常見的橄欖油、無鹽奶油等也有幫助。平時建議一周餵食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