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有市民反映,春節期間,海口一些網吧違規經營,許多未成年人沒有身份證也可上網。為此,記者走訪了海口市龍華區、瓊山區和美蘭區的部分網吧,發現不少網吧環境較差,確實存在接納未成年人上網的現象。此外,網吧內張貼的「禁止吸菸」標誌,形同虛設。
記者暗訪
「未成年人禁入」標誌如同虛設
2月15日晚上8時許,記者在海口得勝沙路的時速網吧看到,雖然該網吧的牆上貼著「未成年人禁止上網」警示牌,但形同虛設。
網吧裡約有十餘名中小學生模樣的未成年人,正在玩著網路遊戲。其中一個看上去十三四歲的男生,頭戴耳機,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忘我地玩著《英雄聯盟》網遊。
「這裡上網不要身份證,周末我和朋友一起過來包夜玩遊戲。」一名穿著校服的中學生說。
該網吧老闆介紹,平時上網是5元/小時,包夜比較划算,從晚上12點到次日早上7點半,只需15元。
「如果顧客遊戲玩累了,我們還可以不限時地提供零食、飲料等服務。」該網吧網管說。
上網不用身份證,包夜包早任你玩
2月16日上午10時許,在海口南沙路的華夢網吧裡記者看到,兩名中學生模樣的男生拎著奶茶徑直走進網吧,前臺工作人員並沒有要求他們提供身份證,兩人找到電腦後便坐下來玩起了遊戲。網吧裡的人並不多,大約十多人,從外貌上判斷,其中約半數是未成年人。
今年17歲的陳同學告訴記者,他從初二開始就經常來這家網吧,「這裡上網不要身份證,一些學生經常在這裡包夜,晚上12點到次日早上7點,才15塊,很划算。之前清明節放假,我還過來『包早』打過遊戲,早上8點到12點,10塊錢。」
此外,記者在海口龍昆南路的金竹園網吧,同樣看到有未成年人在上網玩遊戲。
部分網吧內空氣渾濁,瀰漫煙味
汙濁的空氣,濃烈的煙味,似乎是網吧的標配。記者在海口海甸二東路的星河連鎖網吧裡發現,雖然裝了中央空調,但因為環境比較封閉,空氣中的煙味遲遲無法消散。該網吧面積挺大,可禁菸標誌卻貼在一個角落裡,很不顯眼。記者在該網吧逗留了半個小時,發現30多名上網人員中有四五個人吸菸,網吧管理員並沒有上前勸阻。
2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海口國貿二橫路的「東聯聯盟歡樂谷網咖」。該網吧內光線較為昏暗,同樣瀰漫著一股濃鬱的煙味;電腦鍵盤以及主機等設備上,蒙著一層汙垢,電腦桌上甚至有蟑螂出沒。
學生透露
進網吧前有「暗語」,老闆拿身份證幫忙刷機
按照規定,網吧不應接納未成年人。但是,部分網吧的老闆見到生意上門,不僅睜隻眼閉隻眼,甚至和學生打起「暗號」。
「進網吧時,我會先問老闆『今天給上網不』,老闆就知道我是未成年人了。他拿出一張身份證幫我刷機,不知道是不是他自己的身份證,反正可以上網。」今年高一的廖同學說,「但也不是每次都給上網,有時老闆會說不可以。估計是那幾天會查或者查得比較嚴。這家網吧之前被查處過,現在同樣給我們進。」
在某網吧附近拉客的「電的」司機張師傅說,「有不少學生坐我的車來這家網吧。寒假偶爾有學生過來,開學後比較多。」根據張師傅的指引,記者來到這家位於國貿二橫路的網吧。網吧內有不少年輕人,其中不少戴眼鏡且背著書包的學生模樣男生,大多結伴而行,玩的遊戲多是《英雄聯盟》和《絕地求生》。
部門介入
一次接納4名未成年人,吊銷網吧營業執照
接到記者和市民的反映後,昨日下午3時許,海口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工作人員來到得勝沙路的時速網吧進行檢查,並對正在上網的兩名疑似未成年人拍了照。「我們只能要求他們配合,具體身份信息的確認,需要派出所協助。確認之後,我們才能開展下一步工作。工作流程大概分為現場取證、立案、調查終結。」一名王姓執法人員告訴記者,「經中山派出所確認,兩人確實是未成年人。19日下午,我們會讓網吧負責人配合我們完善取證工作,之後會按照相關條例對網吧進行處罰。」
執法人員介紹,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網吧接納未成年人,一經發現將予以處罰,「發現1名未成年人處以10000元罰款,發現兩名未成年人處以15000元罰款,發現3名未成年人則責令停業整頓,發現4名未成年人直接吊銷《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對於記者反映的另外幾家網吧,海口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王副支隊長表示,「我們的工作人員已去現場查看,但未發現未成年人上網。不過,我們會約談這些網吧的負責人,並將這些網吧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加強執法檢查的力度。」
網吧內有人抽菸,首次發現警告第二次處罰
而對於網吧內有人吸菸的情況,龍華區城市管理執法中山街道中隊協管員陳先生說,「網吧裡有人吸菸,接到市民投訴,我們會第一時間到現場確認,拍照取證。第一次發現會警告,第二次發現要對網吧負責人進行處罰。處罰會視情節的嚴重程度和對方的態度而定。」
陳先生表示,他們會就記者反映的情況展開調查,依法依規處理。(實習生 柳家雪 餘悅 鄭塞雯 記者 羅曉寧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