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下發現新的痛覺器官 組成細胞像章魚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皮膚下發現新的痛覺器官 組成細胞像章魚
2019-08-22 14:01:58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梁靜

2019年08月22日 14:01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皮膚下發現新的痛覺器官

  組成細胞像章魚 對針刺很敏感

  科技日報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獨立報》近日報導,科學家們在皮膚下發現了一個新器官,它可以幫助人們感覺到針刺的疼痛,新發現有望催生治療慢性疼痛的新方案。

  研究資深作者、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組織生物學教授派屈克·恩福斯說:「我們早就知道,皮膚中有各種各樣的感覺器官,但我們所知道的這些器官只與觸覺有關。而這種由分支細胞和神經構成的網狀結構是一種新發現的『感覺器官』。與其他已知的皮膚下感覺器官不同,這種器官在痛覺中起著作用。」

  研究人員稱,這個感覺器官對針刺的疼痛很敏感,一旦被壓力激活,它就會向大腦發送信號。然後,大腦向刺痛處發送信號,告訴我們應感覺到疼痛。

  恩福斯說,組成這個器官的細胞叫做施萬細胞(Schwann cell),每個細胞看起來都「有點像章魚」,擁有長長的觸角狀突起,延伸到周圍的神經。施萬細胞通常包圍和隔離神經。

  為了弄清楚這些皮膚中特定的施萬細胞的功能,研究人員測試了將老鼠身上的施萬細胞關閉時會發生什麼情況。他們使用了一種叫「光遺傳學」的方法,將一種吸收光的蛋白插入基因組,當足夠的光被吸收時,這種蛋白就會啟動施萬細胞。

  當這些細胞被激活時,老鼠會縮回它們的爪子,這表明它們感到了疼痛。老鼠也表現出應對行為,如舔舐和搖動爪子等。

  恩福斯說:「當我們關閉這些細胞時,動物對刺痛感覺的壓力和疼痛感比普通老鼠要小得多。」不過,當研究人員關閉這些細胞,然後測試老鼠對冷和熱的敏感度時,它們的表現與沒有關閉這些細胞時一樣。

  恩福斯說,這意味著對冷熱感覺來說,神經本身可能比施萬細胞更重要;而對壓力感覺來說,施萬細胞更重要。

  研究人員希望,他們的研究能幫助專家們理解慢性疼痛,從而給無數慢性疼痛患者帶來新的治療方法。

相關焦點

  • 每個細胞看起來都有點像章魚,皮膚下發現新的痛覺器官
    科技日報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獨立報》近日報導,科學家們在皮膚下發現了一個新器官,它可以幫助人們感覺到針刺的疼痛,新發現有望催生治療慢性疼痛的新方案。研究資深作者、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組織生物學教授派屈克·恩福斯說:「我們早就知道,皮膚中有各種各樣的感覺器官,但我們所知道的這些器官只與觸覺有關。而這種由分支細胞和神經構成的網狀結構是一種新發現的『感覺器官』。與其他已知的皮膚下感覺器官不同,這種器官在痛覺中起著作用。」研究人員稱,這個感覺器官對針刺的疼痛很敏感,一旦被壓力激活,它就會向大腦發送信號。
  • 十大神奇美麗的透明動物:玻璃章魚很難發現
    玻璃章魚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動物之一,它是一種深海章魚,很難被發現。事實上,除了消化器官和眼睛,玻璃章魚全身透明。,甚至連肚子也是透明,可以直接看到器官、骨骼和血管。此外,它的觸角和傘蓋邊緣布滿了刺細胞,可以用來捕捉更大的食物(小魚等)。
  • 三個心臟,滿身「大腦」,「外星生物」章魚又有一神奇能力被發現
    ,這意味著每一隻觸手都有專屬的「大腦」,可以獨立行動,甚至在章魚整體死亡後觸手仍可以存活1個小時;每一隻章魚有3個心臟,其中一個較大的心臟為全身的血液循環貢獻力量,另外兩個小的心臟為鰓供血;它們的眼睛長在頭的上方,而不是像我們一樣長在頭部裡面;章魚可以迅速變色,將自己偽裝到周圍環境中,速度令人難以想像……
  • 章魚的智商有多高?神經系統有多複雜?看西瓜視頻了解冷門知識
    章魚是一種軟體動物,但他們的智商是非常高的。章魚的身體構造跟人類以及其他大多數動物的身體構造是不同的。比如,章魚有3個心臟,還有2個記憶系統。它們的大腦也是比較發達的,研究人員在研究過它們的大腦構造之後發現,章魚有1個主腦系統,同時還有8個副腦系統。另外,章魚的神經系統也是比較發達的。
  • 章魚並非是地球生物?科學家研究發現,基因的不同之處!
    章魚並非是地球生物?科學家研究發現,基因的不同之處!人類是宇宙中的唯一嗎 在近一個世紀的尋找當中,連微生物都沒有發現,更不要說像人類這樣的高等智慧生命體了,難道在浩瀚的宇宙當中,人類真的是唯一的存在嗎?如果不是,那麼其他的高等生命又在哪裡呢?
  • 章魚是色盲,那麼它們是怎樣模擬身邊五彩繽紛的環境的?
    1950年,動物學家阿爾弗雷德·基爾恩發現,如果用彩色燈光照射章魚後再用棍子擊打它,那麼章魚就能學會將這種顏色視為警告色並遊走。他總結道,章魚確實能夠看到顏色。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英國劍橋大學的約翰·梅森格得到了相反的結果。他訓練章魚攻擊彩色塑料以獲得沙丁魚獎勵,發現它們能區分黑色和白色,但無法區分同樣亮度的黃色和灰色卡片。
  • 最新研究發現:章魚能用觸手「品嘗」食物
    參考消息網10月30日報導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10月29日報導,章魚在進食前能通過觸手「舔舐」來品嘗其獵物的滋味,研究人員說,這進一步證明頭足綱動物的8個附器類似於擁有「手」和「腦」的舌頭。據報導,章魚觸手上排列著吸盤,吸盤中有著用於對觸覺和味覺信號進行神經處理的細胞。
  • 最新研究發現:章魚能用觸手「品嘗」食物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10月29日報導,章魚在進食前能通過觸手「舔舐」來品嘗其獵物的滋味,研究人員說,這進一步證明頭足綱動物的8個附器類似於擁有「手」和「腦」的舌頭。據報導,章魚觸手上排列著吸盤,吸盤中有著用於對觸覺和味覺信號進行神經處理的細胞。
  • 章魚是色盲,那麼它們是怎樣模擬身邊五彩繽紛的環境的?
    1950年,動物學家阿爾弗雷德·基爾恩發現,如果用彩色燈光照射章魚後再用棍子擊打它,那麼章魚就能學會將這種顏色視為警告色並遊走。他總結道,章魚確實能夠看到顏色。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英國劍橋大學的約翰·梅森格得到了相反的結果。他訓練章魚攻擊彩色塑料以獲得沙丁魚獎勵,發現它們能區分黑色和白色,但無法區分同樣亮度的黃色和灰色卡片。
  • 研究發現章魚堪稱最聰明動物 能夠改變皮膚的顏色和紋理
    研究發現章魚堪稱最聰明動物 能夠改變皮膚的顏色和紋理時間:2015-08-18 20:02   來源:參考消息網(北京)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研究發現章魚有最獨特基因,堪稱地球最聰明動物-來源:參考消息網(北京) 港媒稱,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完成了對八爪魚(又稱章魚)的基因組排序,發現八爪魚有約3500
  • 葛堅小組育成「猴鼠」 為人工培育再生器官打下基礎
    如果用人的細胞與動物胚胎組織成一個新的個體,想辦法將器官中的動物細胞殺滅,讓人的細胞得以保留,我們便可製造出人的器官了。「猴鼠嵌合體小鼠」的成功培育,意味著建立了一個幹細胞研究以及人工器官構建研究的技術平臺。 令人更為高興的是,研究人員在這些「猴鼠」體內,檢測出了雄性恆河猴基因,它們分別分布於「猴鼠」的角膜、視網膜、皮膚、肝臟、血液、神經系統等組織中,在存活較久的兩隻小鼠中,皮膚和血液中都發現了猴基因。
  • 眼睛和人類很像!
    章魚的其他感官也非常敏感。它們的皮膚表面有觸覺細胞、感光細胞、嗅覺細胞和味覺細胞。科學家們進行了以下實驗:在章魚旁邊滴一滴水,這是從養鰻魚的水箱裡取出來的,鰻魚是章魚最兇惡的敵人。章魚立刻表現出非常害怕的表情,把他的身體變成紅色,很快就跑掉了。那麼,用什麼樣的感覺來識別敵人呢?是味覺,還是嗅覺?事實上,對於章魚來說,兩種感官之間的差別並不大,也許根本沒有區別。
  • 視頻-巨型章魚伏擊鯊魚
    >英文名:North Pacific giant octopus學名:Enteroctopus dofleini北太平洋巨型章魚,又名北太平洋巨人章魚,是一種巨型的章魚。北太平洋巨型章魚的體型很大,成體重約15公斤,臂展開可達4.3米。巨型章魚外套膜呈球狀,內藏了其主要器官。皮膚光滑,只要收縮或舒張色素細胞,就可以改變皮膚的顏色,輕易的隱身在環境之中。
  • 痛覺是人類進化的敗筆嗎?人類沒有痛覺會成為超人嗎?
    疼痛幾乎是每個人從出生之後都會經歷的感覺,打針、摔倒、碰撞,人們一直把痛覺認為是一種不愉快的感受。那麼從生物進化的角度看,痛覺是人類進化的敗筆嗎?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痛覺是如何產生的。我們可以將痛覺的產生理解為信息「高速公路」,當人類遇到外界的傷害時,位於皮膚中的傷害感受器將刺激轉換成電信號,並沿初級感覺神經元的神經纖維傳入脊髓,經初步整合,通過脊髓丘腦束到達丘腦,再上傳至大腦的感覺皮層,最終產生痛覺。
  • 章魚睡眠中變色,是在做夢嗎?它們怎樣變色呢?
    頭足類動物的皮膚表面下有成千上萬的變色細胞,稱為色素團,它們負責這些顏色的轉變。每個色囊的中心都有一個充滿色素的彈性囊,就像一個小氣球,顏色可以是黑色、棕色、橙色、紅色或黃色。當細胞周圍的肌肉收縮時,它們會把色素囊拉得更寬,這意味著在章魚的皮膚上可以看到更多的色素。相反,當肌肉放鬆時,色素囊收縮回原來的大小,可見的色素減少。
  • 外星人不像人類更像章魚?科學家對章魚的神經結構讚嘆不已
    如果存在外星人,它可能不像人類,而是更像章魚。這是一部分科學家所堅持的觀點,在他們看來,章魚的神經結構更加適應複雜的自然環境,簡直像一個靠神經搭建的小型網絡。誠然,在許多科幻作品裡,外星生物也都有像章魚一樣的觸手,早在人類對外星人剛產生興趣的時候,章魚的形象就自動跟外星人聯繫到了一起。
  • 科學網—方舟子:螃蟹究竟有沒有痛覺
    但是如果像蒸河蟹那樣,活活地扔進鍋蒸死,難道就不殘忍了? 如果螃蟹不會感到疼痛的話,那麼不管用什麼方法殺死它,似乎都無所謂。但是螃蟹究竟有沒有痛覺,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2005年,挪威食品安全科學委員會發表的報告認為龍蝦、螃蟹不太可能感到疼痛,其理由是它們的神經系統過於簡單,看不出有大腦,沒有感知疼痛的功能。
  • 摸摸大好像不行但接吻能改善皮膚 人體的反應真奇妙
    每一年,科學家都會帶來不少新的驚人發現。但是,通常,我們不關心科學論文,而是關心我們經常想到的關於身體的更緊迫的問題。今天就為大家介紹,與人體相關,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的11個有趣事實。女生無法體會緊身褲卡蛋的痛 還是要改變習慣方便行事1、親吻可以讓人保持光滑的皮膚
  • 章魚會做夢?科學家首次拍到章魚睡覺時變色,畫面相當神奇!
    章魚,應該是地球上無脊椎動物中最聰明的物種了,它們可以從水族館裡逃脫、會擰瓶蓋、會撿椰子殼,甚至還會玩捉迷藏等等。加上其奇特的生理構造和超多的神經元數量,以致有些科學家認為它們是外星生物。據《每日星報》9月27日報導,有專家表示,章魚在睡覺時會「做夢」!做夢?
  • 《海底總動員》會變色的章魚
    那麼今天,我們來詳細解析一下章魚的變色「三要素」。一、皮膚下的「色素細胞」圖片來源:en.wikipedia.org 章魚的皮膚之所以能夠變得五顏六色,還得靠它那豐富的色素細胞。每當遇到敵人的攻擊時,色素細胞就會被調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