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兄弟,怪魚可別亂放生
被民警截獲的鱷雀鱔。
昨日一男子欲放生鱷雀鱔被截獲 該魚排卵有劇毒
準備移交農林漁業部門處理
去年十一時,阿友在東平河拾獲一條小魚,幾個月後,它迅速長大,迄今為止身長已經超過70釐米,阿友每天都要花二三十塊錢買魚蝦和飼料才能餵飽它。昨日上午,阿友來到東平河,準備忍痛割愛將魚放生,卻被巡邏民警阻止。原來,這條魚正是「世界十大淡水兇猛魚」之一的鱷雀鱔。
昨日,記者在禪城警方高新派出所裡見到這條鱷雀鱔——它有著像鱷魚一樣的嘴巴,滿口尖牙讓人不寒而慄,一名成年人要雙手緊緊抓住魚鰓,才能將其控制住。怪魚還不時劇烈甩動身體,甚至張開嘴巴,露出滿口鋒利的白牙。專家介紹,鱷雀鱔是「淡水殺手」,在國內暫時沒有天敵,將會嚴重破壞生態系統。警方提醒,若被放生的外來物種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導致環境惡化,放生者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怪魚「野蠻生長」
男子欲將其放生被阻
7月18日上午9時許,高新派出所社區民警利永鵬正在轄區內的東平河邊巡邏,勸止群眾野泳。在巡邏過程中,利SIR發現一名男子站在河邊,形跡可疑,手裡還提著一個黑色的大塑膠袋,遂對其進行盤查。令利SIR感到驚奇的是,塑膠袋裡竟裝了一條長70釐米的「怪魚」。「這條怪魚體色黃黑相間、腹部白色,嘴巴酷似鱷魚嘴,上下頜還有骨板,嘴裡長滿了白色鋒利的牙齒。它的身體被菱形的硬鱗覆蓋,像是蛇皮,摸起來表面溼滑。」利SIR回憶說。
該男子阿友稱,這條「怪魚」是他去年十一時在東平河邊「拾獲」的,「由於當時魚體較小,只有10釐米長,形狀又比較特別,我就將其帶回宿舍飼養,平時買點小魚小蝦和飼料餵養」。幾個月後,「怪魚」迅速長大,迄今為止身長已經超過70釐米。「每天要花二三十塊錢買魚蝦和飼料,加上飼養環境的限制,我已無法再飼養它。」阿友說,但他不捨得將魚殺死,於是便打算把它放生到東平河。
經專家鑑定,這條「怪魚」原來是鱷雀鱔,是「世界十大淡水兇猛魚」之一。目前,民警將該條鱷雀鱔暫扣,準備移交農林漁業部門處理。而對打算放生鱷雀鱔的阿友,由於並未造成嚴重後果,民警對其進行了口頭警告。
放生引環境惡化需擔責
「鱷雀鱔屬於史前魚類,在地球上已生存1億多年,是一種古老魚種,比恐龍還早出現,有著活化石之稱。這種『淡水殺手』在國內暫時沒有天敵,會嚴重破壞生態系統。」專家說。據介紹,鱷雀鱔是淡水肉食類魚種,原產於美洲地區,成年的鱷雀鱔體長可以達到3米,具有極強的破壞性,如若放到天然水域,會對當地的水體生態系統帶來滅頂之災。
「較大的鱷雀鱔一天可以吃幾十斤淡水魚。由於它位於食物鏈頂端,沒有天敵,加之繁殖能力強,所以極有可能對本地魚類造成毀滅性傷害。」專家表示。此外,如果鱷雀鱔受到驚嚇,會出現攻擊人類的情況。
警方提醒,市民家中若飼養了鱷雀鱔、食人魚等,不能私自放生,如果不想養可以送到野生動物救助機構,也可自行捕殺。如果放生致環境惡化,那依照《環境保護法》,放生者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
Q&A
鱷雀鱔可以食用嗎?排卵有劇毒!
中國漁業協會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態專業委員會野外項目組專業人士周佳俊介紹,雀鱔有2屬7種,俗名「火箭」。「人們對雀鱔的毒性在認識上有誤區,可以肯定的是,雀鱔的卵巢有毒,其卵粒也因外表包裹的分泌物而呈毒性,但它的肉是可食的,只是因為其食用價值不高,所以很少有人吃。」周佳俊說。 為何鱷雀鱔頻繁出現在佛山?
非常適應佛山的水域和氣候
「鱷雀鱔的產地在美國的佛羅裡達州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墨西哥的沼澤湖泊,這一地區所處的緯度與國內的兩廣地區相似,鱷雀鱔非常適應佛山的水域和氣候,和當地的魚類就有可能從共存發展到迫使其消亡。」周佳俊說。他進一步指出,鱷雀鱔體表覆蓋著菱形盾鱗,本土很少有魚能對其造成傷害。鱷雀鱔也不會像「食人魚」那樣可能會在珠三角的野外環境中凍死,反倒由於食性相似,成了本地斑魚和生魚的競爭對手,這將造成「生態位侵佔」的現象。
觀賞類鱷雀鱔多少錢?
變異品種要價過萬
白燕花鳥魚蟲步行街是禪城銷售觀賞魚類最為集中的地方。檔主何先生說,他們一般稱「鱷雀鱔」為長嘴鱷,長嘴鱷屬熱銷品種,一般進貨都是進20條以上,有時幾周便可以賣光。
而在廣州荔灣區花地灣的越和花鳥市場的一家店鋪內,一種白化變異的雀鱔被一條條單獨養在魚缸裡,單價高達12000元。店員稱,這些白化的雀鱔的名號叫「白金火箭」,市價向來很高,「以前這種魚賣到十幾萬元一條,現在已經掉價了」。
此外,在另外的店鋪內,還有一種同屬雀鱔類的「福鱷」,嘴巴形狀與一般的雀鱔稍有不同,1.1米長的要價3800元一條。
連結:那些年來過佛山的「怪魚」
2012年5月12日,有市民稱在千燈湖發現長嘴怪魚,體型將近1米長。同月17日,南海區市政管理局聯合千燈湖管理處人員對長嘴鱷展開了「圍追堵截」,最終抓住這條怪魚。
2012年6月2日,高明人林先生在皂幕山下的小溪裡捉到一條一米多長的長嘴「怪魚」。怪魚身披堅硬鎧甲般的鱗片,長著一副排滿尖牙的長嘴,初步判斷為「長嘴鱷」。
2013年5月11日,有市民在千燈湖發現長嘴鱷後,約10名工作人員用網把兩條長嘴鱷圍住,把近1000平方米的荷花池池水用五臺抽水機抽乾,用了11小時才將其捕獲,幸未傷人。
2014年6月,禪城區園林處在亞藝湖發現一條半米長的怪魚。這條魚長著一張像鱷魚般的長嘴和鋒利的牙齒,後半身卻像鱔魚,後經確認為鱷雀鱔。
今年1月5日,南海丹灶市民劉先生在仙湖內,與兩名朋友花了一個多小時釣起了一條「怪魚」,長達1.58米,重約90斤,後經確認為鱷雀鱔。(李賢 張志穎)
(責編:楊傑利、張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