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多月,傳統的春節就要到了,這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記得去年底快過春節的時候,突然爆發了一場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節奏。
今年有一些地區出現了零星病例,人們比較關注春節期間的安全問題,春運開始後,將造成大量的人員遷移,人們乘坐各種交通工具,從工作地點返回老家過年,與親人團聚。
交通工具中,乘火車的人最多,到火車站候車的人比較密集,上了火車後,一節車廂內就有一百多人,而乘火車則有一千多人,這也給密集的列車帶來很大的危險。
所以今年的疫情,乘火車回家安全嗎?可能很多人都會考慮這個問題。
現在是疫情爆發後,春節期間人流比較多,出行方面要特別注意。目前各地區尚未限制乘火車,說明火車站已採取相應措施處理,乘火車可確保一定的安全。但沒有什麼是絕對的,與其他出行方式相比,乘坐公共運輸工具,風險要高一些。
以坐火車為例,到火車站先等等車,到了年底的話,出行的人比較多,候車室裡也有很多人,進站上火車都有時間限制,免不了會和別人近距離接觸。
上車後,要坐很長時間,中途要脫下口罩吃飯,人也比較累,車廂空間較小,人又密集,在這種情況下,安全係數也會降低一些。在此之前,上海、北京、遼寧等大城市出現了零星病例,這也給交通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所以從各方面的因素來分析,乘火車的人較多,而且時間也較長,又處於封閉的環境中,感染的風險相對較高,所以到了年底,大家選擇乘車出行,一定要考慮安全問題。
今年能否乘火車回家過年,還得看防控疫情的需要。
2020的春節,大家基本上都沒出門,配合防控的需要,很多地方都採取了封閉管理的措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影響到了各個行業。但一般百姓也能理解,在特殊時期儘量不要外出,而且復工復學的時間也一再推遲,總算是被有效控制了。
回首去年的春節,2021年的春節將至,或許很多人都會有一絲陰霾,擔心今年能否乘火車回家過年。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的第二次爆發還不算大,也就是說不會像年初那樣的情況。其主要原因有:首先,經過一年防控經驗的積累,可以採取更高效、更完善的防禦措施,尤其是進入寒冬後,各地區也紛紛下達了有關加強防控的指示。當問題發生後,會迅速作出反應,就像之前大連發現的零星病例一樣,立即採取措施,全隊立即採取措施,儘可能早發現早處理。其次,新冠疫苗已經有了科研成果,也開始走向市場,一些特殊群體也已經開始接種,相信在今後的日子裡,這也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方法。三是老百姓的防範意識提高了很多,出門時都會戴上口罩來保護自己,回家後還要洗手。有些專家也曾預測,二次爆發的可能性很小。
冬天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而且新冠狀病毒在低溫環境中存活的時間較長,雖然二次爆發的可能性不大,到了春節的時候是否可以乘火車,那就要看防治的需要了。既然別國的疾病仍在爆發,還是值得為安全考慮而放棄坐火車的。
年底,乘火車回家就要做好相應的保護措施。
外出乘火車,要戴好面罩,最好多帶幾個在身上,到火車站,要配合車站工作人員做好體溫檢測。合理安排乘車時間,儘量縮短在候車室的停留時間,在車站等候時,要與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配合工作人員安排乘車,上車時不要擁擠。
乘車後,儘量戴上一副橡膠手套,減少與公共物品的接觸,最好不要摘下口罩進食,如果路途較長,可到餐車用餐,那裡人較少,就餐前,雙手應先用免洗洗手液清洗乾淨,做好衛生的基本要求。
旅行期間,要注意保重身體,不要輕易感冒,如有不適或發熱,應及時向列車乘務員報告。
列車抵達目的地後,應儘快離開車站,到家後,身上的衣物應全部換上消毒處理,以免將病毒帶入家中。
目前有許多無症狀的感染者,體溫沒有變化,去火車站測體溫也沒有用,火車站人流最大,所以說要去乘火車的唯一方法就是加強防護。
總之,今年疫情爆發了,乘火車回家安全了,這也要區別對待,比如現在人流不多了,乘火車回家要安全些。假如年底時,各地區的企業都放假,許多人趕著回家過年,人流比平時多了許多倍,安全係數也不那麼高。
實際上旅行的方式有很多,有些人自覺意識較高,會儘量避免坐火車回家過年,選擇自駕或與他人拼車回家。而另外一些人則會留在工作的地方,錯開春節假期回家,錯峰出行可以減輕交通壓力,坐火車也更安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