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傳說,而這些神話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歷史真相。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很多歷史真相都被湮沒,很多物種也只存在神話中,比如中華文明的圖騰「龍」,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有鯉魚躍龍門和大蛇化龍的傳說,那麼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但他對老子很崇拜,說他是神龍一樣的人物。要知道龍這種東西,在古人心目中一直是神聖的,那是萬人敬仰的文化圖騰。
秦朝末年,劉邦要反抗暴秦的統治,於是做了一系列的準備,其中一條就是製造輿論。讓人假造謠言,他的母親在野外休息,夢見了一位大神,父親出門尋找,發現有一條龍覆在他母親身上,於是便有了身孕生下劉邦。
緊接著又醞釀了斬白蛇起義的故事,劉邦跟兄弟們一塊兒喝酒,晚上走夜路遇見一條白蛇,於是揮劍殺了那條白蛇,從而達到了自己是天命之人的輿論效果。
我們再回到開頭的話題,鯉魚化龍和大蛇化龍的區別。蛇要想蛻變成龍,需要很長時間的修煉,沒到一個關鍵時刻,就會有天劫降臨,唯有躲過了天劫,才能突破到下一個階段,最終才能化成神龍。
若在中間半途而廢,就會變成妖,為世間所不容;若不能躲過天劫,那就會灰飛煙滅,實在是兇險異常,十之能存一二就不錯了。
在神話傳說中,蛇最初為虺,修煉五百年後,經歷第一場天劫,成功後化為蛟,然後再修煉一千年化為角龍,繼續修煉三千年化為應龍,在這個基礎上繼續修煉一萬年化為神龍,到此就可以不生不滅與天地同壽了,但是每一個階段的天劫都會上升,能夠成為神龍實在太難了。
至於鯉魚化龍要簡單得多,黃河中的鯉魚只要越過了龍門,便可以邁入龍的行列,不存在個人修行問題,只是一個概率的問題,不過數量也很稀少,但是難度要小很多,而且可以不斷的嘗試。
由此可見,蛇化龍要比鯉魚化龍難得多,但是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語。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有所舍才有所得,這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不知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下篇文章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