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難控制的不是外在的物質,不是他人,而是自己的心和欲望。在這個經濟全球化、利益多元化,信息網絡化,生活快節奏、工作高效率、人生多變化的時代,每個人仿佛都成了一臺機器,急快、冷漠、焦慮,仿佛成了這個時代的標配。
快,有快的好處,也有快的弊端。慢,有慢的毛病,也有慢的優點。美國繼「」黑人警察跪殺黑人弗洛伊德引發大規模騷亂事件之後,近日在威斯康星州,又發生了29歲黑人布萊克被警察槍殺的血案,而且是連開7槍、且受害者的三個孩子目擊了全過程。受害人是因為阻止兩個女子打架而受到警察槍擊的。
因此引發的反種族歧視運動再次引燃了美國……
如果美國警察當時能多點理性少點武斷,多點文明少點暴力,多點平等少點歧視,多點冷處理少點熱操作,一切都可能避免;如果美國警察也能把執法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統一起來,把維護治安秩序權與尊重人的生命權統一起來,在行使警察權的時候多想想民眾的權益,冷靜一點,就不至於發生這樣低級的問題,就不至於再次引發社會騷亂。
當事實一旦發生,一切如果都是枉然。
急事緩辦、緩事急辦,大事做細、小事做好;大話小說、重話輕說、怒話緩說、狠話柔說,這是說話辦事的一種智慧,也是做人的一個學問。冷處理,尤其是對急事、難事、大事和複雜的事,尤為重要。因為急躁衝動時、生氣發怒時、有成見或情緒不穩定時作出的決定,往往是錯的,對事情的解決有害無益。小到家庭矛盾、工作糾紛,大到重大決策、重要活動、重要行動,莫不如此。而且急事因為情況不明,極易誤判誤讀,一旦作出錯誤的決定後果不堪設想。
事實證明:衝動是魔鬼。
冷處理,是一種智慧。有些事當時雙方情緒激動時看似很了不得,但當情緒穩定後,很可能矛盾糾葛不解自開,有時還可能握手言和;有些事根本就不是快刀斷亂麻能的事,「熱處理」往往夾生甚至成為馬為激化矛盾的導火索。冷處理,則可以使情況更明,證據更足、準備更充分,條件更成熟,而且可以動員一切積極因素,做到穩、準、細、高,確保萬無一失。
警察現場執法情況千差萬別,當機立斷是必要的,但必須建立在理性、文明、依法、嚴格的基礎之上。否則,警察的一次違法執法所造成的傷害可能是無法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