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幼崽自相殘殺,白尾海雕媽媽不為所動,還阻止爸爸出手幫忙

2021-01-08 爪爪集中營v

都說母愛最偉大,但對動物來說,母愛是很狹隘的有選擇性的,只有身體強壯的幼崽值得獲得母親的愛,而天生病弱的幼崽……

拉脫維亞自然基金會在一些白尾海雕的窩旁邊搭了監視器,觀察它們的生存狀況,結果發現其中一個白尾海雕的家庭中,居然出現了手足相殘,母親冷漠旁觀的慘劇。

01老大欺負老三,媽媽假裝沒看見

被觀察的白尾海雕媽媽一窩共生下三個蛋,三個蛋都孵出了小寶寶,但相比老大、老二,老三的身材足足小了好幾號,如果不是一直觀察它們,任誰都不會相信它們是一窩生出來的。

老大明顯對這個病懨懨身體孱弱還試圖分走自己食物的老三十分厭惡,它甚至當著自己母親和兄弟姐妹的面,直接用自己尖利的嘴啄著自己的親生弟妹,完全不留情面的那種。

白尾海雕媽媽從老大面前走過,還轉頭看了一眼窩中「激烈的戰況」,然後就事不關己地走到了老二面前,仿佛老三不是自己生的。

不管老大如何欺負老三,老三如何哀嚎掙扎求救,白尾海雕母親全程在一旁冷漠旁觀,時不時忙著梳理一下老二的羽毛。眼看著老三就這樣被老大從高高的窩裡推下去,白尾海雕母親沒有用行動表示支持或反對,但它不作為的態度就是最好的支持。

02媽媽冷漠旁觀,爸爸卻看不下去了

很快監視器裡又出現了令人驚訝的一幕,白尾海雕爸爸從外面捕獵回來,帶給一家人一隻體型不小的鳥作為食物。當發現窩裡的三個孩子變成了兩個,白尾海雕爸爸相當緊張,東張西望四處查看,很快就發現了勉強卡在窩邊,奄奄一息或已經斷氣的老三。

白尾海雕爸爸比媽媽要更緊張自己的崽兒,它馬上低下頭去查看,並且試圖把老三叼回窩裡,然而媽媽卻動作了,它走到爸爸身邊,開始猛啄它,好像要阻止爸爸拯救自己的親生骨肉。

白尾海雕爸爸忍受著妻子的攻擊,最後還是把老三從窩邊上拉了上來,不過過程也太慘不忍睹了一點……

可憐的老三已經不會動了,被爸爸銜著腦袋上的毛硬揪上來,中途還卡在了做窩的樹枝上,這番折騰下,就算老三還有口氣,也得讓這當爹的簡單粗暴的行為給弄死啊……

所以說為什麼普遍不讓爸爸帶孩子呢……就是因為雄性一般都比較粗心吧……

白尾海雕爸爸把老三勉強拉回到窩邊,估計也意識到老三這副模樣依然沒救了。它默默地盯著老三看了一會,就傷心地離開了鳥窩,繼續去為妻子和孩子們尋找食物。

而白尾海雕媽媽則慢慢地用嘴把爸爸剛抓來的食物撕開,用來餵自己的老大老二,可憐的老三掛在窩邊,一動不動,大概已經斷氣了吧。

完成了一系列壯舉的老大一臉沒事鳥一樣,享用著爸爸帶回來的美餐,而老二則全程蹲在窩的另一邊,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

海雕一家的生活似乎又回歸了平靜,但這平靜中卻充滿了血淋淋的味道。

03波蘭國鳥——白尾海雕

白尾海雕是生活在歐亞大陸上一種體型巨大的鷹,一般認為它和美國國鳥白頭海雕有著較近的親戚關係。它是波蘭的國鳥,被刻在波蘭國徽上。

白尾海雕雖然分布很廣,但因為人類活動影響,生活區域被碎片化,導致很多地區的白尾海雕都幾乎滅絕了蹤跡。

這種漂亮的大鷹在近年來數量才逐漸變得多起來,主要還是因為人類為它們設立了專門的保護區,又把一些白尾海雕引入到過去它們已經消失不見的地區,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才讓它們的數量逐漸有所恢復。

雖然現在它們數量尚可,但因為生存環境比較脆弱,依然是歐洲很多國家的觀察和保護對象,因此才會有了上面我們看到的監控畫面。

sh

04白尾海雕一家手足相殘的悲劇源於?

和一般的鷹隼類似,白尾海雕也是一夫一妻制的,雄鳥雌鳥相伴多年,在固定的地方做窩產卵,一起撫養後代。那麼為什麼這對白尾海雕夫妻對於孩子的態度差別這麼大呢?

白尾海雕一胎能生1~3枚蛋,通常第一個孵化的幼鳥體型都比較大,生存優勢也很大。就像我們前面看到的那個老大,體型是老三的3倍多。很明顯老大比老三更容易生存下去,對白尾海雕母親來說,只有有希望活下去的個體,才值得被照顧,而連自己哥哥姐姐都打不過的孩子,未來也不可能和同類有所競爭。

但對白尾海雕爸爸來說,它的後代當然能活下來越多越好,所以它會努力再拯救一下那個被家人放棄的孩子。不過它的拯救行為也沒什麼太大的用處,只是象徵性地掙扎一下而已。

鳥類的幼崽之間為了爭奪食物手足相殘的行為,還是相當普遍的,那些先孵化出來的幼崽,一出殼不是先找媽媽要吃的,而是忙著先把沒孵化出來的弟弟妹妹的蛋,從窩裡擠下去。畢竟對它們來說,只有自己的配偶和後代是最重要的,兄弟姐妹未來智能是自己生存的競爭對手。

雖然殘酷,但也無奈,這就是動物世界的家庭、母愛和倫理。

相關焦點

  • 民警及時出手救助一隻狍子幼崽
    民警及時出手救助一隻狍子幼崽 2020-06-03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母海獺跳上快艇躲避殺人鯨 目睹幼崽遇難
    母海獺跳上快艇躲避殺人鯨 目睹幼崽遇難 2012年11月07日09:12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移動用戶發送HNZB到
  • 比利時動物園母獅受傷,獅子爸爸被迫照顧幼崽,手足無措一臉茫然
    寶媽們在帶孩子時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很多寶貝們也只有媽媽能管得住,爸爸們在偶爾帶娃的時候總會面臨各種「困難」而不知所措。這種情況不僅在我們人類身上會發生,在很多動物身上似乎也是這樣。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9日報導,一隻雄獅被臨時安排來照顧自己的幼崽,面臨各種窘境。
  • 東北虎幼崽夾樹杈,哭著喊「媽媽」,母虎不管,2隻小虎趕來幫忙
    在克裡米亞野生動物保護區裡,這隻東北虎媽媽一胎就生下了3隻。在這3隻東北虎幼崽中,2隻是雌虎,1隻是雄虎,它們剛剛出生的時候,都緊閉著雙眼,個個活潑可愛。東北虎幼崽夾樹杈,哭著喊「媽媽」保護區旁邊有片灌木叢,裡面稀稀拉拉長了 一些幾個人高的小樹。
  • 女人撿到三隻幼崽,把它們帶回家,讓家貓幫忙照顧小貓崽!
    答:只需要關注小莉幫忙即可!您的每一次關注和點讚,都是小編全力以赴的動力!鏟屎官不容易啊,養了一隻貓就像是養了個祖宗,好吃好喝供著不說,它要是發脾氣,自己還只能被動忍受,關鍵是不忍受沒辦法啊。但下面這個故事中的貓主人卻受到了不同的對待。有一天,一個女人在外面遇到了三隻小貓。
  • 狗媽媽一次產16隻幼崽 主人幫忙照顧一周沒睡覺
    今年31歲的Mark Marshall來自英國的索爾福德市,他養的羅威納犬Roxy一次產下了16隻小狗崽。而當初Roxy懷孕時,他專門帶它去寵物醫院做了檢查,醫生告訴他Roxy只懷了6個寶寶。不過最初的一周可累壞了Mark,他整晚都在幫忙照顧小傢伙們,根本沒時間睡覺。根據金氏世界紀錄,英國產仔最多的是一隻來自劍橋郡的紐波利頓犬。2004年,它曾一次產下24隻幼崽。2017年,什羅普郡的一隻羅威納犬生下了15隻小狗。2015年,考文垂的一隻英國鬥牛犬也生了16個寶寶。
  • 刺蝟媽媽保護幼崽躲避攝影師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31日報導,近日,一段刺蝟媽媽保護幼崽躲避攝影師的視頻走紅網絡。當時,攝影師和他的外甥意外發現刺蝟哺乳的罕見一幕,但不料,就在他們想要靠近一點,抓怕更精彩的鏡頭時,刺蝟媽媽立刻將幼崽護在身下,將其裹得嚴嚴實實,生怕被人類傷害。
  • 大熊貓幼崽的體重大約只有媽媽體重的?
    最近玩森林驛站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每日一題答案是什麼,11月26日的問題是大熊貓幼崽的體重大約只有媽媽體重的?給出的選擇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大家都知道答案嗎?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不知道今日答案的用戶都來看看編編的答案吧!
  • 世上媽媽好!土耳其公園一隻狐猴媽媽整天背著雙胞胎幼崽形影不離
    母子情深,世上只有媽媽好!當地時間2020年4月20日,土耳其梅爾辛市,塔爾蘇斯自然公園裡,一隻狐猴媽媽帶著她剛出生的雙胞胎幼崽,她整天背著雙胞胎幼崽形影不離!土耳其梅爾辛市,塔爾蘇斯自然公園裡,一隻狐猴媽媽帶著她剛出生的雙胞胎幼崽,她整天背著雙胞胎幼崽形影不離!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人類幼崽怎麼可以這麼可愛啊!
    人類幼崽,就是可愛的代名詞。 1 昨天,有個00後的小姑娘問圈媽: 為什麼動物的幼崽都那麼萌,而人類幼崽卻一點也不可愛?
  • 花豹和猴子幼崽共處,畫面看似「溫馨」,實則隱藏著一場陰謀
    對捕食者來說,有時候捕獵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把獵物吃掉,有攝影師就在非洲波札那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裡,目睹到一頭花豹玩弄一隻小猴子幼崽的珍貴畫面。要不是具備一點野生動物的知識,攝影師也會錯誤地以為花豹是在大發善心,母愛爆棚,而不是在盤算著什麼別的。
  • 蝙蝠媽媽用「嬰兒語」與其幼崽進行交流
    幼崽牢牢抓著媽媽的肚子。在和嬰兒說話時,人們會放慢說話速度、提高音調、改變音色。這種「嬰兒語」可以增強嬰兒注意力,促進語言學習。其他動物母親,在與幼崽進行語言交流時,聲音也會發生變化嗎?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究了大兜翼蝠與幼崽交流時的發聲情況。大兜翼蝠是一種中美和南美常見的物種,它具有龐大的鳴聲系統,用複雜的鳴聲保衛領土、尋求配偶。
  • 母鹿為保護幼崽,拿自己做誘餌,與野狼展開生死搏鬥
    尤其對於帶著幼崽的母鹿來說,遇到野狼這樣可怕的對手,即使有族群別的羚羊幫忙,做目前的全力以赴,幼崽往往也難逃厄運,弄不好還會搭上母赤鹿的生命。可誰也沒有想到,這個自然法則,竟然被這隻單身母親——一隻母赤鹿給打破了。有位攝影愛好者正好看到了全過程,還把它錄了下來。
  • 加拿大熊媽媽帶幼崽遇汽車 站起來保護幼崽安全通行
    加拿大獵人賈斯汀和父親去森林裡獵鹿的時候碰到了一隻母熊帶著三隻幼崽,熊媽媽徑直走向賈斯汀的汽車,並站起來,它有大約2.4米高,完全擋住了賈斯汀的視線,似乎是要嚇唬他們。直到幼崽們走了過去,熊媽媽才離開,帶著孩子們走了。賈斯汀說他們出於對熊的尊重,離開了這個地方,沒有開槍驚擾它們。來源:環球網
  • 蝙蝠媽媽用「嬰兒語」與其幼崽進行交流
    幼崽牢牢抓著媽媽的肚子。在和嬰兒說話時,人們會放慢說話速度、提高音調、改變音色。這種「嬰兒語」可以增強嬰兒注意力,促進語言學習。其他動物母親,在與幼崽進行語言交流時,聲音也會發生變化嗎?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究了大兜翼蝠與幼崽交流時的發聲情況。大兜翼蝠是一種中美和南美常見的物種,它具有龐大的鳴聲系統,用複雜的鳴聲保衛領土、尋求配偶。
  • 母獅產崽時為什麼要脫離獅群?就怕有「熊孩子」和「蠢爸爸」
    母獅產崽時為什麼要脫離獅群?就怕有「熊孩子」和「蠢爸爸」眾所周知,獅子是群居性貓科動物,一群獅子總是集群生活,一起捕獵,一起玩耍,一起睡大覺,一起保護領地。一個獅群中雄獅是經常會發生變化的,而獅群中的母獅自出生直到死亡基本上都不會離開一個獅群。但是,在一個「特殊的時期」,母獅會離開獅群大約1個月的時間。這個「特殊時期」就是指母獅產崽的時候。那麼,母獅產崽的時候為何要脫離獅群的保護呢?留在獅群中不是更安全嗎?事實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這樣簡單。
  • 母狗把幼崽叼到你面前,有這6大含義
    當母狗把幼崽叼到你面前,其實是有這6大含義!主人日常飼養幼崽是要非常小心的,不能隨便帶出門。此時母狗就會吃醋,乾脆負氣把幼崽叼到主人面前,讓主人帶飽它。狗媽媽把幼崽叼過去主人面前,其實就是為了讓主人提前跟幼崽熟悉,方便日後管教。母狗狗是非常相信自己的主人,相信主人能夠把它的孩子調教好,小編主人在調教狗狗的時候,狗狗表現好,一定要記得獎勵狗狗一些零食,如羊奶酪,有美毛的效果。
  • 龍貓幼崽怎麼護理?龍貓幼崽護理的注意事項
    最好讓龍貓媽媽帶龍貓幼崽,這樣成活率最高,人工餵養龍貓幼崽的成活率很低。在龍貓媽媽哺乳期間,建議給予足夠的食物和水,最好給哺乳處方的主糧,補充足量鈣質。除了要幫它補充營養外,那各位家長們知道龍貓母和龍貓幼崽的相關護理知識嗎?大家不要擔心,小編為你解答。  龍貓幼崽怎麼護理?
  • 北極冰層融化致北極熊覓食難,熊媽媽吃掉幼崽充飢!
    同類相殘在動物界很常見:像「獅子爭權」勝者會將失敗者的後代殺死;又如部分動物交尾前後,雌性會吃掉雄性;或出現北極熊因食物問題吃掉幼崽的情況等等。據《每日星報》3月1日報導,俄羅斯科學家發現,隨著全球暖化的加劇,北極浮冰數量銳減,令北極熊狩獵困難,導致同類相殘出現的現象越來越頻繁!
  • 加拿大熊媽媽帶幼崽遇汽車 站起來嚇唬獵人保護幼崽安全通行
    加拿大獵人賈斯汀和父親去森林裡獵鹿的時候碰到了一隻母熊帶著三隻幼崽,熊媽媽徑直走向賈斯汀的汽車,並站起來,它有大約2.4米高,完全擋住了賈斯汀的視線,似乎是要嚇唬他們。直到幼崽們走了過去,熊媽媽才離開,帶著孩子們走了。賈斯汀說他們出於對熊的尊重,離開了這個地方,沒有開槍驚擾它們。收藏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