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出現飛龍鳥,離巢用枯葉蓋鳥卵,晚上埋進雪窩睡覺防紫貂

2020-12-03 雪靈谷動物地理

正值春季,大興安嶺的森林裡生機盎然,一隻飛龍鳥在林中踏雪漫步,它披著斑駁豔麗的羽毛,發出動聽的鳴叫,仿佛在呼朋喚友。可惜的是,它不僅沒有喚來同類,反而被天敵紫貂盯上了。飛龍鳥是紫貂最喜歡的食物之一,只見它悄無聲息地溜過雪地,靠近飛龍鳥,然後奮起一搏,想一口咬住飛龍鳥。

這隻飛龍鳥也還算機靈,及時發現天敵降臨,疾跑幾步,忽然起飛,從地上飛到了樹杈上。紫貂一擊不中,失了先機,但眼看到嘴的美食不肯放棄,就做出嚇唬的姿勢,還想爬到樹上去抓飛龍鳥。可是紫貂才跑到樹下,飛龍鳥再度扑打著翅膀,飛到了另一棵樹上。

差點就被紫貂吃掉了,這隻飛龍鳥顯然嚇壞了,藉助樹枝脫險後,一整天都待在樹上,直到天黑了才從樹上下來,將自己埋進雪窩裡睡覺。

01在古代是進貢皇室的珍品,如今是受保護的珍稀物種

飛龍鳥的中文學名叫花尾榛雞,俗稱「飛龍」,名字很霸氣也很有範兒。在生物學上,飛龍鳥隸屬於雞亞目、松雞科、榛雞屬。

清朝乾隆年間,飛龍鳥就被列為專門向皇室進貢的珍品,專供皇帝貴族享用,有「歲共鳥」之稱,普通百姓一般沒機會見到這種外觀漂亮,肉質鮮美的鳥。

據說乾隆帝很喜歡吃飛龍鳥做成的菜餚,因它味美難忘,還有「天上龍肉」之稱。我只想說,為了吃一隻雞,可真是花樣百出。

然而,花尾榛雞之所以被稱為飛龍鳥,不是沒有道理的,它的頸骨長而彎曲,就像龍骨一樣;它的爪子奇而獨特,爪面上有鱗,酷似龍爪。所以,花尾榛雞是名副其實的「飛龍」。

它的羽毛可以做成飾品,它的肉可以吃,但是由於人類的捕獵,以及棲息地遭到破壞等原因,這種美麗的生靈已經十分珍稀,甚至處於瀕危狀態。

飛龍鳥分布於東北大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的森林,如今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可不能傷害它哦!

02白天在松樹上活動,晚上埋進雪窩裡睡覺,躲避紫貂追捕

飛龍鳥體態渾圓,慄褐色的羽毛覆蓋全身,遍布著斑斑點點的斑紋,在樹林裡比較容易隱蔽。它白天總是喜歡待在松樹枝杈間,就算在樹下,也是在灌叢裡緩慢走動。

它們的警惕性非常高,容易受驚,一旦發現周圍有風吹草動,就會急跑幾步起飛,或者直接起飛,飛到樹上,藉助樹枝隱蔽脫險。

由於本身沒有抵禦能力與戰鬥力,飛龍鳥成了很多獵食動物的獵食對象,它的天敵有紫貂、長尾林鴞、青鼬、金雕、雀鷹、猞猁、狐狸等。

飛龍鳥最怕紫貂了,那個小傢伙動作靈敏迅速,還會爬樹,被咬上一口可就沒命了。所以飛龍鳥如果被紫貂盯上,最有效的逃命方法就是,從樹上跑,從這棵樹飛到另一棵樹,直到擺脫紫貂。

到了冬天,大雪覆蓋,飛龍鳥幾乎一整天都在樹上活動,採食也在樹上,休憩或嬉鬧也在樹上。它的爪子具有櫛狀緣,可以抓住冰滑的樹枝。

但是到了夜晚,它們會下樹,一頭扎進雪窩裡睡覺。據研究人員觀察,飛龍鳥會將頭插入雪下後,在雪表上捅出小口,用於呼吸空氣,尾部羽毛堵住入口。

躲在雪窩裡過夜,這個行為看上去有點傻,但其實是聰明的做法。飛龍鳥用大雪覆蓋自己,躲避起來,使得紫貂等天敵無法發現它的存在。另外,雪下溫度要高於外面溫度,還能起到保暖作用呢。

03站在樹枝上啄食樹芽,直到填滿嗉囊才停下

雖然飛龍鳥擁有如此霸氣的名字,但實際上它的外表不威猛也不漂亮,性格也比較溫順安靜。在自然界生存,學會了低調做一隻鳥,不喧譁,更好的隱蔽自己。

它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比較強,尤其喜歡待在針闊葉林中,經常是三五成群活動,成年的飛龍鳥經常雌雄同行,與自己的伴侶形影不離,加強了對天敵的警戒。

覓食時,它們會分散開,彼此保持一定距離,用叫聲與彼此交流。飛龍鳥特別喜歡吃松子、榛子、橡子,以及楊柳松樹的芽苞、嫩尖、花序。

食譜廣泛,隨著季節的變化,採食的食物也有所不同。春夏季以植物的綠色部分為主;冬季的基本食物為枝梢及少量葇荑花序。

偶爾,飛龍鳥也會吃一些鱗翅目的昆蟲、蝸牛、螞蟻和它的卵,換換口味,補充營養。

它們會分別在不同的樹枝上,爪子緊緊抓住樹枝,伸長脖子啄食細枝上的樹芽。食量不小,是個吃貨,直到填滿嗉囊後才會停止進食。

04春季雄鳥佔領地求偶,雌鳥離巢會用枯葉蓋住鳥卵

寒冬過後萬物復甦,飛龍鳥也進入了繁殖季,雄鳥的體羽更鮮豔,喉部的黑色羽毛特別張揚,眼睛上部的眼瞼變得,會通過鳴叫聲宣布劃分出自己的領地。

求偶時,雄鳥的尾巴張開猶如一把羽扇,羽冠聳起,不停跑動的同時翅膀也在撲扇著。各自佔據領地後,雄鳥之間會發生爭鬥,如有入侵者就毫不留情地驅趕。

對於雄鳥之間的爭鬥,雌鳥無動於衷,自顧自悠閒地覓食。選定配偶後,雌雄雙鳥就會互相鳴叫呼喚,形影不離。

雌鳥會選擇在樹根下隱蔽的地方築巢,扒個淺淺的坑,鋪幾片葉子就完事了。每窩產卵8-14枚,雌鳥獨自孵卵。在孵卵的過程中,需要離巢覓食時,它會機智地用枯葉覆蓋鳥卵,讓鳥巢跟周圍環境一致,以免天敵來偷襲。

經過21-25天的精心孵化,雛鳥破殼而出,過了一陣子羽毛變幹後就能跟著鳥媽媽離巢活動。鳥媽媽要忙著撫育雛鳥,帶著它們去覓食,教會它們找吃的填飽肚子。

到了夏季食物豐盛,但是惡劣氣候也比較頻繁,這段時間的雛鳥剛長出飛羽,羽毛的防水功能還不完善,最容易受到降雨量和氣溫的影響,較弱的個體會面臨死亡的危險。

捱過了夏季,雛鳥們逐漸長大了,具有了成年飛龍鳥的外形了。它們會離開家族群,擴散到其他群裡。

結語

飛龍鳥曾經是進貢皇室的珍品,是乾隆皇帝愛吃的菜,但由於人為捕獵、棲息地遭破壞等原因瀕臨滅絕,後來在人們保護下,種群數量逐漸趨於穩定。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生物學研究生林雪/撰稿參考資料:中國動物志、中國林業網、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地理

相關焦點

  • 大興安嶺出現飛龍鳥,離巢用枯葉蓋鳥卵,晚上埋進雪窩睡覺防紫貂
    紫貂一擊不中,失了先機,但眼看到嘴的美食不肯放棄,就做出嚇唬的姿勢,還想爬到樹上去抓飛龍鳥。可是紫貂才跑到樹下,飛龍鳥再度扑打著翅膀,飛到了另一棵樹上。差點就被紫貂吃掉了,這隻飛龍鳥顯然嚇壞了,藉助樹枝脫險後,一整天都待在樹上,直到天黑了才從樹上下來,將自己埋進雪窩裡睡覺。
  • 大興安嶺發現一黑嘴動物,冬天將自己埋進雪地,只露出喙尖呼吸
    泰加林的核心部分位於大興安嶺西坡北部。泰加林屬於寒溫帶針葉林,一棵棵落葉松,堅挺地立在北國大地上。大興安嶺的冬季漫長、寒冷,肅穆而寂靜,但這裡依然有鮮活的生命在活動。雪地裡的野生動物足跡,研究人員通過紅外相機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嘴松雞,黑嘴松雞晚上躲在雪窩裡過夜,抵禦寒冷,但仍然要時時警惕著天敵的襲擊。
  • 大興安嶺地區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貂熊、紫貂等活動影像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17日從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中林業局獲悉,近期設置在這個林業局轄區內的紅外攝像機多次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紫貂、貂熊等珍稀保護動物的活動影像。今年1月6日至3月6日期間,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中林業局在轄區內大西溝管護區58號線區域,布設了紅外線相機60部,開展為期兩個月的野生動物科學監測。近日,工作人員將紅外線相機拍攝到的圖像經過整理篩選後,得到了大量珍貴的野生動物活動視頻資料。
  • 故事:忠誠的紫貂
    過了黑風口,山勢越發陡峭,下起雪來,到處白茫茫一片,根本找不到路,弄不好就會葬身山崖,耿天鷹只得含淚往回走。母子倆整天吊著一顆心,春節也過得寡淡無味。到了開春時節,雪剛剛開始融化,耿天鷹就迫不及待地打點行裝,要出去尋找父親。臨走時,他來到屋後的貂屋,對著一隻母紫貂喊道:「紫大嬸,跟我走吧,去找你的娃。」紫微是紫大嬸的孩子。
  • 吉林延邊發現野生紫貂,紫貂為什麼不是紫色的
    野生紫貂體長平價40釐米,體重在1千克左右,壽命8至15年左右,身體顯得非常細長,四肢短而健壯,後肢比前肢稍長,非常善於爬樹,跳躍,粗大的尾巴佔了體長的30-40%,雖然叫紫貂,但是野生的紫貂全身為棕黑色或褐色,全身毛被呈棕褐色,胸部、腹部及體側色澤一致,白色針毛散布於全身。
  • 紫貂、貂熊、猞猁等多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出沒大興安嶺
    紫貂、貂熊、猞猁等多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出沒大興安嶺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中林業局自2020年1月6日至3月6日,在林業局內大西溝管護區58號線區域內,布設了紅外線相機60部,利用兩個月的時間,對野生動物進行科學監測。近日,工作人員將紅外線相機拍攝到的圖像經過整理篩選後,得到了大量珍貴的野生動物活動視頻資料。
  • 窗前搭窩 記者記錄烏鶇孵化到離巢全過程
    一對烏鶇鳥夫婦用泥草築巢,繁育幼雛。記者通過半個多月的拍攝,記錄下烏鶇幼崽從孵化到離巢的全過程。 據了解,烏鶇鳥是瑞典的國鳥,也是鳥中的"口技專家",叫聲婉轉動聽,變化多端。 2020年6月17日,五隻烏鶇幼崽陸續出殼,鳥媽媽會將破殼銜走,保持鳥巢清潔。 小鳥長得比想像中快,僅僅3天,粉紅色的幼崽已經長出黑色的羽毛。
  • 紫貂這小型的體格,看著好可愛啊,你認為呢?
    紫貂大多在森林的地面上築巢,在天氣惡劣或遭遇捕殺時,它們會躲在巢穴中,甚至將食物儲藏在裡面。紫貂的皮毛稱為貂皮,在中國只產於東北地區,與「人參、鹿茸」並稱為「東北三寶」。廣泛分布於烏拉爾山、西伯利亞、蒙古、中國東北以及日本北海道等地。紫貂身長約40釐米,體重約1公斤,尾長12釐米,壽命8~15年左右。
  • 野生紅狐現身黑龍江大興安嶺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大興安嶺12月15日電(王力 姜輝)電視劇《紅狐行動》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但是野生的紅狐卻很少有人見過。近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阿木爾林業局森林管護員何喜燕有幸邂逅了山中的精靈——紅狐。
  • 「中國最北村鎮」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紫貂 系20年來首次
    爬到樹上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紫貂。(王鐵雙攝)中新網大興安嶺10月9日電(王景陽 姜輝)9日,「中國最北村鎮」——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北極村發現一隻珍稀野生動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紫貂,20年來,在北極村還是首次發現。
  • 紫貂的悲劇
    在日本北海道,生活著一種紫貂。紫貂的皮毛稱貂皮,極其珍貴。
  • 冬季汗馬 雪之情懷
    清晨,我站在窗前,望著飄飄灑灑的漫天大雪,欣然觀賞,仔細品味,思緒萬千… 因為我愛雪,尤其對大興安嶺汗馬自然保護區的雪更是情有獨鍾!然而,我最欣賞的卻是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冬天裡的雪。夜晚覓食的猞猁小鳥在雪裡宿營,松鼠在雪裡藏身;水獺在雪上遊泳,紫貂在雪中奔放。駝鹿、猞猁、貂熊、狍子、雪兔等野生動物在雪地上留下一串串行走的蹤跡,踩踏出一條條狹長而彎曲的小路。
  • 野生紅狐現身黑龍江大興安嶺,雪地中猶如火焰
    中新網大興安嶺12月15日消息,電視劇《紅狐行動》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但是野生的紅狐卻很少有人見過近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阿木爾林業局森林管護員何喜燕有幸邂逅了山中的精靈——紅狐。紅狐又名赤狐、火狐,尖尖的嘴巴,大大的耳朵,短小的四肢,身後還拖著一條長長的大尾巴。赤狐在我國西藏分布較為廣泛,在大興安嶺林區並不多見。近年來,赤狐數量在急劇減少,為西藏自治區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 新疆阿爾泰山出現怪鳥,白天零下50℃覓食,晚上挖雪坑睡覺!
    阿爾泰山同時出現巖雷鳥和柳雷鳥,真令人驚訝,令人興奮!中國鳥類專家馬明教授說。「柳樹和巖石雷鳥的稀有發現對研究鳥類的進化有很高的科學價值。此外,雷鳥有禦寒的能力和經濟價值。單擊越來越多的鳥類愛好者注視著雷鳥,開始欽佩雷鳥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寒冷的能力。《中國國家地理》阿爾泰山8隻巖石型雷鳥全身雪白,腳穿著「雪靴」,迎著暴風雪向前走的場面被錄製下來。
  • 幼雛離巢十天關鍵期
    這個離巢的十天內很容易生病,加之自身免疫系統還未完全運作起來,這個階段如果生病,極易夭折,就是治好了,小雛的內體也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可能影響終生。    3、小雛才離巢,還是個不懂事的孩子,特別是在鴿棚不大的鴿友處,可能是老幼鴿混養的局面,此時的小雛極易受到成鴿的襲擊,在才離巢的十天裡很容易造成外部傷害,且吃食也常常受到老鴿的爭搶而餓肚皮。
  • 一個好故事:紫貂的悲劇
  • 紫貂情懷
    王豔萍是八家子林業有限公司退休職工,在林區工作30多年,頭一次見到紫貂卻是一個月前的事。「其實我早就發現了它們在附近留下的腳印,可我不知道那是紫貂留下的,當第一次看見紫貂出現在我面前時,我根本不認識。王豔萍的這些話裡,句句都透露出對小紫貂們的寵溺。記得一天晚上,王豔萍沒來得及給「小傢伙們」送食物,結果第二天早上6點不到,「小傢伙們」就趴在王豔萍窗前,與她對視,好像再說我們昨天的晚餐呢,那萌萌的樣子,太可愛了。「我當時看見它們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就知道它們肯定是餓了,但還是被它們那搞怪的表情逗笑了」,王豔萍笑呵呵的說道。王豔萍拿著它們最愛吃的雞骨架,像往常一樣向他們招手,「來!來!來!
  • 春天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燕子窩還沒做好時,它們晚上都睡哪?
    那麼有些燕子回來之後,如果它們的窩被人或者是自然破壞了,這些沒有窩的燕子在晚上會睡哪裡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小時候也常觀察燕子築巢,它們是非常勤勞的動物,也很喜歡在農民的屋簷下築巢。燕子非常的聰明,也是很謹慎的。在築巢之前會先對築巢的地點進行一番考察,就和人類建房會先挑選一個「風水寶地」一樣。
  • (經驗)幼雛離巢十天關鍵期
    小雛從小都是在親鴿的呵護下生長的,生活在暖和遮光的巢箱內,一下子把它轉移到一個新的空間,小雛可能導致應激反應,而且這種應激反應會影響到身體各個方面的運作。此時小雛對外界的抵抗力也是最弱的時候,營養不能立即全面吸收,對新環境也感到陌生。這個離巢的十天內很容易生病,加之自身免疫系統還未完全運作起來,這個階段如果生病,極易夭折,就是治好了,小雛的內體也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可能影響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