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農村常言:「有錢的王八大三輩」什麼意思?有知道的嗎?
農村傳承千年之久,雖然近年來城市化進程加快,但是以前流傳下來的許多老話卻還是非常的實用,或者說能夠體現現在社會的一些問題。
1、「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
「七十不留宿」指的是七十高齡的老人如果去到別人家中做客,主人家千萬不要挽留老人過夜,這個年紀的老人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了規避麻煩,還不是要留老人在主家過夜的為好。
「八十不留飯」指的是如果八十歲的老人在主家逗留或者拜訪,聊聊天就行了,最好及時送走,不要等到飯點還留下來吃飯,這個年紀的老人,不像年輕人,吃飯容易發生很多意外,萬一吃飯的時候咽著了,那就有得玩了。
「九十不留坐」指的是九十歲的高齡老人如果路過你家,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熱情,叫他過來你家裡休息,人到這個年紀,可能說沒就沒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種年紀的老人就算是坐都不要挽留,以免麻煩上身。
這句話就是不管放在古代還是現在都是非常適用的,特別是現在人心複雜。
2、「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
「有錢不買河邊地」指的是哪怕河邊的土壤很肥沃那也是不能買的,河邊地勢一般比較低,而且一年到頭來萬一來個洪澇,那這塊地也就白買了,白白浪費了錢財不說,精力也是花的不值當。
「有錢不娶活漢妻」指的是娶女人不能娶已經生過孩子而且雖然已經離婚但是對方前夫還在的女人。這種女人難免有不專心的時候,可能還惦記著前夫和孩子,對你不能一心一意,萬一突然又偷偷和好了,對你自己也是一種傷害,所以這種女人最好是不要娶。
當然,這句話更深入的意思就是告訴大家做事不要盲目,要分清楚利弊,不要到頭來錢花了,精力投入了,一場空。
3、「家孫燒紙,外孫一指」
「家孫燒紙,外孫一指」的意思就是自家的爺爺奶奶去世之後,每逢清明節,家裡的直系孫子都會到墳前燒紙祈福,心存敬意。但是外孫就不一樣了,一般很少去給媽媽家的父母上墳,最多也就是指著墳說,這是我外公外婆埋的地方。同「外甥是狗,吃了就走」是相似的道理。大家多想想,自己清明節去上墳的時候是不是基本沒去過外公外婆或者媽媽那邊的祖宗墳呢?
4、「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
「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而且到如今也是比較適用的。疾病一直是人類無法避免要遇到的事情,有些子女的父母如果病的太久,一開始還會盡心盡力的照顧,但是時間一長,再孝順的子女也會有厭煩的時候,其間涉及的事情很多很煩惱,不說所有,很大一部分子女肯定是這樣子的。
同時錢這個東西也我們繞不過去的一道坎,借用一句話「有錢人的快樂你想像不到」就是很現實的一句話。如果夫妻兩個過日子,一直都是很貧困的話,哪怕是賢妻也會有厭煩的時候,並不是所有女人都能清貧寡慾的和你平淡過一生。
當然,這些話都是字面意思,實際上是一句告誡警示的話語,意在告訴人們有病及早檢查治療,不要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如果貧困了,就要努力生活,想辦法讓日子過得好一點。
5、「有錢的王八大三輩」
「有錢的王八大三輩」這句話說得很現實,以前的農村規矩嚴厲,長輩永遠都是值得尊敬的,包括給長輩讓座到現在還在農村流行,但也有減少的趨勢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物質的功利性,都是錢財來講道理,講尊重,有錢人哪怕輩分小點別人也會尊重你,給你讓座,而忽略了家中老人長輩。功利社會,何時能是個頭!
6、「多下及時雨,少放馬後炮」
「多下及時雨,少放馬後炮」指的是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給予幫助才是真的好,不要在別人度過危難或者不需要幫忙的時候假情假意的說一些馬後炮的事情。其實人家心裡都有桿秤,所以收起你的假菩薩心腸。
從社會角度來講,能夠願意給予陌生人幫助的都是極少數,而所謂的吃瓜群眾則佔了大多數,他們喜歡站著說話,指指點點,就好像自己什麼都知道一樣,但有什麼用,除了動點嘴皮子,指手畫腳,並沒有實際性的行動,生活中如果碰到這種人,早點敬而遠之,不同流合汙為好,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是被誰給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