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U母音訓練換聲區?

2021-01-12 騰訊網

在聲樂教學中,「u」母音不僅對聲樂初學者作用明顯,而且在相當程度上,具有對歌唱者的音質改善,效果是非常不錯的,對於訓練喉嚨的穩定,咬字的清晰,聲區的統一,獲得歌唱音高位置的掌握,有著重要作用。

在聲樂學習訓練的過程中,用「u」母音練習發聲便於對聲帶的擴張,也就是使喉嚨「打開」,聲音容易「豎」起來,對克服實際演唱中,聲音容易產生「擠、卡、白、壓」等缺點都是有實際效果的。「u」母音比較圓潤集中,在基礎訓練中的作用是別的母音難以代替的。因此我們把它稱為榜樣音,它具有穩定聲音的效果,為聲音的上下通暢奠定堅實基礎。其他母音要儘量在「u」母音的感覺上發出,這樣聲音才會統一且圓潤有力,同時它還有利於學生打開喉嚨與咬字清晰乾淨,特別對中聲區音質的改良,有著意想不到的作用。「u」母音是保障每個母音能統一的基礎條件,為了使其它母音都具有與「u」母音同樣的效果和音色,在母音轉換和銜接的練習中,應常用以「u」打頭,其他母音往「u"上靠,達到發聲訓練狀態一致的效果,要通過訓練將其餘母音都納入「u」母音的共性特點之中,使它們也擁有「u"母音的聲音垂直、喉嚨開、掩飾、統一的特點。

「u」母音發音時在舌尖前面的嘴唇部位,由於口腔呈小圓形,口腔後部肌肉用力較大,軟顎抬得相對較高,喉頭位置靠下,因而喉咽、口咽、鼻咽等腔體形成一條細長的發聲共鳴通道,聲波很容易在這一帶產生共振,發出的聲音也會相對集中,因此形成的歌聲有「豎立」感。但由於音位太靠後,如果不能正確把握,音色就會變得較暗,沒有穿透力,不夠豐滿突出。

我們平時所講的五個元音「u、o、a、e、i」中,從口型的橫向方面看,「u"母音在五個母音中位置是最靠前的,從縱向方面看,「u」母音在五個母音中位置是最靠後的,「u」母音是保障每個母音能統一的條件和基礎,這五個母音形成的缺點,我們都可以運用「u」母音來修正,所以說「u」母音是重中之重,基礎中的基礎。

發聲中所謂的高位置通常指頭腔共鳴或頭聲。共鳴在實際演唱中是非常重要的,人的聲帶具有脆弱性,發出的聲音很小且單薄,很難直接成為歌唱所需要的聲音,它需要依靠共鳴把聲音擴大和美化,才能成為歌唱的聲音,也就是說「沒有共鳴的歌唱是沒有穿透力可言的,更談不上美好的音色,而發聲訓練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使歌唱者能夠自如的運用共鳴。」金鐵霖教授在他的聲樂教學理論篇中有述:掌握科學的聲樂訓練方法—u母音訓練。他說過:「u母音的發音位置從水平方向看是最靠前的,所以在氣息穩定,喉嚨打開的前提下,「u"母音的練習很容易使聲音進入頭聲,使氣息和頭聲很容易連成一條線,這個通道既能唱高音,也能唱中底音,上下統一,沒有明顯的換聲點。」以練聲曲為例在實踐中尋找歌唱的高位置。

所以說:「u」母音的練習是聲樂學習者獲得頭腔共鳴即高位置發聲的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掌握了正確的發音方法後,發出的聲音是高音具有明亮、集中、穿透力強的特徵,即歌唱的高位置。

我們知道聲音有高、中、底三個聲區,自然狀態下這三個聲區的音色音量是不一致的,因此在聲樂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低音弱,中音白,高音喊或虛的現象。這些現象的出現,勢必造成聲區不統一。

用「u"母音練習,能在較短的時間內使三個聲區音色統一。從上述可知「u"母音的練習有助於唱歌者獲得頭腔共鳴,即高位置。而在實際演唱中,如果我們可以把高位置始終貫穿在整個歌唱過程中,即是說,不僅在高音區使用用頭腔共鳴的發聲方法,即使是在中低音區也要用頭腔共鳴的發聲位置,這樣歌唱者在高、中、低三個音區中,便可以始終在同一個位置上發出聲音來,不僅完成了音色統一,還解決了高、中、低三個聲區不統一的問題。

在練習「u」母音時,首先要做好對氣息的控制。眾所周知,正確的呼吸對歌唱是十分重要的,氣息既是發聲時的原動力,又是歌唱藝術表現的重要手段。發「u」母音時,口腔要儘可能形成一個膛大口小的共鳴空間,兩唇形成「撮口狀」,唇尖適當用力攏住氣息,喉嚨打開呈放鬆狀態,上下成管道狀,氣息不要僵,要流暢,想像形成一個上下垂直的氣柱子,聲音託在氣息上,隨後開始起音,聲音與氣息形成完美的統一。起音時感覺聲音以下腹部為起始位置,通過胸腔、口腔一直到頭腔,感覺聲音放在鼻腔上部的兩眉中間,又感覺聲音仿佛不在自己的頭部,而是在頭部的前上方處的一個管道中發出。

練習時可用五度上、下行音階,也可用八度下行音階,做五度練習時,注意要把發聲的感覺變成好像聲音是嘆在氣上的,音越高嘆氣的感覺越強烈,這時候氣息要支持住,腰間體會一種用力均勻的感覺。在做八度下行練習時,聲音好像從遠處隨著水流緩緩的漂來。同時注意用心體會,及時調整管道狀態,唱任何高度的音都要將其保持在同一位置上。

關注公眾號:自學唱歌,教你零基礎如何輕鬆學唱歌

相關焦點

  • 【告訴你混聲、換聲和保護嗓子的好方法】
    這就是沈湘教授所稱的「全音域關閉法」,實際上就是不要聽出有換聲的感覺。自己知道在換聲,但卻不能讓聽者知道你在換聲。 16. 義大利人解決統一聲區的方法是:低音用面罩(可使聲音不發白,喉頭會穩定);中音用[a]母音;高音區用[u]母音感覺,使母音變形。要想在某一高音域發出完美的聲音,必須對母音做改變,或稱轉換,唱高音時,每個母音都需要形態和音色的變化。
  • 磨平「換聲點」試試
    但是關於換聲點的定義,有些老師會在學生開始學習的時候就灌輸這種思想,告訴哪些音開始要到換聲點,其實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心理壓力。而有些老師則沒有給學生灌輸這個概念。在傳統教學中,關於換聲點的解決我們通常用「關閉」或者也叫「掩蓋」來解決其實我個人理解所謂關閉和掩蓋的意思是一致的很多人到達高音後沒辦法保證聲帶的閉合,而聲帶從閉合到鬆開,就會形成急劇的音色變化,也就是真假聲變化,從而形成破音。那麼所謂「關閉唱法」就是保持聲帶的拉緊,即使越過換聲點後同樣保持聲帶的閉合,那麼音質就不會突然發生變化從而達到高音。
  • 「SLS唱法」的七個發聲熱聲步驟,讓你知道什麼是「說話式唱歌」
    做的時候儘量用雙手託起嘴角,目的是聲音更好的走向高位置,視頻中主要講到換聲點的問題,尤其對於男生,大師演示了突破了4個換聲點,正常我們唱歌的要求有兩個換聲點需要去突破和磨平,第一個在F4左右,第二個在#A4左右,突破換聲點也就是換聲的動作,聲音是一種弧線向上的拋物線型的走向,切勿直上直下。這個也是我認為SLS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動作,經常去打嘟嚕可以很好的連接聲區。
  • 高階聲樂技巧——「混聲唱法」的訓練和養成
    對於那些目前不能完成的歌曲我們也可以嘗試先用哼鳴的狀態去小聲哼出來,注意聲音保證不能漏氣聲音不能散,只要聲音保證集中,就證明是對的但是問題來了,很多同學沒辦法做到真假聲的連接,真聲到達一定高度就開始破音,直接轉成假聲,假聲虛弱漏氣,真聲力量又太猛,所以兩者沒辦法統一。我們先要做到聲區的連接,然後再去慢慢加強我們的「混聲」。下面核能預警,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聲區連接方法!
  • 唱歌高音、真假音、換聲區…這些詞你是怎麼理解的?小編有話要說
    比如說換聲區,也就是當他們唱到某個音域的時候,他們會開始想:「是不是該換了?換個位置,換個共鳴。好像會比較放鬆,比較唱得上去。」於是他們就會開始越來越虛,或者是直接斷層用假音往上唱。其實如果可以理清「是不是該換了」這個想法背後所隱藏的一連串迷團的話,我們對聲音的控制以及練習的品質就會提升不少。
  • 用華晨宇的技巧教你解決
    最初的頭聲超級難聽,被稱作殺雞叫,但很實很高,又不像假聲那樣虛。1、胸聲胸腔的聲音一般為,真聲區換聲點以下的聲音,男為E以下,女為C以下。一般的訓練方式,訓練的時候按照練聲曲走音階。聲音圓潤、通透、乾淨,氣息順暢,胸腔的震動明顯,無卡喉或擠會厭的感覺,克舌骨肌放鬆。
  • 在家練歌記住這6條口腔共鳴訓練,讓聲音明亮靠前又不發白
    根據共鳴腔體的聲音特點和聲區的關係分為:胸腔共鳴、口腔共鳴、頭腔共鳴三種。 03 元音u、i結合練習的方法 在義大利語中有五個元音,分別是a、e、i、o、u。其中發準確的u元音時,喉頭的位置是最低的,喉嚨是打開的,聲音也是最通暢的。i元音則主要是用來加強聲帶的力量的。
  • 語流音變之——輕聲
    如「玻璃、房子、聰明、讀了、說說、我的」,第二音節都要讀輕聲,用漢字前打黑點的辦法來表示。輕聲有兩個特點,一是音強弱,二是音長短。這兩個特點都是輕聲發音時用力小的結果。由於時長較短,音高的變化幅度大大壓縮,原有的聲調也就無法保持。
  • 英語音標發音:後元音[u:]和[u]
    還需要注意的是[u:] 和 [u]不僅僅存在長短的差別,更重要的還有音調高低的差別,[u:]音調低,音程長,[u]音調高,音程短。   [u:]:舌身後縮,舌後部儘量向軟顎抬起,舌尖離開下齒;雙唇收圓並用力向前突出;長音,和英音[u:]音值相同。   容易出現的錯誤:在雙唇之間發生摩擦,讀作[wu], 或如漢語的「烏」一樣。
  • 黃鸝智聲E100u:小眾卻不俗,輕量有奇功
    今天要說的這個品牌「黃鸝智聲」,可能有不少人會不太熟悉,老實說我拿到這款E100u頭戴降噪耳機之前呢也不知道黃鸝智聲,但既然是做評測嘛,就要儘量面面俱到,讓大家對這款產品了解全面。先來介紹一下黃鸝智聲,它是一家成立於2019年的人工智慧技術品牌,依託清華團隊20餘年的研究積累,深耕聲音領域,尤其是聲音前端處理技術和相關產品的研發、應用和服務,致力於「用聲音智能改善人類生活與工作品質」。
  • 聲樂基礎:如何唱出好聽的氣聲
    但是氣聲這個概念也是學唱歌的一個重點哦。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如何才能唱出好聽的氣聲,關於氣聲的學習有哪些重點。一、有聲弱延音良好的氣息支撐,保持氣息與發聲的平衡。有聲弱延音是無聲弱延音的進化版本,無聲弱延音是單純對氣息的訓練,而聲樂的學習最終目的是要演唱實戰,為了讓氣息和發聲結合起來,我們推出了有聲弱延音。
  • 這4個訓練讓假聲不虛,讓真音穿透力更強!
    「假聲位置」的「假聲」不是指假聲音響,「位置」也不是常見的聲樂書籍中所提的聲音位置的高、低、前、後,而是在深呼吸支持下的一種欲發假聲時的狀態,也就是用欲發假聲時的意念,去引起胸、咽、口、鼻等腔體的反應。「真聲唱」也不是用自然的真聲,而是在欲發假聲的狀態下所發出的真聲色彩感。
  •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劉斌教授公開課:談歌唱過程中聲、氣、字、勁、味...
    講座中,劉斌教授圍繞「美聲唱法如何發聲」「如何掌握好歌唱中氣息的運用」「咬字、吐字與發聲共鳴之間的關係」「歌唱過程中「勁兒」的掌握」「歌曲的韻味」以及「「歌唱心理」問題」六大主題,採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逐步引導大家形成正確的聲樂概念,在發聲、咬字、吐字、氣息上嚴格進行訓練,讓同學明白歌唱過程中字頭、字腹、字尾的運用。
  • 千元降噪神機,黃鸝智聲E100u不止如此
    最近,致力於聲學專業研究的黃鸝智聲發布了一款主打通話降噪的頭戴式耳機——黃鸝智聲E100u。小編在E100u發布之初就體驗到了這款千元降噪神機,在使用了近兩個月之後,我想和大家聊一聊這款不一樣的耳機。首先來看看黃鸝智聲E100u的包裝,黑色燙金的設計,顯得非常沉穩,給人以高端上檔次的質感。這次黃鸝智聲在包裝上可以說誠意滿滿,但驚喜不止如此。打開包裝,取出耳機主體,你會被它小巧的身材所驚訝,我不禁感嘆,頭戴式耳機居然可以這麼輕!而且顏值在線,冰霧白的配色略顯可愛,如果是妹子使用,那再適合不過了。耳麥主體採用的是白色ABS材質,所以才有這麼輕的重量。
  • 流行唱法中混聲的教學實踐與應用
    大部分流行歌手也都是用真聲演唱的,以獲得一種自然、親切、貼近口語的風格。我國戲曲界稱「真聲」為真嗓或大嗓,但用「真聲」唱歌,時間稍長便會感覺嗓子很累。因為真聲的音域不寬,音域約從g-f2,不產生換聲區或換聲點,在g2以上的聲音就變成了假聲,出現明顯的換聲痕跡。由於歌唱有音高、時值的要求,完全用真聲就不能很好的按照歌唱的要求來得到完美的聲音。
  • 「初級混聲」——入門訓練過程,先讓你的高音變輕鬆!
    很多同學在培養「混聲」的過程中絞盡腦汁,怎麼也找不到感覺,其實事實上可能你已經有了「混聲」只不過是不知道如何運用,很多同學嫌棄最開始的混聲力量小就會改變模式去加力量,而在你內部肌肉完全沒有訓練起來的同時,亂加力量只會增加擠壓感,暫時性解決了聲音小的問題,但是長久下來對聲帶的損耗不用想也知道,而且也不知道健康的混聲
  • 星幹線藝考:影視表演專業的聲樂應如何練習咬字?
    我國民族聲樂中的咬字是由聲母、韻母以及聲調三部分組成,其中聲母是指字音開頭的輔音,韻母是指字音後面的元音,聲調是指字的音調,我國的漢字是由「陰、陽、上、去」四聲字音組成,若要唱好中國作品,就需要我們的「唇、齒、舌、牙」去幫助咬字,這樣才能做到「字正腔圓」。說到我國民族聲樂的咬字問題,不得不提起「十三轍」韻。
  • 氣泡音怎麼練,一分鐘學會萬能的氣泡音,讓聲音好聽又舒服
    氣泡音是一種充分放鬆喉頭後的一種發聲,學習它可以體會聲音掛在聲帶上的感覺。早上,我們平躺在床上,做打哈欠狀,從高到低發「啊」這個音,當發音到最低音區時,就會聽到聲音如一串氣泡冒出來。隨著氣息的調節,氣泡可大可小,可稀疏可密集,有點像青蛙的鳴叫,又像摩託車的引擎聲。這就是「氣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