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以為,「小虎隊」再次聚首的時候,應該有個大大的、充滿「激情」的擁抱;或者是如外界傳言那般,私下互不理睬,甚至交往如冰,搜狐娛樂記錄下的卻與此不同……[
我來說兩句]
搜狐娛樂訊 很多人都以為,他們再次聚首的時候,應該有個大大的、充滿「激情」的擁抱;或者是如外界傳言那般,私下互不理睬,甚至交往如冰。搜狐娛樂獨家記錄下的,卻是後到的蘇有朋,輕輕地往吳奇隆身邊一坐,三個人相視一笑,不刻意也不生疏,就好像「小虎隊」從來不曾解散、不曾離去一樣。
還是那幾首熟悉的旋律:《愛》、《蝴蝶飛呀》、《青蘋果樂園》。三張曾經青澀的臉孔,如今卻寫滿了世事的滄桑,舞姿的笨拙和臉上的鬍渣,提醒著我們自己曾經熾烈而終已逝去的青春——而這,也許正是我們看見他們真的實現春晚重聚後,如此興奮、卻又如此感傷的終極原因。
昨日在央視虎年春晚彩排的間隙,搜狐娛樂對再度聚首的「小虎隊」進行了獨家專訪。
「這是一個奢侈的擁抱」
幾乎曬成了黑皮膚的陳志朋,如是形容他和吳奇隆剛剛見面時的情形。他們輕輕地擁抱了一下對方,看上去稀鬆平常的舉動,卻因為世事的變遷,差點就成了「傳說」中的畫面。當時,央視影視之家的樓道間都安排了保安,做足了「防火防盜防記者」的架勢,但還是有不少媒體執著地在一層大廳等著,所為的也許就是拍到一個這樣的擁抱。蘇有朋隨後接過話筒沉默了幾秒鐘:「我們私下裡一直有聯繫,都在私人的地方吃飯。」
20年,也許真的可以改變一切,但是很多細節卻已成為習慣,在骨子裡刻下了烙印。吳奇隆還是話最少的那個,蘇有朋還是一臉的「乖乖」樣,陳志朋是他們「欺負」的對象;著裝風格出奇的統一,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有帽子的衣服,吳奇隆和蘇有朋的褲子幾乎一摸一樣;站位排練的時候,很自然地就擺出了當年的姿勢,吳奇隆酷酷的站在中間,兩隻小虎分列左右……
「你看,有朋都留鬍子了」
吳奇隆隔著陳志朋,伸出手點了點蘇有朋的下巴,感慨良多——當年的「乖乖虎」,是笑起來最乾淨、最陽光燦爛的那個,時間終將其從男孩磨礪成了男人。其實整個10分鐘的專訪時間內,這三隻小虎一直表現得很興奮,絕口不提「傷感」「懷舊」這樣的詞,卻頻頻因為這樣的細節暴露了他們的心情。上春晚,他們面臨的問題還不少:很久沒有跳舞的身材有些發福,需要減肥;拍戲被剪短的頭髮,需要重新留長點;帶有滄桑味道的鬍鬚,也需要剃掉——蘇有朋卻只用了一句話概括,大有千言萬語,最終只好沉默的意思:「我們狀態很好,春晚會有超級的表現,我相信。」
「愛的舞蹈,一輩子也不能忘」
當天的彩排以舞蹈為主,站位、動作都嚴格按照當年的錄影帶進行,順序是《愛》、《蝴蝶飛呀》、《青蘋果樂園》。《愛》的舞蹈由手語動作構成,應該是最為人熟知的,不過畢竟過去了這麼多年,吳奇隆和蘇有朋忘記了很多,基本上是陳志朋帶著兩隻小虎在跳,很快就有模有樣起來。陳志朋告訴搜狐娛樂,他並不是記性好,而是因為實在忘不了:「這是我們的舞蹈,是不可忘記的動作。」蘇有朋點頭之餘不忘調侃:「很感動,想到以前的動作會樂不可支,以後志朋可以開一個陳老師舞蹈工作室。」
三首歌串在一起,最大的問題是如何銜接。吳奇隆現場出了一個點子:即興將往日舞蹈改為中國風舞蹈,並取名與時俱進的「太極中國風」。至於傳聞中的RAP,蘇有朋反問:「我們是在做夢嗎?」
「相聚,是我所有的期盼」
三隻小虎集體向搜狐的網友拜了年,被問及有什麼想跟歌迷說的時候,卻都陷入了幾秒鐘的沉默,最後又不約而同地說了句:「謝謝」。難得開口的吳奇隆,這次動情了許多:「看見有很多人關心我們,包括各種各樣的信息也有傳出,春晚結束後,還沒有特別具體的想法,但是最重要的是回饋歌迷,21年了。」隨後還輕輕哼起了一段旋律,熟悉他們的人會知道,是那首《新年快樂》——1989年,他們和「憂歡派對」組合一起發行了這張同名專輯,這也是他們的處女大碟,其中一首《青蘋果樂園》,不經意間讓三隻小虎走紅了整個華語地區。
「相聚,是我所有的期盼」,這是《星光依舊燦爛》裡面的歌詞。彼時,小虎隊因為陳志朋當兵,第一次經歷解散,第一次經歷重聚;第二次解散在96年,第二次重聚卻已是14年後。他們中,吳奇隆結了婚離了婚、蘇有朋沉寂了又紅火了、陳志朋為事業勞苦奔波,春晚後還是會各奔東西,但是好在還有希望:「有公益活動,需要我們三個一起的時候,還是會出現的。」
搜狐娛樂也了解到,小虎隊接下來會進行為期3天的緊密排練,還要去挑選演出服和錄製歌曲,直到25日正式亮相央視春晚的審查舞臺。
>
手札一:讓我們解釋給他們聽
有記者這樣寫小虎隊重聚稿件的導語:「如果你生於70、80年代,卻不知道小虎隊,不熟悉《青蘋果樂園》、《蝴蝶飛呀》、《愛》,那是可恥的。請原諒本報記者的如此主觀和偏激,因為小虎隊在許多人眼中已經不再只是一個普通的組合,更是許多人的青春紀念冊。」確實有很多不滿18歲的孩子,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人對小虎隊春晚重聚,如此感興趣,又如此激動或者傷懷。讓我們解釋給他們聽:因為,那是一代人或者兩代人,共同的青春記憶——如今已找不到播放器材的磁帶、粘在日記本上褪色泛黃的貼紙、還有工工整整的手抄歌詞,甚至是面容都不再清晰的那個他或者她——就如同他們20、30甚至40歲時,想起F4或者周杰倫時會懷念、會傷感一樣。
小虎隊是最早風靡華語音樂圈的男子組合,鄧麗君、羅大佑、小虎隊,幾乎就等於80年代末、90年代初,內地對臺灣地區流行音樂的整體認知。1988年7月,臺灣開麗唱片公司推出一檔「電視新春爭霸戰」節目,貼出廣告招聘3位男主持助理,最終「小虎隊」成員脫穎而出,隨後《星星的約會》、《紅蜻蜓》、《愛》等專輯頻頻刷新銷售記錄,團體的演出活動,持續到1995年在內地舉辦「龍騰虎嘯演唱會」後截至,終於變成了「傳說」。
手札二:一種名為「懷舊」的毒
「他們都老了,我們也是」,搜狐的網友如是留言。更多的人是行動派,沾滿了灰的舊磁帶從角落被翻了出來,在各大論壇上曬著回憶;「手語班」也許將又一次的風靡起來;KTV的點歌排行榜中,那些早就不唱的老歌,又一次被集體狂歡著。還有很多很多名字被提及:林志穎,當年連郭富城都要讓路的「小旋風」;草蜢,《失戀陣線聯盟》讓多少人記憶猶新;還有Beyond,一個給予人無數希望、理想和鬥志的搖滾樂隊,一個華語音樂圈不可能再重複的傳奇,一個真的再也不能重聚、天人世事兩茫茫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