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憑藉良好的經濟基礎和生長環境,其中的大多數人自身都有一定的優越感,但是今天的富二代大多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其中雖然有張揚高調的比如王思聰,但是他們很能拿捏住分寸,也都有自己的想法,那種真正意義上的紈絝子弟,在今天已經很少了。
作家餘華的代表作《活著》,其中就講述了一個標準的紈絝子弟福貴,因為嗜賭等惡習最終敗光了家族資產,後來又在時代的洪流中顛沛流離,歷經苦難的故事。當然今天也有敗光家產的富二代,但是和《活著》裡的福貴,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比如海鑫鋼鐵的少主李兆會。李兆會的父親山西海鑫集團的創始人在2011年意外身亡,彼時還在澳洲求學的李兆會,回國繼承了龐大的海鑫鋼鐵,初期李兆會也將這家公司經營得有聲有色,但是後來國內的鋼鐵市場衰落,李兆會卻依然擴大生產規模,最終導致海鑫破產,敗光了家族數百億資產。
雖然李兆會也是耗盡了家族財富,但他至少也是正經操持家業,只不過經營能力有限才落得破產的結局。不過在我國近代的商業史上,也卻是出過一位真正的紈絝子弟,他就是盛宣懷的兒子盛恩頤,一位標準的紈絝子弟。
恐怕很多人對於盛宣懷和盛恩頤都不甚了解,因為他們生活的年代距離今天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盛宣懷被稱為「中國實業之父」,是清末聲明最著的實業家,他在一手創辦了中國電報總局、中國通商銀行、輪船招商局等等,這些企業無不是開創了歷史先河,為中國近代實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其中輪船招商局後來發展成了今天的招商局,如今這家企業已經位列中國四大財團之一,業務規模龐大,資產達數萬億,並且多年位列世界500強企業。當時,盛宣懷的身價高達幾千萬兩白銀,放在今天這樣的資產也是天文數字,富可敵國的盛宣懷是當時無可爭議的首富。
盛宣懷去世之後,將家族企業交到了四兒子盛恩頤的手中。盛宣懷共有四子,但是前三子相繼去世,只剩盛恩頤這顆獨苗,所以盛恩頤自來備受寵愛,嬌生慣養,沾染了許多不好的習氣。繼承了龐大的家族產業之後,盛恩頤一時間也是風光無限。
但盛恩頤此後卻過上了窮奢極欲的生活,給自己的幾位太太購置豪車豪宅,對自己花錢更是毫不手軟。同時,盛恩頤還嗜賭成性,他曾經因為賭博,將家中的一百棟大樓作為賭資一次性全部輸掉,盛家的龐大資產,就這樣很快被盛恩頤揮霍掉了。
最終,盛家沒有逃過「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在盛恩頤這一代就徹底衰落,諷刺的是,盛恩頤還是因為貧困死在了家中。令人欣慰的是,這樣的紈絝子弟也是近百年前的事情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大多則是像楊惠妍、張康陽、嚴昊這樣優秀的富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