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農村沒水塘,看不到小蝌蚪,夏天能聽到青蛙叫

各位朋友,大家好。還記得小時候嗎?那時農村有很多小水塘,一到夏天,很多小夥伴都能看到小水塘裡有很多小蝌蚪遊來遊去,莊稼地裡有很多青蛙在捕捉害蟲,那時候莊稼很少打農藥。大人告訴我們,小蝌蚪長大就會變成青蛙,青蛙是益蟲,每天能捕食70多條害蟲,對莊稼豐收起很大作用,不能捕捉殺害它

慢慢我們長大了,自然環境變了,村裡都鋪上水泥路,柏油路,農村的小水塘都消失了,看不到水塘裡的小蝌蚪,莊稼地裡也很少看到青蛙了,人們又大量使用農藥,對青蛙生活條件造成很多威脅。

可是現在莊稼快成熟的時候,剛下過雨,又能聽到很多青蛙叫聲,不由想起詩詞,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可是順著叫聲,到莊稼地很難找到青蛙,而且現在也沒有小水塘,小蝌蚪啊,那青蛙平常鑽在什麼地方呢?

小編上網查了一下,1782年4月,法國巴黎近郊有一位打石工人,從地下4米多深處的石灰巖中開採出一塊巨大的石頭,劈開石頭,意外發現石頭裡藏著4隻蟾蜍,這4隻蟾蜍並排在一起,各有各的窩,窩比蟾蜍大一些,窩的表面還有一層的黃土。蟾蜍出來後,還能自有的活動。科學家對這石灰巖層做了科學測定,證實它是100多萬年形成的。由此可見,這4隻蟾蜍在石灰巖中生存了100多萬年了。

1946年7月,1位石油地質學家在美洲墨西哥的礦床裡發掘出1隻冬眠的青蛙,被發掘出來皮膚還是柔軟的,而且富有光澤,經過兩天後才死去。地質學家對這個礦床做了測定,證實這個礦床是200多萬年形成的,這隻青蛙絕對不可能在礦床形成之後才進入礦層。由此可見,這隻青蛙已經在礦層中生存了200多萬年。

生物學家測定,當氣溫上升10度,青蛙和蟾蜍的代謝做用會加快2至3倍,,而氣溫下降10度時,代謝作用會減慢三分之一,埋藏在巖中或洞穴中的青蛙或蟾蜍,在永久保持恆溫狀態下,,幾乎不進行新陳代謝,幾乎不消耗能量,所以能長期不吃東西而不會死亡。

綜上所述,小編認為,即使現在很多地方沒有適合小蝌蚪,青蛙生長的環境,但地下不少洞穴,巖中層中還有很多冬眠的青蛙,只要到一定溫度,溼度下它們就會醒過來,或者出來活動,或者不出來在洞穴中呱呱叫,各位朋友,你們怎麼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