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徐穎 通訊員曾攀 孫夏 丁燕
今年是戊戌狗年,有網友著急給狗狗們排行。萌犬排行榜是:吉娃娃、貴賓、巴哥、柯基、蝴蝶犬、鬥牛犬、博美犬。帥犬排行榜是:中華田園犬、拉布拉多、薩摩耶、哈士奇、金毛、德牧、藏獒。博物館裡的狗狗們,也不甘寂寞,跑出來湊熱鬧了。
記者了解到,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文博界聯手打撈各館館藏的與狗有關的文物,「駿犬嘯天——戊戌狗年新春生肖文物圖片聯展」,也將於2018年2月13日至3月13日來到省博物館展出。
透過這些文物和展品,也許你能從歷史、文化、藝術、民俗多個視角,了解生肖犬的故事,以及它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係。
古代相犬術趣味多,下等狗只求填飽肚子,上等狗更忘我
據介紹,犬由狼馴化而來,家犬作為「六畜」之一,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馴養時間大約在距今1.6萬~1萬年之間。中國最早的家犬出現於距今1萬年左右的東北地區。最遲在戰國時期,中國就出現了相犬術。《莊子》一書中提到徐無鬼的相犬法,通過觀察神態確定狗狗優劣:下等狗只求填飽肚子;中等狗好像總是凝視上方;上等狗則好像是忘掉了自身的存在。而《群碎錄》中提到了另一種相犬法:犬黑頭,畜之令人得財;白犬黑尾,世世乘車;黑犬白耳,富貴;黑犬白前兩足,宜子孫;黃犬白耳,世世衣冠。一言以蔽之:家有一犬如此,非富即貴也。其實,透過主人身邊的狗,能猜測出主人的身份、喜好,古今大致相同吧。
十二生肖的說法在春秋前後就已經存在
從古至今,人們都把狗當作自己的親密朋友。古人寫詩喜歡帶上狗,「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風雪之夜,輕輕的一身狗叫,讓家更充滿溫馨。現代人說話也喜歡帶上狗,忙的時候有人喜歡說「忙成狗」,單身的有曰「單身狗」。狗作為十二生肖,也象徵著忠誠。
武漢博物館館藏有一組十二生肖俑。
據介紹,1982年6月,武漢市武昌區嶽家嘴中國科學院地測所基建工地上發現一座隋墓,墓中出土了一組分別代表十二生肖屬相,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的灰陶十二生肖俑。這組俑均為獸首人身,雙手前拱,寬衣博帶,正襟危坐,儼然若君子。
古人採用天幹、地支配合的方法紀年,又用十二種動物作為地支的標誌,這就是十二生肖的來歷。
從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秦簡的記載來看,十二生肖的說法在春秋前後就已經存在。這組隋俑形體大致相同,表面塗白粉,上面施有朱紅色彩繪,由於受地下水侵蝕影響,出土時色彩多已脫落。如此器型高大、成套完整的生肖俑,在隋墓中甚為少見,這種人面獸身俑形制也是南方隋墓所特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