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自稱「爸媽」,但他們的「仔女」可不是人類寶寶,而是一隻只萌犬。據《2018年寵物消費趨勢報告》顯示,中國寵物狗的數量已經達到2740萬隻,城鎮平均養寵率約為11%,為世界前三的「養寵大國」。
隨著養狗人數的增多,也滋生了一系列「不文明養犬」的現象:隨意丟棄、遛狗不牽繩、犬吠擾民、甚至是犬只傷人。今年7月起,廣州警方開展不文明養犬的專項整治行動,主要針對養犬不登記、犬證過期不續期、一戶養多犬、飼養危險犬及禁養犬問題;犬傷人、犬吠擾民及不牽繩等違規養犬問題;流浪犬問題。
然而整治開展後,又出現了新的現象和問題。有狗主表示,現在不允許一戶多犬,但陪伴多年的「家人」怎能說不要就不要?
有民間流浪動物救助機構發現,7月以來,需要救助的流浪犬數量增加,甚至是整治前的一倍有多。與此同時,領養流浪犬的人數卻在減少。而救助站、寵物醫院、寵物店能否收留沒有狗牌的流浪犬?若要上牌是否有數量限制?這些問題目前在《廣州市養犬管理條例》(下簡稱「條例」)中尚未明確。一時之間,民間救助團隊面臨兩難:不救,於心不忍;救,可能於法不容。
為此,南都記者將持續關注當下社會的「養犬生態」,借鑑各地的政策條例,試圖找出人與寵物在當今社會環境下的和諧共處之道。
狗主人提起寵物狗,避開一條流浪狗。
「市二宮馬路發現一隻金毛」「在五羊邨地鐵站求助的流浪狗」「小狗被主人扔出來了,在越秀星匯藍灣小區流浪」「請問在哪裡可以掃描狗身上的晶片,寶業路有隻被拋棄的小狗」……8月7日下午,廣州流浪動物救助志願者北極的微信裡,短短一個小時,收到了4條關於流浪犬的求助信息。
近半個月以來,類似的流浪犬求助信息,每天能收到七八條。而在一個月前,最高峰的一天,也不過是五條。
一天收到126條求助信息
7月起,北極發現市內流浪犬有增多的趨勢。「隨意打開一個流浪動物的救助群,都充斥著各種被拋棄的流浪犬信息」,以往見到這種信息,北極都會毫不猶豫地立即詢問,甚至到現場去救助。然而現在他也愛莫能助,他說自己是「自身難保」。
北極的另一個身份,是海珠區市二宮附近一間寵物店的店主。7月23日晚,一位年齡50歲左右的男客人帶著一條金毛來到店裡,表示不想再養了,可以送給北極。這條金毛已經9個月大了,剛剛遛狗時看到有警察正在查狗牌,於是帶著狗轉身就跑,「那人說,本來就不想養,是兒子要養,現在還要辦狗牌,索性就不要了。」
根據《條例》第四十五條,未申請養犬登記的,由公安機關扣押犬只,責令三日內申請辦理登記,可以對個人處每隻犬2000元罰款;逾期不申請補辦的,沒收犬只。《條例》中,規定養犬管理費的徵收標準為每隻犬第一年500元,第二年起每年300元。
「就是有些人,連500塊都不願意出,寧願棄養」,阿派關愛小動物社會發展中心的負責人陳嬙無奈地說道,8月7日當天,阿派的各個救助微信群,累計收到了126條流浪貓狗的求助信息,也是與往日相比,成倍地增長。
8月14日,天河東路,一家寵物醫院門口宣傳愛心領養的公益項目。玻璃後面是一條主人無力照顧的病犬,經救治康復後求領養。
救回來的流浪犬,可以去哪裡?
「狗牌」(養犬登記)成為了一些主人拋棄寵物犬的「正當理由」,也成為每一個民間流浪犬救助人身上的「緊箍咒」。「因為『一戶一犬』政策,救回來的流浪犬沒有登記,那怎麼辦?」北極如今面臨兩難的局面。
北極的寵物店裡,有十隻以上月齡超過3個月的各種被人拋棄的流浪犬,當中還不乏一些品種純淨的名犬,它們都是被主人棄養在北極寵物店門口,也有一些是北極從外頭救回來的流浪犬。「不知道如何給它們上狗牌,《條例》中對寵物店的上牌數沒有明確的規定,不上又害怕被查」,北極只能將部分狗狗送去「寵回家」流浪犬臨時安置中心。
除了寵物店,寵物醫院也是一些流浪犬的中途站。一些被救助回來的流浪貓狗會被義工先送到寵物醫院進行醫治和防疫,治好後會寄養在寵物醫院等待愛心人士的領養。但專項整治以後,寵物醫院也不敢收留沒有登記的流浪犬,一旦醫治好,就必須把狗退回給救助人。
兩天前,市民蘇小姐接到寵物醫院的電話,希望她把薩薩接回去,因為沒有「狗牌」,醫院不敢再繼續留養薩薩。薩薩是蘇小姐今年6月3日撿到的小狗。蘇小姐經過白雲山一高爾夫球俱樂部附近時,看到一隻瘦弱的白色薩摩耶。將薩薩送到寵物醫院才發現,這隻薩摩耶母犬全身多發性腫瘤,肩部有拳頭大的腫瘤,卵巢和乳腺都分布著腫瘤。當時蘇小姐沒有猶豫,立刻交費讓她做手術,手術費就花了8000多塊錢。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和調理,之前皮包骨頭的薩薩現在已有20多斤重。
如今寵物醫院下達了逐客令,薩薩一時間無家可歸。「真的不忍心看她再次變成流浪犬」,蘇小姐家裡已養有4隻狗,平時也是東躲西藏。兩天以來,她不斷致電身邊的朋友,詢問是否有鄉下的親戚可以暫時收養薩薩。
阿派關愛小動物社會發展中心沒有屬於自己的救助站,而是將救來的貓狗寄養在合作的各家寵物醫院,通過網絡平臺發布領養消息。然而,整治以來,寵物醫院不敢收留無牌犬。目前,阿派只能把所有的小狗都轉移到佛山的寵物醫院。「但聽說佛山也準備要整治不文明養犬,到時候就不知道還能去哪裡了?」負責人陳嬙有點無奈。
領養少了 還出現了退養
那隻被主人棄養的金毛,終於在8月6日晚上被一位年輕人領養走了。而領養前的一段時間,北極將它寄養在自己的寵物店裡。「也很害怕被查,只能讓朋友找張差不多樣子的其他金毛的狗牌,萬一被問起,就說是有狗牌,是被主人寄養在這的」,北極知道這樣做「違規」,但總比金毛被沒收了要好。
「以往,像這種純種,月齡小的金毛,基本上一放出領養信息,當晚就會被人領走,然而現在,過了十幾天才有人願意領養」。北極認為,不文明養犬的專項整治行動以來,的確令養狗的門檻比以往提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流浪犬的領養速度,「有些愛狗的人,可能家裡有不止一條,家裡多出來的狗都不知道如何處置,誰還敢去領養流浪犬呢?」
最近,陳嬙也發現流浪犬的領養速度慢了下來,甚至還出現了退養的情況。「沒有直接說退養原因,但都是很勉強的理由」。有一個領養者,是因為家裡本來已有一隻養了5年的狗狗,新領養的狗狗沒法辦登記註冊,只能選擇退養。
「最近還有一個是想給自己的狗狗找個伴,可是辦不了狗證,最後選擇領養一隻貓」。
流浪犬在增多,領養人在減少,夾在中間的民間救助力量無所適從。北極希望相關部門能根據實際情況,對《條例》進行修改,「例如對於民間救助力量的認可」,他表示民間救助力量與政府的目標都是一致的:減少流浪犬,倡導市民文明養犬。
採寫:南都記者 葉孜文 實習生 鄧慧珍
攝影:南都記者 梁煒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