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笑!春節不能出門把全國網友憋成啥樣?給貓講函數,為橘子接生

2020-12-04 北晚新視覺網

2月2日據媒體報導,曾經有人問:在一個溫度正好的房間裡,有食物,有手機,有Wi-Fi,你可以在裡面待多久?沒想到疫情讓這個問題成真了……誰能想到,有朝一日,對我們普通人來說,老實待在家裡竟會成為對社會的最大貢獻。

雖然全國旅行社團隊遊全部暫停,但其實早有人替我們規劃好了節日行程。

就在這百無聊賴間,湧現出了一批「宅在家裡自娛自樂第一名」。

▼▼▼

有人說經此一役,

自己學會了換位思考

為打發無聊時光,

網友各出奇招

魚缸釣魚

自製套圈

數堅果、數葡萄乾、

數草莓籽,數各種東西……

還有心靈手巧的網友

用瓜子殼搭了個米老鼠

有「精通醫學」的熱心網友

為橘子接生

一名清華博士甚至「對貓下手」了:

給貓講函數!

貓:我為人類付出的太多了……

有人「安利」了這樣的防病毒秘笈

不過整天躺在床上也容易累,

居家鍛鍊必須安排上

有人無聊收拾屋子,

翻出了各種回憶

千萬人半夜不睡看直播,

做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雲監工」,

還給施工現場的設備取名字

有網友說,

這些天沒事兒可幹,

只能吃了睡,醒了吃,胖了好多!

就連衛健委也忍不住提醒大家,

不要暴飲暴食

也有人表示,

真的太想念外面各種好吃的了

一批當代「大文豪」也應運而生

我在家閒得長出了蘑菇,我把蘑菇煮了吃掉,中毒了,去了醫院,醫生說我中的是好菇毒。

我在路上買了個饃,回去吃了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掉,原來這是好寂饃。

在路邊炸串店裡買了根魷魚須,吃了之後感覺渾身都不舒服,醫生說我這叫好空須。

出門時撞到桌角,桌上抹布掉下居然滾出門外,原來是布能出門。

吃了一個烤生蠔,一點味道都沒有,吃著吃著就哭了,原來這是蠔無料。

媽媽看著食譜做飯,食譜要求加白砂糖3-6克,媽媽加了5克還在往裡加,我問媽媽為什麼還要加,媽媽說再加也不錯。

媽媽買了一個網紅髮夾,上面印著「沒事」兩個字,結果媽媽拿去別在了門口粗粗的門框上,原來是沒事別粗門。

以上這些,還只是眾多群眾苦中作樂的「腦洞」的冰山一角,但這也恰恰是千千萬萬普通市民用宅在家的方式,對抗擊疫情所表達的決心與支持。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積極眺望未來,因為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來了!返京復工路上該這樣防護

2月2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第一版)》,其中分別對老年人、兒童等特殊人員防控,以及幼兒園(或學校)、養老院防、辦公場所、交通工具、公共場所居家隔離等特定場所防控做出了明確規定。

【特殊人群防控指南】

老年人防控指南

1.確保老人掌握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個人防護措施、手衛生要求、衛生和健康習慣,避免共用個人物品,注意通風,落實消毒措施。倡導老人養成經常洗手的好習慣。

2.老人出現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噁心嘔吐、腹瀉、結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狀時,應採取以下措施:

(1)自我隔離,避免與其他人員近距離接觸。

(2)由醫護人員對其健康狀況進行評估,視病情狀況送至醫療機構就診,送醫途中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儘量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3)曾與可疑症狀者有無有效防護的密切接觸者,應立即登記,並進行醫學觀察。

(4)減少不必要的聚會、聚餐等群體性活動,不安排集中用餐。

(5)若出現可疑症狀的老人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其密切接觸者應接受14天醫學觀察。病人離開後(如住院、死亡等),應及時對住所進行終末消毒。具體消毒方式由當地疾控機構的專業人員或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操作或指導。沒有消毒前,該住所不建議使用。

兒童防控指南

1.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不參加聚會。

2.外出一定要戴上口罩,記得提醒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戴好口罩。

3.作息規律,健康飲食。飯前便後認真洗手。在家多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做體育運動。

4.從現在起,養成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袖肘遮住嘴巴、鼻子的習慣。

5.如果有發燒、生病的情況,一定要配合爸爸、媽媽及時去醫院就醫。

學生防控指南

1.寒假期間

(1)有疫情高發地區(如武漢等地區)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學生,自離開疫情高發地區後,居家或在指定場所醫學觀察14天。

(2)各地學生均應儘量居家,減少走親訪友、聚會聚餐,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

(3)建議學生每日進行健康監測,並根據社區或學校要求向社區或學校指定負責人報告。

(4)寒假結束時,學生如無可疑症狀,可正常返校。如有可疑症狀,應報告學校或由監護人報告學校,及時就醫,待痊癒後再返校。

2.返校途中

(1)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隨時保持手衛生,減少接觸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

(3)旅途中做好健康監測,自覺發熱時要主動測量體溫。

(4)留意周圍旅客健康狀況,避免與可疑症狀人員近距離接觸。

(5)若旅途中出現可疑症狀,應主動戴上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儘量避免接觸其他人員,並視病情及時就醫。

(6)旅途中如需去醫療機構就診時,應主動告訴醫生相關疾病流行地區的旅行居住史,配合醫生開展相關調查。

(7)妥善保存旅行票據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關密切接觸者調查。

【特殊場所防控指南】

幼兒園(或學校)防控指南

1.返校前有過疫情高發地區(如武漢等地區)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學生,建議居家觀察14天期滿再返校。

2.學生返校後應每日監測體溫和健康狀況,儘量減少不必要外出,避免接觸其他人員。

3.學生與其他師生發生近距離接觸的環境中,要正確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儘量縮小活動範圍。

4.學校密切監測學生的健康狀態,每日兩次測量體溫,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如發現學生中出現可疑症狀,應立刻向疫情管理人員報告,配合醫療衛生機構做好密切接觸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

5.學校應儘量避免組織大型集體活動。教室、宿舍、圖書館、活動中心、食堂、禮堂、教師辦公室、洗手間等活動區域,建議加強通風清潔,配備洗手液、手消毒劑等。

6.校方對因病誤課的學生開展網絡教學、補課,對於因病耽誤考試者,應安排補考,不應記入檔案。

養老院防控指南

疾病流行期間建議養老機構實施封閉式管理,原則上不接待外來人員走訪慰問,老人不能離院外出,不再接受新入住老人,必須外出的老人,回到養老院後應密切觀察。

1.日常預防措施

(1)確保工作人員和護養老人掌握相關知識,避免共用個人物品,注意通風,落實消毒措施。建立老人和工作人員的健康檔案,每日開展晨檢和健康登記。

(2)工作人員一旦出現可疑症狀,應立即停止工作並去醫院就診排查,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和其他傳染性疾病後,方可重新上崗。

(3)建立探訪人員登記制度,如探訪人員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狀,應拒絕其探訪。所有外來探訪人員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4)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至少每半日開窗通風30分鐘以上;不宜開窗通風的,應配備機械換氣通風設備。冬季開窗通風時,應注意避免因室內外溫差過大而引起感冒。

(5)倡導老人養成經常洗手的好習慣,確保環境清潔衛生。

(6)預備隔離房間,以供未來出現可疑症狀的老人隔離治療使用。有症狀的老人應及時予以隔離,避免傳染給其他老人。

2.有老人出現可疑症狀時

養老院中有老人出現可疑症狀時,及時對該老人單間自我隔離,由醫護人員對其健康狀況進行評估,視病情狀況送至醫療機構就診,並暫停探訪活動。

辦公場所防控指南

1.工作人員要自行健康監測,若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噁心嘔吐、腹瀉、結膜炎、肌肉酸痛等),不要帶病上班。

2.若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狀者,工作人員應要求其離開。

3.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觸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4.保持辦公場所內空氣流通。保證空調系統或排氣扇運轉正常,定期清洗空調濾網,加強開窗通風換氣。

5.洗手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

6.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理垃圾。

交通工具防控指南

(包括飛機、公交、地鐵、火車等)

1.發生疾病流行地區的公共運輸工具在崗工作人員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並每日做好健康監測。

2.公共運輸工具建議備置體溫計、口罩等物品。

3.增加公共運輸工具清潔與消毒頻次,做好清潔消毒工作記錄和標識。

4.保持公共運輸工具良好的通風狀態。

5.保持車站、車廂內的衛生整潔,及時清理垃圾。

6.做好司乘人員的工作與輪休安排,確保司乘人員足夠休息。

公共場所防控指南

本指南適用於商場、餐館、影院、KTV、網吧、公共浴池、體育館、展覽館、火車站、地鐵站、飛機場、公交汽車站等公共場所。

1.公共場所工作人員要自行健康監測,若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狀,不要帶病上班。

2.若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狀者,工作人員應要求其離開。

3.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觸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4.保持公共場所內空氣流通。保證空調系統或排氣扇運轉正常,定期清洗空調濾網,加強開窗通風換氣。

5.洗手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

6.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理垃圾。

7.疾病流行地區,公眾應儘量減少前往公共場所,尤其避免前往人流密集和空氣流通較差的地方。

居家隔離防控指南

1.居住空間安排

(1)可疑症狀者需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並拒絕一切探視。

(2)家庭成員應生活在不同房間,如果條件不允許,應至少保持1米距離,分床睡。可疑症狀者應減少活動,限制居住空間,確保需要共用的空間(如廚房和衛生間)通風良好(保持窗戶持續開放)。

2.照顧者安排

最好固定一位家庭成員照顧,這位家庭成員應身體健康狀況良好且沒有慢性疾病。

3.防止傳播

家庭成員與可疑症狀者在同一房間時,都應該佩戴與面部嚴密貼合的醫用外科口罩。隨時保持手衛生,避免直接接觸身體分泌物,不要共用任何可能導致間接接觸感染的物品。

4.汙染物的處理

使用過的手套、紙巾、口罩以及其他廢物都應該放在患者房間專用的垃圾袋裡面,標記為汙染物再丟棄。

5.出現以下症狀時應立即停止居家隔離並及時就醫

(1)出現呼吸困難(包括活動後加重的胸悶、憋氣、氣短)。

(2)出現意識問題(包括嗜睡、說胡話、分不清晝夜等)。

(3)腹瀉。

(4)高燒超過39℃。

(5)其他家庭成員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狀。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新民晚報 網友評論 央視新聞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憋家不出門,看網友五花八門抗無聊方法:給橘子接生,給貓講函數
    在為武漢同胞祈福的過程中,我們也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來對抗這次災難。那就是蹲守在自己的家裡,不出門不聚會不亂逛,爭取用最簡單的方式,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但是,由於抗擊疫情的戰線拉得過長,大多數人們都只能在家裡邊一整個春節,這對很多愛玩愛鬧的人來說都是比較難受的。因此可以說這一次大型宅家活動逼瘋了不少人,網上到處都是網友們對抗無聊的辦法。
  • 貓咪想出門,主人不讓,自己學會開窗了,網友:不許成精!
    現在有許多的人喜歡養貓,而且會想要把自己與貓生活的日常,跟大家分享出來。也讓別人看看自己和貓生活的點點滴滴,會遇到很多有趣的事情,大部分時候可能發生了也只能講述一下,但是錄下來的話會更加的直觀,能完完全全的展現事情的完整過程。
  • 民間花式抗疫大賞:搖號買口罩,給貓講函數,數個APP後臺崩潰
    大喇叭之外,村口的橫幅則幾乎成了民間抗疫的智慧結晶,它們大都很講究對仗和押韻,句句擲地有聲。免費為了讓全國人民減少外出,幫大家打發時間,各大平臺也是費了一番心思。1月24日,字節跳動宣布,春節檔電影《囧媽》將通過網絡免費播出,字節跳動向歡喜傳媒支付6.3億,這也為《囧媽》贏得了好口碑,只不過,這一口碑在上映後很快滑落,豆瓣5.9分的評分和行業內的一片質疑都令徐崢非常尷尬。
  • 春節宅家自娛自樂大賽,無聊的人已經把自己玩壞了
    只是和設想中不同的是,從年前到今兒個初五,平日裡自詡宅男宅女的我們,在家裡蹲多天之後,逐漸體會到了不能出門的心酸,遂紛紛發出感嘆:成天穿著睡衣,甚至還舉辦起了春節睡衣大賽。不用出門,懶得打扮,生活似乎逐漸變得乏味,有網友笑稱:咱們仿佛在家坐了個月子。
  • 「我尋思著一隻狗能困成啥樣,直到它上了熱搜…」
    「我尋思著一隻狗能困成啥樣,直到它上了熱搜…」阿聞 阿聞寵物 Hello,大家好,我是工具人阿聞。國慶期間,有一隻狗子睡覺睡上了熱搜。事情是介個樣子的:一位來自四川成都的狗主人,拍下了自家狗子旅行後在車上打瞌睡的視頻。
  • 男子用雞肉乾餵貓咪,貓的反應網友爆笑,貓:就不能餵我吃嗎?
    貓在大多數人得眼裡是個怎樣得動物?想必很多人得想法都是乖巧可愛,性格溫順,對人還特別得忠誠,總而言之就是一隻很好得萌寵,所以現在也有不少人都願意養只貓在自己得身邊。不過隨著養貓得人越來越多,漸漸也有不少貓主人發現了問題,那就是現在得貓好像是變得並不是那麼得活潑,相反還變得特別懶,可以說懶到讓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心想:這貓怎麼變得這麼懶?它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 朝紙箱子扔一塊橘子皮,一隻橘貓嗖地從裡躥出來:這是大變活貓?
    大家好,我是萌寵君,今天給大家講一個大變活貓的故事。貓分很多種,大多性情相似或溫柔或高冷,但有一種例外;它們是可愛的擁有者,同時更是貪吃的代名詞,沒錯,說的就是橘貓。「十橘九胖」是宿命,更是現實。很多人試圖終結這種宿命,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 肺炎防控期間,狗狗在家憋得嗷嗷叫,到底能不能出門遛彎呢?
    春節期間,因為肺炎的原因,國家叫大家都待在家中,算是給社會做貢獻了。但是在家時間長了,難免會覺得無聊,狗狗更是在憋得嗷嗷叫。那這個期間到底能不能帶狗狗出門遛彎呢?狗狗到底能不能出門遛彎?而在肺炎防疫期間,小編是不建議主人帶狗狗出門遛彎的,因為帶狗狗出門遛彎,主人受到的風險會非常大。那想帶狗狗出門怎麼呢?1、如果你養的是小型犬,因為小型犬需要的運動量並不大,所以寵主只要在家和狗狗玩些消耗體力的遊戲就可以,這樣狗狗的精力就會得到發洩,不會拆家。
  • 母貓出門不慎懷孕,2月後生了一堆,主人笑哭:它爸到底是啥?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認知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了,因此很多人都會選擇在自己的身邊飼養一隻寵物了,因為他們也有能力去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有很多人都會選擇養貓,
  • 正義聯盟 「貓化」:超人變「飛天貓」,你看閃電俠可愛成啥樣?
    那麼假如將正義聯盟裡的超級英雄們與貓結合之後,又會變什麼樣呢?「貓化」後的超人變成了一隻「飛天貓」,你看閃電俠可愛成啥樣了?一起來看看吧!神奇女俠跟漫威的黑寡婦一樣,神奇女俠在正義聯盟裡是最出色的女神英雄代表,人如其名,神奇女俠乃是皇室後人,她身上所有的裝備都是由神贈予,身份尊貴,能力突出。
  • 你見過最醜的貓咪長啥樣?真的徹底斷了我吸貓的念頭!
    在快節奏,高壓,忙碌的現實生活中,其軟萌嬌小對鏟屎官依賴和撒嬌的樣子尤其是那貓咪的盛世美顏卻治癒了不少網友的心,一天的忙碌和委屈回到家看到那麼小小的一隻等你回家的樣子,所有的壞情緒頓時煙消雲散。抱起小可愛狠狠的吸一口,所有委屈都不值得一提。貓咪不僅成了現代人的寵物,更多的成為了我們的靈魂伴侶。
  • 廖勁鋒請網友為貓取名字,網友神評論!撲哧君哭暈在廁所!
    廖勁鋒發微博:好了 今天起正式宣布成為一名鏟 官這是一對CP貓圖三少男取名為:黑狗他老婆的名字你們給我想想吧(菲狗怎麼樣?跟撲哧湊一對」「就叫憨憨吧,傻貓有傻福,不如另一隻貓就叫傻福」「就叫狗妞唄」「噗噗和哧哧」「就叫 狗樣 可好 」「一個叫勁勁,一個叫峰峰 然後你每天就叫勁峰快來吃飯飯啦如何?」「如果我養貓一定叫肉球」「為什麼要像狗 叫菲菲與鋒鋒好了還可以繞口令」「叫好狗吧」「開心,撲哧君也加入鏟管的大部隊。
  • 橘子哥馬桶蓋跪拜豬等 爭上羊年春節頭條
    2015年2月25日,今天是上班第一天,仔細想想,過年七天樂,還真是一個「血拼」的春節!為了能在這樣一個熱鬧的春節露上一回臉,相親小哥、橘子樹、馬桶蓋、理髮剪、黃金大道、千年佛像、二師兄、最後連「不動產」都按奈不住了,全都拼了。#高富帥小夥春節忙相親 5天見25個女孩據人民網報導,河南有個小夥,家庭條件不錯,張相也很出眾,從臘月二十八到大年初三,不是在相親就是在相親的路上,在5天裡相親了25個女孩!
  • 「我家的貓懷孕了,我要怎麼做好接生的準備?」
    再加上疫情的緣故導致無法出門,這一下讓很多的鏟屎官喜抱孫。小可也在後臺收到「我家貓咪懷孕了,我應該怎麼辦,怎麼接生?」那麼趁著這次機會,小可就來和你們來一個詳細的解說,各位養貓的小夥伴們,可要聽好了。孕期的計算方式:一般發情後,配種是以7天為一次,所以孕期從第7日開始算,這樣的第65天為預產期。孕期的跡象:母貓的乳頭變大,呈現粉紅色;腹部腫脹;不再發出求偶的聲音一旦有了以上的這些跡象,鏟屎官們切記,基本上是確定懷孕了。
  • 手遊QQ飛車:車神排行榜裡突現小橘子官方號?感覺就跟真的一樣!
    最近有網友在排行榜上看到一個自稱是小橘子的官方角色號,那個給人的感覺很像啊,裝扮還有段位等都是一等一的高級別!究竟長啥樣?小白給大家看看!大家看到後感覺如何?簡直就是真的一樣,相冊還有頭像,裝扮以及各種表現都是頂級玩家的那種展現,特別是那身裝扮,簡直太像了啊!雖然大家也可以打扮成那樣,但是圍觀網友們表示,這個高仿小橘子確實讓我服了!正如網友所問,知道小橘子看的啥車嗎?
  • 如何幫貓接生&貓生孩子的注意事項?
    後邊的是這樣的一個例子,直到母貓的腹部完全癟掉,然後才生產出來。通常已經壯年的母貓1隻會產生4-6隻小貓。註:將小貓的胎盤給母貓吃,胎盤有很大的補益,母貓產生大傷元氣,所以需要吃胎盤補充體力。若母貓單胎產4隻幼崽,則至少給母貓單胎產2隻,產5隻以上,則給母貓單胎產3隻。多餘的胎盤主人可以收起,自己吃,這玩意很補。
  • 女子電梯內小便,再現人不能讓尿憋死,網友:這姿勢確實憋不住了
    要為孩子、老人、病人著想,為環境著想,改善宜居環境。我們小區的電梯裡也有一大泡,在那之前幾乎每周都有,找房子也沒辦法,不由得在電梯上貼了張紙,說是狗,不可能總是這樣。罵完之後,在電梯裡好久沒看見有異常,其實到最後都不知道是什麼。如果不看今天的錄像,誰也想不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鄰居看了大家,說:「不要臉,網友說會原諒的。
  • 帶6kg混血貓出門「公園阿伯以為養石虎」 超爆笑5句話讓飼主無言
    (圖/網友陳維維授權提供,下同)記者陳靜/採訪報導到底應該解釋還是不解釋呢?新北飼主陳維維家裡養了一隻金吉拉與豹貓混血的米克斯「米腸」,這天他帶著愛貓去公園散步,沒想到當他們坐在陰涼處休息時,一位阿伯帶著好奇心走過來詢問他腿上這只是什麼動物,聊著聊著竟誤以為米腸是只「石虎」,一連串的爆笑對話讓他超傻眼,立刻PO上網與貓友們分享。
  • 主人給古牧犬剃光了毛,網友:我被洗腦了,古牧原來長啥樣?
    而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寵物,就是狗狗了,每天都可以看到狗狗的身影,因為鏟屎官們每天都會帶著狗狗出門遛彎,來消耗它們多餘的精力。 狗狗忠誠有靈性,自然是很受人們的歡迎。隨著人們養寵物數量的增多,寵物業也是蓬勃發展,狗狗的種類也多了不少。以前我們養的基本上都是本土的中華田園犬,看家護院,保護主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