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水墨山水,自然空靈,恰似從北宋穿越而來,一張畫一個世界!

2021-01-08 水墨畫家陳莊

李華弌老師的畫是在繼承中求發展, 而不是一味的在求「變」。……李華弌老師的藝術明顯有別於元代以來的文人畫系統, 他試圖遠接宋人,試圖用筆墨完成對於造化性格的準確描述,他是在有效地表達框架中的寄情。

換言之,李華弌老師是在繼承中國另一脈的傳統,是對於文人畫邏輯之前更遠端的中國繪畫理念的追溯。他追尋的不僅是這個傳統的精神, 更包括一份做人、做事、創作、以至生活細節都「講究」的信念。

——吳洪亮

李華弌從北宋時期偉大的山水畫尋求靈感,又採用宋代風格的筆法,與師承董其昌(1555年-1636 年)的清代追隨者的傳統中國水墨分道揚鑣。此外,李華弌的山峰在畫中上不見頂、下不見底,捨棄全景,僅取近觀,是超出北宋框框的手法…… 將背景山峰放於特別角度,以便風景元素推到畫的最表面,為畫作加添壯偉和動感,一如風景的簡化使之格外直接、懾人。這些特點給李華弌的畫作注入了一份新意和現代感。

雖然熟諳西方風格,李華弌擁護並熱心於挽救和復興經典中國傳統,然而他著意使他的畫作與傳統水墨明顯不同……

——羅伯特 · 毛瑞

1982年,李華弌和他的妻子前往美國,定居舊金山……進入舊金山藝術學院學習,於1984年獲得藝術碩士學位。…… 李華弌在藝術學院的老師們傳授的都是後現代理論,並鼓勵他使用中國題材和技巧去開創自己的風格。在這種想法的引導下,李華弌開始明白,他的藝術挑戰並不限於將中國和當代西方連起來,更要將古代中國與中、西現代連起來。

李華弌在北宋時期(公元960-1126)的壯麗山水畫傳統中找到靈感。......他根據一套藝術,理論和哲學基礎,而非按照他的能力所在,去刻意地選擇他的藝術路線。首先,他汲取了北宋恢宏的山水畫的視覺吸引力。郭熙的「早春圖」是李華弌的最愛,這是一幅最複雜,最具視覺震撼力的中國畫之一。

李華弌對李成的探索,不限於遍讀文獻,還跑到李成的故鄉 - 。現在的山東省青州臨淄在那裡,他體會當地的山水,松樹和整個環境他還攀涉人跡罕至之地,以推敲李成的生活環境會是什麼模樣。李華弌在他的作品中不僅嘗試捕捉李成的繪畫技術,還儘可能在當世環境追溯李成所見所感。

——倪明昆

大家講起中國傳統畫,會提到門派、風格,我覺得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氣韻。現在很多人畫山水畫,追求野逸、簡單、大筆畫的這種,而我追求的是精緻、儒雅的風格。

有些人畫畫追求自然的野逸,比如說寫意的花鳥,掛在書房裡讓人清閒逸賞;而有些畫能登堂入室,追求廟堂之高氣。我比較偏向於後者,追求更沉穩、更長久的力量。

我眼中的自己是一個當代的水墨畫家,在美國舊金山,最初學的就是當代藝術。當代這個概念,好多人都有自己的解釋。當代是什麼?這是我們所有在外留學的藝術家都在思考的問題。很多人說當代意味著這一分鐘,轉瞬即逝。每個藝術家都按照自己的概念去做事。

宋朝的山水畫讓人覺得特別沉靜,不是因為宋朝從沒人砍樹沒人汙染環境;而是宋朝人在內心崇拜淨土。他們有心中的一塊淨土,所以他們才會畫出淨土的境界。當代生活的緊張和紛亂,所以人們會忽視「淨土」。反觀當代社會,有好多人會注重太極拳、瑜珈、飲茶的文化,重視安靜的力量,我想都是追求一種生活方式的平衡吧。

——李華弌

作品欣賞

李華弌

1948年生於上海,6歲開始學習國畫,16歲學習西洋畫,1982年赴美定居舊金山市,1984年獲舊金山藝術學院頒發藝術碩士學位。

赴美數年,經歷多元文化的衝擊,洗盡當代藝術之鉛華,最終回歸傳統水墨,從北宋山水巔峰時期的繪畫中汲取靈感。既有工筆畫的細膩精巧,又有寫意式的恢宏大氣,實現了自然空靈的古典氣質與現代意味的審美視角的完美融合,長期被世界一流藝術機構視為「經典級」的當代繪畫珍品收藏。被稱為「中國當代高古水墨第一人」。

相關焦點

  • 水墨山水畫入門技巧,簡單又實用
    中國國畫發展至今已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也出現了很多的分支,水墨山水畫就是其中的一個分支。水墨山水畫自唐朝開始到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法體系,現在也有許多優秀的水墨山水畫畫家,下面一起欣賞國家一級美術師諸明的江南水墨畫,並學習一些水墨山水畫入門技巧吧。
  • 「穿越中國美術史」山水畫來了,讀懂山水,才知中國人(上)
    唐代逐漸把山水畫獨立出來成為一個畫種,之前的山水只是人物畫的配角;五代和兩宋山水畫走向成熟,無論是繪畫技法還是理論都非常豐富;而元代的文人山水又將山水畫推向了另一個新的高度;明清則主要是「復古」前人,偶有探索。每個不同時代的背景「順產」出了與之相應的文化。
  • 十步教你畫一幅水墨山水!
    轉自:網絡(我們尊重原創,尊重每一位創作者的辛勤付出,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水墨山水是純用水墨不設顏色的山水畫體,相傳始於唐,成於宋,盛於元,明清兩代有所發展。石濤水墨山水畫欣賞▼水墨山水講究立意雋永,氣韻生動,其筆法糸以勾斫、皴擦、點染為主導,長於結構和質感的表現;其墨法糸於墨的濃淡乾濕。想要畫好水墨山水畫,勢必要熟練掌握山水畫的繪畫技法和水墨交融的規律,這其實並非一件易事。
  • 石虎:恣意縱橫畫山水
    他認為最為原初不受觀念意志所繩的一種玄妙不定的「後我」乃是最接近神性的。這種「神覺」正是藝術創作中自我靈魂世界的顯露。作為不同時期的藝術巨匠們,充滿著靈智與革新思想的藝術家,在時空相隔幾百年的距離中所闡發出同樣的觀點,從中不難窺得一個真理:藝術唯一不變的就是直抒心性,找回靈魂!
  • 石虎丨恣意縱橫畫山水
    他認為最為原初不受觀念意志所繩的一種玄妙不定的「後我」乃是最接近神性的。這種「神覺」正是藝術創作中自我靈魂世界的顯露。作為不同時期的藝術巨匠們,充滿著靈智與革新思想的藝術家,在時空相隔幾百年的距離中所闡發出同樣的觀點,從中不難窺得一個真理:藝術唯一不變的就是直抒心性,找回靈魂!滌除玄鑑,回歸本我。我想,這正是石虎先生藝術思想中最為可貴精神。
  • 簡單線條勾勒人物山水之美 王宏瑤水墨作品亮相人民大禮堂
    首席記者 黃軍 攝華龍網11月25日16時40分訊(首席記者 黃軍)今(25)日下午,意在筆先·2017年王宏瑤水墨作品展在重慶市人民大禮堂(北廳)開幕,展覽展出了王宏瑤76幅近年創作的水墨畫。據主辦方介紹,王宏瑤是既擅長寫意、又善於寫實的畫家。
  • 一個歪果仁畫的中國水墨畫 動漫角色龍貓、黑武士亂入腦洞太大了...
    近日,網上熱傳一組龍貓版的中國水墨畫。據視覺志介紹,國外有一個中國文化愛好者最近正在鑽研中國水墨畫,不過他在作畫時手一抖,不小心將口袋怪獸、龍貓等動漫形象穿越到了畫中,感覺搞怪又有趣。 但經觀察者網編輯查詢,這組圖早在2009年就已經在國內論壇流傳,具體作者暫時未知(如知道原出處,請聯繫小編註明)。
  • 中唐後水墨松石圖的興起及其禪學背景——以張璪為中心的研究
    但整個來說,畫石還是不夠自然,畫樹葉刻畫過頭,樹種也有限。且刻畫越細緻,就越不自然。(圖1)至於「山水之變,始於吳、成於二李;樹石之狀,妙於韋鶠,窮於張通(張璪也)」兩句,「山水(畫)」與「樹石」是分開來說的,說明在張彥遠看來,兩者既有聯繫,也有區別,並不完全是一回事。(圖2)傳世南朝梁元帝的《山水松石格》一文,也把山水和松石題材分開表述,這說明「樹(松)石圖」自南朝以來就算是一個特色題材。
  • 愛畫喵:這個老外,嘗試中國水墨筆法畫出許多樣態的貓
    他繪畫水墨動物已有十年之久。 他的作品多以動物為主, 帶有濃鬱的中國水墨畫氣息。
  • 彼岸畫水 此岸畫山——兩岸畫家的「山水相約」
    「情系阿里山——兩岸水墨名家聯展」25日在臺灣中山紀念館逸仙藝廊展出,展示兩岸畫家筆下的臺灣美景。這是繼「情系大運河」後,兩岸藝術家的再次合作。2010年3月,臺灣與江蘇畫家同赴隋煬帝始建的大運河採風,以車馬舟船、水陸並進的方式,細細遊覽了700餘裡的江蘇段古運河,之後畫家們閉門造畫半年,共完成作品105幅,「情系古運河——兩岸水墨名家聯展」由此誕生,巡迴兩地六大美術館展出。雙方當時即約定,第二輪寫生以臺灣阿里山及周邊勝景為主題,踐行「彼岸畫水、此岸畫山」的山水精神。
  • 《夢蝶》將傳統拆字遊戲與沙盒遊戲結合,在水墨畫中創造世界
    古典的遊戲玩法也可以和現代科技結合,通過現代科技讓古老的遊戲擁有新的魅力,《夢蝶》這款遊戲用水墨畫的風格,打造出了一個不一樣的沙盒遊戲,還結合了字謎遊戲在其中,可以體驗到傳統遊戲和現代遊戲帶來的雙重娛樂。
  • [遲老師踩線遊記]上海&蘇州,說走就走,詩畫山水間,千年吳文化,水墨蘇州城!
    曾幾何時,想像著自己如《雨巷》中的丁香姑娘一般,撐著一把油紙傘,邂逅江南的雨,看一看曾被古人入詩、入詞、入畫的水墨江南,如今又有著散發著怎樣的氣息與意蘊。趁著這次踩線的良機,夙願終於得償。聽說他曾經是唐件虎的老師哦。在喧囂的城市邊緣尋找到一份安寧,在吵鬧繁雜的世事中尋找到一份從千年前穿越而來的從容和樸素。沒錯,我喜歡這裡的年代感,這裡適合拍歷史劇,鑑定完畢。這一次真的掃盲了,我看到了剛出生的蠶寶寶,一齡到五齡的蠶寶寶。如果你認為一齡,就是一歲,那就大錯特錯了。手搖吐絲機,居然讓我也搖成了細細的蠶絲,好神奇。
  • 品香、點茶、繪畫、插花,北宋文人為何如此愛「閒事」?
    相傳他用了7年時間製成的「雪中春信」是香譜中記載的千古名香,王弗去世後,他亦曾做《翻香令》悼念亡妻。蘇軾好友黃庭堅更是自言患有香癖,酷愛品香、制香,在他流傳於世的文學作品中,便有大量的香方。此外,在北宋,品香、制香並不是文人士大夫的特權,普通百姓也可以玩香品香,坊間酒樓就有香婆,只要花費少許,便可享受。
  • 水墨的轉向——中國當代水墨邀請展在紹興市美術館舉行
    水墨轉向,是對徐渭精神的傳承  紹興,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古城。幾百年前,在這裡誕生了水墨寫意畫大師徐渭,其畫主觀感情色彩強烈,筆墨揮灑放縱,把中國水墨寫意畫推向了書寫強烈思想情感的最高境界,成為中國水墨寫意畫發展中的裡程碑。
  • 以筆立骨 以墨取象——解析青年山水畫家王海明
    先後在中國美術學院、山東藝術學院、華夏好丹青第三期精英班、榮寶齋畫院梁建平新鄉土水墨研究工作室、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創作院衛德章山水創作研修班學習,得諸名師指教。山東廣播電視報通版推介著名青年山水畫家王海明先生,以獨特的審美特質漸漸映入我們的藝術視野。
  • 縱觀宋元三大家畫《春山圖》,尤喜那最後的「世外桃源」
    上一篇多藝堂說到元代宮廷畫師商琦畫《春山圖》「煙雲」絕世無雙,上追北宋李成之風,技藝冠絕。其實名稱叫《春山圖》的畫卷在宋代早有名家所繪,如北宋名家、科學家燕肅、南宋名家趙伯駒。今日我們再一起賞析宋代的《春山圖》一番。
  • 「他把人物當花卉來畫」 感受大家周昌谷水墨魅力
    本期《溫州寶藏》就帶你「欣賞」這幅畫作,感受一下浙派人物畫的水墨魅力。  他把人物當花卉來畫  《黃賓虹像》長92.8釐米,寬61.2釐米,畫於1959年秋,中國畫大師潘天壽親筆用篆書為之題寫「畫家黃賓虹先生之像」,落款「一九五九年盧橘黃時,壽題」。  這幅《黃賓虹像》畫的是黃賓虹先生對景寫生的情景。
  • 當外國人拿起毛筆,他們畫的是水墨還是水彩?
    他不喜鉛筆打稿,常常直接在畫布上描繪,接著再利用顏料的特性,為貓咪注入獨特的個性,各個顏色間的銜接非常自然,漂亮的漸變色仿佛在畫布上浸潤流動。Chatchawarn筆下的貓神態各異,顏料暈染的虛實變化呈現出深淺不一的痕跡,將貓的靈動表現得淋漓盡致。或目光犀利或眯眼小憩、或慵懶蜷縮享受午間的陽光,這些精緻的貓主子肖像是他對生活的詮釋。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從動物身上捕捉到生活的美。
  • 超級簡單的水墨效果——看一遍就會畫的水彩畫成水墨效果的風景畫
    線稿畫得輕一些,畫好之後,上色之前用可塑橡皮擦淡一點。枯樹的枝幹可隨意些畫,不必畫得一模一樣。一夏飄雪原創二、雖然是水彩,但是只用了黑色,基本上照著水墨的效果在畫當然一般我們在畫水彩的時候,跟畫彩鉛畫的時候一樣,都需要放一張乾淨的餐巾紙,和一張試顏色的水彩紙在旁邊,(彩鉛畫當然放彩鉛紙更好),這樣在畫到畫上之前,一定要在邊邊上的紙上試好乾濕度以及色的濃淡,以免畫上去無法更改。
  • 他是古代著名畫家,擅長運用重彩和青綠,開創青綠山水新畫風
    仇英以青綠山水畫而著稱,他的作品畫面流暢,色彩濃豔,令人震撼。仇英的山水畫中總是會呈現出絕妙的仙境,不過,他不會去刻意地營造一種神秘莫測的氛圍,而是注重虛實結合,把人間和仙境巧妙融合,打造了新奇的意境。他擅長運用重彩和青綠,開創了青綠山水的新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