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正聰明的人,不是處處去顯擺自己的聰明智慧,而是會不露鋒芒、暗中進取,「該裝傻時則裝傻,該聰明時不含糊」,這才是一個聰明人的較高境界。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一種想法,不喜歡和心眼太多的人打交道,而喜歡和淳樸善良的人做朋友。
國學大師曾仕強也說:「一個聰明人一旦開始炫耀自己的聰明,他就開始變得愚蠢。」
而真正的聰明人,平時懂得裝傻,只要機會來了,就會立馬抓住機會,大展身手。
劉輝國畫山水《松濤觀瀑圖》作品選自:聚藝上品
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就很好的說明這一點。
楚莊王剛繼承王位的時候還小,他上任之後並沒有像其他君王一樣認真操持國政,整天只顧縱情享樂,大臣們恨鐵不成鋼,認為楚莊王是一個昏庸無能之人。
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看到楚莊王這種情況,都十分著急,紛紛勸諫楚莊王不要整天只顧享樂,而是要以國事為重。
許宜錦國畫竹子《竹報平安》作品選自:聚藝上品
對於大臣們的勸諫,楚莊王根本不理睬,聽煩了直接下令:「膽敢勸諫者死」,這道命令一出,果然有效,很多大臣們也都消停了。
大夫伍舉知道勸諫無用,就給楚莊王出了一個謎語:「遠方的高山上,有隻鳥兒,三年不飛也不叫,人們都猜不透,不知道這是一隻什麼鳥?」
楚莊王那麼聰明,一聽就知道伍舉說的是自己,答道:「這有什麼奇怪的,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高萬舉國畫牡丹《天香一品醉》作品選自:聚藝上品
這次之後,楚莊王還是像以往那樣縱情玩樂,一位叫蘇從的大臣實在看不下去了,徑直闖入宮中對楚莊王說:「大王這樣下去,恐怕會亡國啊」
楚莊王大怒,喝道:「我已下令不準直言勸諫,難道你不怕死嗎?」
蘇從昂首挺胸的說:「如果臣死能讓大王振作,能讓楚國強盛,臣就算死也心甘情願。」
楚莊王凝視蘇從半晌,突然笑道:「這就是我要的棟梁之才。」接著斥退了樂師和舞姬眾人,與蘇從共同商談國政。
第二天,楚莊王任用了伍舉、蘇從這種德才兼備的大臣,罷免了貪汙受賄、逢場作戲的庸才。自此楚莊王勵精圖治,帶領著楚國走向富強。
孟國安書法《業精於勤》作品選自:聚藝上品
從楚莊王的這則故事中,我們看到了,楚莊王在時機尚未成熟的時候,在表面上選擇了裝傻,在暗中謀劃全局,觀察眾多官員中,哪些是忠臣,哪些是奸臣。待到時機成熟,果斷出擊,一擊即中。
楚莊王的事例,很好的說明了這句俗語「該裝傻時則裝傻,該聰明時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