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日,衡陽雁峰區嶽屏鎮隆橋村幸福河兩岸,不經意間成了市民網紅打卡地,只因這裡的水杉樹呈現出令人驚豔的美景:沿河岸邊兩排長長的水杉林嬌豔似火,化為絢麗的畫卷,層林盡染,河水如碧,紅色的水杉林樹影倒映在清澈的水面,十分柔美。沐浴著冬日暖陽,漫步水杉林下,甚是愜意,不少市民聞訊而來,舉起手機拍拍拍。
喜愛水的水杉是「活化石」
「這種樹很『賤』,不怕水淹也不怕旱。」隆橋村負責人歐名權指著河邊的水杉樹介紹。
隆橋村村部附近,經過整修的幸福河兩側修建了河岸小公園,有硬化的林蔭小道,有清淤後修葺了的河坎,還建了幾座跨河的小橋。站在兩排高高的水杉林間,看著清清的河水緩緩流淌,向河的兩端盡頭望去,隱約可見都市的高樓大廈。很難得,在高樓大廈鋼筋水泥的森林中,還靜謐地隱藏著這麼多火紅的水杉樹和緩緩流淌的幸福河。
據介紹,水杉為落葉喬木,是我國本土特產,被首批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稀有種類,有植物王國「活化石」之稱。它樹幹通直挺拔,樹冠呈圓錐形,全樹似一座寶塔,樹形秀麗、古樸典雅,適生於水濱溼地。水杉是神奇的樹種,春夏為綠色,深秋至冬,葉色會自動變紅色。它是大自然漫長進化中倖存下來的物種,具有驚人的耐溼、耐澇和耐旱、耐寒能力,抗風力和生命力都很強,所以又被譽為化石樹、紅杉樹,可以和同為「植物活化石」的銀杏樹相媲美。
上世紀七十年代「落戶」幸福河
「這些樹是上個世紀70年代種的,記得父母親種樹的時候我們在讀小學,跟著玩。現在這些樹有二三十米高了,種的時候不過一兩米高。」歐名權介紹說。
這些水杉源於當年郊區人民政府響應「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號召,營造的綠化防風遮陰的景觀樹。在他印象中,那幾年這種樹栽了很多,從當時的水庫,也就是現在的南湖公園一直延伸到銅橋港幸福河入湘江口,有10多公裡,不僅在幸福河沿岸,許多生產隊在水渠的兩側都種了。因為那時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幸福河的河道和灌溉水渠很多地段都修成了筆直的一長條,沿岸種下的兩行水杉樹就都長成了整齊的兩排。南湖公園那有水,所以水杉樹長得最好,高大挺直。「那時候還是嶽屏公社,生產隊是集體出工種樹,一大群人在長長的河堤兩旁栽樹,場面很熱鬧。」歐名權說,他爺爺和村裡另一位老人還被隊裡請來護樹,每天走走看看,防止盜伐。誰也沒想到,當年綠化的樸實舉措,今天成了無意插柳的網紅景點。
據說水杉是那個年代我國科學家研究出來向全國推廣的新成果,那時的社員們用一雙雙巧手,繪就了今天的美景。過去,農民終年忙於生計,無心留意這生機盎然的景致。今天的水杉林既是美麗的網紅打卡地,又成了發展的綠色平臺,有些水杉林已經成了開發樓盤中的天然景觀。
大自然數十年的精心勾勒,在這片沃土上形成了絢麗多姿美景,不經意間變身攝影家的天堂和廣大市民賞玩的勝地。(文/記者周瑞華 圖/記者彭斌 編輯劉紫葉)
【來源:掌上衡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