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液體環境會產生生命嗎,它們會長什麼樣子?

2021-01-08 大科技雜誌社

太空是什麼樣子的呢?

在晴朗無雲的夜晚,我們能看到頭頂上方黑色幕布上的點點星光。天文望遠鏡傳回的照片上,一望無際的黑暗中,對人類而言巨大無比、璀璨奪目的星球就像一粒粒灰暗的塵埃,太空就像一片廣闊漆黑、荒無人煙的沙漠。

在科幻電影中卻不是如此,太空中充滿著多種多樣的生命和文明。《星球大戰》中許多星球上都存在著高智商生物,但是他們的外形跟地球人很不一樣,三角腦袋、金色眼睛的類人生物;沒有眼睛、全身粘液的蛞蝓;頭上長著潛望鏡的蛇形生物等。《阿凡達》中外星球潘多拉的原住民是約3米高的藍皮膚類人生物,他們被地球人稱為納威人,具有與動植物交流的能力。

太空到底是沒有生命的荒漠還是生機勃勃的大花園?雖然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在太空中找到活體生命的痕跡,但是許多科學家仍然信心滿滿地認為,答案應該是後者。

環境不同,生物有異

地球上的生命是數十億年適應環境、發展進化的結果,其他星球的生命也應是如此,因此在科學家的想像中,其他星球的生命與地球生命在外形上會有很大的不同。

讓我們先從星球軌道來看。2016年,我國的科學家通過計算郭守敬望遠鏡和克卜勒衛星的測量數據,發現約八成的太陽系外行星的軌道與太陽系行星的相似,大多為偏心率小於0.1的近圓形軌道,只有兩成左右的系外行星偏心率較大,平均值大於0.3,呈現明顯的橢圓形軌道。這個結果讓人振奮,因為近圓形軌道的行星在任何時間都不會太親近或疏遠自己的恆星,溫度將更加穩定而舒適,更適宜哺育生命。八成行星軌道是近圓形,大大提高了科學家尋找地外生命的信心。在這類行星上,有可能存在與地球上相似的生物。

不過即使是軌道狹長近橢圓的行星,比如迄今為止發現的軌道偏心率最大的行星HD 76920b,它接近恆星的時間短暫,夏天非常炎熱,隨後將迎來漫長寒冷的冬天。這樣的行星,它的生存環境對地球生物可謂十分惡劣了,但是科學家也沒有放棄希望,他們樂觀地想像著,也許這樣的行星上面會生存著長著四肢和樹葉的步行植物呢。步行植物周身披著綠色葉子外衣,卻又長著動物的四肢,可以靈活運動。光照充足的午後它會靜靜地沐浴著日光進行光合作用,而資源緊張的時候,四肢能幫助它們競爭和奪取生存物資。在炎夏和寒冬,它們會逃離到溫度適宜的地區,又或者靠著長長的睡眠越冬。當行星接近和離開恆星的過程中,會有兩個短暫的溫度適宜的時期,這時步行植物就可以抓緊時間開花結果、繁衍後代。

如果要在地球上找類似的生物,那可能就是綠葉海蛞蝓或者中縊蟲蝘蜓了,前者是一種螺類,後者則是一種纖毛蟲。它們靠吞食藻類生存,但是不會完全消化藻類,而是將藻類的葉綠體納入自己的細胞中,自行進行光合作用,這樣它們就同時具有了動植物的本領。

恆星對行星的引力強弱也會影響行星孕育的「孩子」。與恆星距離過近的行星將受到恆星強大的引力影響,使得行星運行在固定的軌道。在這個軌道內,行星的自轉周期和它繞恆星公轉的周期一致,這就造成行星總是同一個半球面向恆星,就像我們在地球上總是看到月球的同一面一樣。這樣的行星一面永遠沐浴著陽光,另一面則陷入永恆的黑暗,不同的兩面將生存著完全不一樣的生物。向光的一面進行光合作用,與地球上的沙漠植物類似的生物可以生存在這裡。背光的一面寒冷黑暗,這裡可能生存著身披皮毛、長睡不醒的動物,它們大張著嘴巴,「迎接」迷路的來自向陽那一面過來的動物。

而離恆星太遠的行星受到的引力就太過微弱。當受到另一個星系的恆星的引力影響時,它很可能會脫離原本的軌道,成為宇宙中孤獨的流浪者,在宇宙中這樣的「流浪者」多達250億顆。流浪的過程中,行星很難再享有恆星的光和熱,但也許它並不是一顆冷冰冰的「死星」,其核心可能進行著元素衰變反應,又或者發生著劇烈的地質活動,能為行星的生命提供能量。但是這些生命將不得不適應沒有陽光的環境,就像地球巖石和海洋深處的硝化細菌、硫細菌和鐵細菌一樣,即使沒有陽光,它們也能通過化能合成作用,氧化無機物,並運用氧化過程釋放的能量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維持生命。但是這種方式生產的能量是有限的,它只能滿足微型生物生存的需要,所以暗星中的生命大多具有迷你的體型。

內部條件決定「外貌」

除了星球的運行軌道和恆星引力,星球的內部條件也影響著生物的形態。

比如它是氣態星球還是固態星球,這能決定其中的生物是身輕如燕還是體壯如牛。土星和木星這樣的氣態星球上的動植物可以獲得巨大的浮力,它們都在大氣中「遊動」生活。因為重力更小,那裡的樹木可以生長到地球上樹木的10倍高,動物們將依靠著充滿氫氣或甲烷的氣囊在空中「飛行」,盡情享用漂浮在高處的綠藻雲、氣球狀植物和章魚狀動物。

當飛行能力變成生物的必備本領時,肌肉的供氧能力會決定動物是否能長時間追捕或逃跑。地球上的多數動物是利用血紅蛋白中的鐵原子來結合、運輸氧氣的,而章魚等頭足類動物卻不同,它們利用血藍蛋白中的銅原子來運送氧氣,與鐵原子相比,銅原子結合氧氣的速度更慢,但是它能結合更多的氧氣,這使得章魚行動遲緩卻能長期運動。為了長期飛行,也許氣態星球上的生物會拋棄紅色的血紅蛋白,它們的血液會是藍紫色的。

我們知道,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海洋,所以我們一直認為水是生命存在的必備條件。在木星的衛星木衛三的地表之下,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分層海洋,其海水總量遠大於地球,這裡想必藏著許多我們夢寐以求的外星生物。木衛三高溫的核心溫度使核心附近的冰層融化成水,但是沒法融化整個冰層,接近地表的冰層則受到木星引力的影響而破碎消融,於是海洋被分成一層冰一層水的「三明治」結構。如果這個分層海洋中有生命的話,它們很可能起源於海底,慢慢地逐層入侵,形成一個有共同起源的垂直生態系統。從外觀上看,這個生態系統就像一棵巨大的古樹。底部的「樹根」可能由無數的變形蟲細胞組成,延伸到上層的「樹幹」和「樹枝」則被蝦蟹、魚類等食肉動物佔據。

但是海洋中的液體一定要是水嗎?其他的液體環境會產生生命嗎?科學家認為是可能的。土星的衛星土衛六,看起來非常像地球,它的河流和湖泊充滿著液體,但是這些液體與地球上的水有天壤之別,這是液體甲烷,是燃料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美國和墨西哥的科學家團隊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發現了一個以甲烷為基礎的生態系統,其中的微生物依靠甲烷生存,其他動物則以甲烷微生物為食。既然地球都有甲烷微生物,其他星球也完全可能存在。

想像可能成真

上述生命雖然仍僅存在於科學家們的想像中,但現在我們找到了一些與地球生命不同的生物存在的證據。

土衛六,是土星最大的衛星,美國宇航局的惠更斯探測器的數據顯示,土衛六含有許多與地球相似的跟生命起源有關的有機成分,比如由氮氣、甲烷和其他碳氫化合物組成的厚厚大氣層。但是遺憾的是,土衛六的平均氣溫為-187℃,液態水很少,湖泊裡基本是液態甲烷,雖然地球上也有甲烷微生物,但是它們到了更加嚴寒的土衛六上肯定活不了。

那土衛六的甲烷湖泊中能存活自己的甲烷微生物嗎?現有證據讓科學家們對此信心滿滿。

氣態行星中也許孕育著「章魚」

2017年,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太空船探測到土衛六上存在兩種化合物,它們的發現使得科學家更加確信土衛六能孕育生命。在土衛六的上層大氣中發現了我們稱為丙烯腈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可以在實驗室低溫的甲烷中形成穩定的與細胞膜類似的膜結構。而另一種被稱為碳鏈陰離子的化合物被發現存在於土衛六的電離層中,它是能生長成更複雜的有機微粒的「種子」,以它為起點繼續進行化學反應,極有可能出現有機生命體。

無獨有偶,「卡西尼號」太空船也在土衛二上發現了生命存在的可能性。2015年,美國宇航局分析「卡西尼號」在土衛二上採集的樣本,發現了大型複雜的有機物分子,它們的分子質量超過200個相對原子質量(以一個12C原子質量的1/12作為標準,任何一種原子的平均原子質量跟一個12C原子質量的1/12的比值,稱為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由長碳鏈和碳環組成。這意味著土衛二上能進行複雜的生化過程,而地球生命起源之初也在進行著這樣的生化過程。

2017年初,「卡西尼號」還在土衛二表面探測到了氫分子。在地球上,產生氫氣的生化反應過程為深海熱液噴口的微生物獨有,通過這個過程給周圍的整個生態系統供能。據此,美國西南研究院的大氣科學家亨特·韋特推測,土衛二的地下海底熱液噴口處的有機物可能已經演化成了生命體,氫氣正是由它們進行的化學反應產生的。

目前我們還無法去驗證上述衛星中是否真的存在外星生物,但是它們的生化環境與地球生命出現初期的環境非常相似,這是科學家們的猜想最有力的支持。而如果靠化能合成作用生存的微生物真實存在的話,其他生物生存的可能性不就大大增加了嗎?

DNA使我們生而不同

如果外星生物真的像科學家們想像的那樣與地球生物完全不同,那麼這是什麼東西造成的呢?在地球上,我們把決定生物性狀的物質叫做DNA,這裡姑且把決定外星生物的性狀的東西稱為外星DNA吧,兩者DNA有什麼不同,科學家們做了一些大膽的猜想。

我們已經知道,地球生物的DNA由4種叫做鹼基的有機小分子組成,它們被命名為鳥嘌呤、胞嘧啶、腺嘌呤和胸腺嘧啶,改變鹼基的排列順序,就可以決定地球生物的所有性狀特徵。外星DNA也是四種鹼基組成的嗎?如果不是四種,而是6種、8種會怎麼樣呢?美國生化科學家史蒂文·本納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實驗室裡製造了一些「外星DNA」。

史蒂文·本納關於合成DNA的研究由來已久。早在2006年,本納小組就通過調整天然鹼基的結構來造出了兩個人工鹼基,稱為Z和P,後來他們又用同樣的方法獲得了一對名為S和B的鹼基對。

2019年2月,本納小組將他們的人工鹼基與天然鹼基組建在了一起,造出了數百個合成DNA分子。合成DNA跟天然DNA確實有差異,它不能被地球生物原有的酶複製、轉錄和翻譯。本納小組找到了T7 噬菌體的一種突變的RNA聚合酶,最終成功實現了這個合成DNA的轉錄。這是不是說明,外星DNA的鹼基極有可能與地球生物的很不一致,它們有自己的鹼基和相應的酶呢?

不過本納小組的工作就到這裡了,另一位科學家做了將合成DNA轉入地球生物的基因組中,製造新型蛋白質的實驗。

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弗洛伊德·羅姆斯伯格領導的研究小組製造了與本納小組不同的新鹼基,它們被命名為X和Y。2014年5月,他們首次將含有這對新鹼基的合成DNA插入大腸桿菌基因組。當大腸桿菌分裂繁殖時,這些人造鹼基也成功複製並遺傳到子代中,而且只要提供足量的人造鹼基,它就能穩定地遺傳下去。

不過與本納小組相似的是,大腸桿菌原有的搬運胺基酸的tRNA在遇到人造鹼基時不起作用,無法翻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改良了tRNA及其攜帶的胺基酸,最終子代大腸桿菌生產出了一些新類型的蛋白質,變成了一種「新物種」。

天然DNA可以控制20種胺基酸的製造,而8種鹼基的DNA能控制172種胺基酸的製造,能合成的蛋白質類型更多。如果外星DNA與天然DNA完全不同,生產出的蛋白質自然千差萬別,那麼外星生物們長得「奇形怪狀」,具有各種奇特本領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也許我們從來不孤獨,太空處處都充滿著生命,只是我們生而不同,彼此之間無法識別也無法交流。但是我們對其他星球生命的探索熱情從未消減,期待著未來某一天能夠打破壁壘,對外星人Say Hi。

相關焦點

  • 你見過會握手的貓嗎?!它的名字叫會長,是一隻少見的蘇格蘭折耳
    你有見過會握手的貓嗎?會長就是噢ε-(=`ω=)1./ 總之就是 從遇到會長 到讓它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其實是我很鄭重的一個決定 並不是偶遇或者一時興起然後和它相遇啊 就是偶然在網上找到了一個私人貓舍 其實都不算貓舍 就是一個很喜歡貓咪的小姐姐 / 聯繫之後就去她家裡見了會長 那個時候她叫它金豆豆 / 雖然提前看過照片小姐姐也和我介紹過會長的性格 但真的見到它的時候 真是瘦小怯弱又抗拒 其實有一瞬間跑跑和我都挺擔心會不會一直都沒辦法
  • 滿月蛤這種經常被人類食用的「神奇物種」它們是吃什麼維持生命的
    這是一種能讓生命在海面以下極深的熱液噴口處繁榮發展的生存之道,但不為人知的是,除了在深海的熱液噴口,這些依賴化能合成的小生命們已遍布海底。神奇的滿月蛤滿月蛤在巴哈馬的淺水域很常見,很多人小時候經常到沙灘上撿這種貝殼,但或許從沒想過它們是靠吃什麼來維持生命的。現在,我們要開始著手研究它們的食物來源,以此推測出它們在當地生態系統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
  • 會「復活」的緩步動物,它們如何在極端環境下生存?
    但是在動物界中,有一種動物叫做緩步動物,雖然它們也不能夠起死回生,但在極端條件下它們卻可以用自己特有的隱生能力存活許久,甚至這些極端條件是在脫離科技的情況下連人類都無法存活的環境。緩步動物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下存活有賴於它們一種叫做隱生性的能力,這種能力和一些動物的冬眠有點像。
  • 健玲:NLP課程心靈重塑,願你活出生命本來的樣子
    健玲:NLP課程心靈重塑生命本來的樣子應當是怎樣?而人,應當是生活中綻放自己的天賦特質,生命中活出生命的喜悅和自由,旅途中享受生命的每時每刻。現實卻不是這樣,壓抑、痛苦、煩惱、矛盾、疲憊、悲傷……充斥著整個生活和生命,在生命和生活中沒有享受,反倒是一種折磨。限制我們、影響我們不能活出自己,不能活出生命本來的樣子的有四個因素:「信念、關係、語言、能量」。
  • 靖江小動物協會陷風波:義工發聲質疑其消費善心摧殘生命,會長已回應
    看到弱小無助的小動物被人接走,看到時不時朋友圈有人領養它們,大家也感到很寬慰,看到小動物斷糧,也會慷慨解囊,也有不少義工前去幫打掃、餵養,一度在靖江人心中留下一個美好溫馨的形象。而近日,靖江小動物愛心協會卻捲入風口浪尖,有網友質疑小動物生活環境真的好嗎?為何會死這麼多?死後為何沒有及時處理?善款流向是否有明細?
  • 昆蟲有「智慧」嗎,它們是否能理解,自己的生活環境?
    昆蟲如何理解它們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他們能從自己的經歷中學到什麼嗎?當一個人在自己的生活環境中解決了一個問題,他能抑制自己的正常行為,想出新的獨特的方法嗎?泥蜂有一個非常複雜的行為,在捕獵前,它先挖洞築巢,封洞,狩獵後,再把麻醉過的獵物放進洞裡,然後在獵物身上產卵。泥蜂的築巢、捕獵、麻醉和密封都是本能行為。
  • 昆蟲也有「智慧」嗎,它們是否能理解,自己的生活環境?
    昆蟲如何理解它們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他們能從自己的經歷中學到什麼嗎?當一個人在自己的生活環境中解決了一個問題,他能抑制自己的正常行為,想出新的獨特的方法嗎?他們可以通過信息的形成、記憶和複製等一系列步驟來處理來自周圍環境的信息,然後利用這些信息使自己的行為適應環境的壓力和變化。昆蟲會使用工具嗎?很多昆蟲都需要遷徙,遷徙過程至少要以巢等一個固定地點為前提,離開這個點後,它們應該能夠準確地找到它。這種行為需要昆蟲了解自己在空間中的位置和它要去的一個或幾個點的位置之間的路徑關係,從而形成一個「認知地圖」。
  • 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它會是什麼模樣?
    而充滿水的世界與恆星的距離則會變成金星。低水量的另一個優點是不會有很多冰塊,這意味著反射回太空的熱量更少,從而使整個星球變得更溫暖。對於這些沙漠世界來說,就意味著宜居的區域又擴大了一些。 此類行星上的生命需要適應這些條件,它們可能在地下含水層中或者在湧泉周圍生存。也許植物也可以在這種條件下存活,誰知道還有什麼也可以呢。
  • 關於跳蚤的知識:跳蚤的生命周期怎麼劃分?它們會對狗狗帶來什麼
    如果你了解狗狗,那你可能知道什麼是跳蚤,你肯定不希望在家裡、在自己身上或在狗狗身上看到跳蚤。然而,這些寄生蟲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討人厭的東西。跳蚤對狗和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動物的健康都構成重大威脅。這些微小的外部寄生蟲以動物的血液為食,它們的叮咬會導致很多健康問題。
  •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還會進化嗎?未來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
    生物的進化論是一直存在的,人也是一步步經過變化然後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那麼人類在幾千年後是否之後還是現在固定的樣子?有科學家推測,人類在存在幾千年內似乎變化不大,讓我們來遐想一下,假設在一百萬年內,人類會發生什麼變化?這個問題看起來非常遙遠,但是對於人類生命的遐想卻是非常有趣的。
  • 它們有天敵嗎?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它們有天敵嗎?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宇宙對於人類來說,是非常的神秘的,雖然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對於宇宙也有著非常清楚的認識,但是這種認識,僅僅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而已,宇宙的浩瀚和神秘,遠遠不是我們人類能夠去探測的,而天體是宇宙空間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物質,當然,天體也因為質量的大小,有了本質上面的區別。
  • 家裡的貓變成了液體,好擔心它們突然化掉,求解救,在線等,急
    在桃子姐姐的印象裡,貓咪是種非常兇悍的動物,它們擁有鋒利的爪子,敏銳的視覺,即便實在黑夜裡也能身輕如燕,來如閃電去如風。並且貓咪也是一種非常高冷的動物,一般你別想靠近它,即使你用食物把它吸引過來來,吃完食物的它也會立馬掉頭走開,不留給你一個眼神。
  • 人能否像魚一樣在液體中呼吸?
    當一些研究人員還在致力於如何讓潛水員在水底呆更長時間的時候,蘭德發明出了一種液體呼吸裝置。他宣稱,這種液體呼吸裝置不僅能讓潛水員在水下潛得更深,而且不用擔心會患上有生命危險的潛水病。潛水病又稱減壓病,是指機體在較高壓力環境下暴露一定時間後,脫離該環境時因壓力下降過快和幅度過大,以致在該壓力下溶於體內的氣體(主要是惰性氣體)來不及經循環、呼吸系統擴散排出體外,而從溶解狀態游離出來,形成氣泡,產生栓塞、壓迫等。當潛水員進行深潛時,水壓越大,得這種病的概率也就越高。
  • 流浪貓帶回家後,如何讓它們更快的適應新環境?需要什麼流程?
    可是把流浪貓這麼騙回家真的對嗎?萬一它們回家之後不適應怎麼辦?回家之後都需要做哪些檢查呢?抓門、躲起來、喵喵叫都是有可能的,這個時候千萬不要逼它們,多陪伴,讓它們自己慢慢的適應這樣的新環境。剛帶回家的時候你需要做的就是,準備好貓砂和貓窩,充足的糧食和乾淨的飲水,貓咪熟悉了之後會自己出來找吃的和便便的。
  • 九九八十一:小璐父親竟是五洲會會長,巴吉度的身份又會是什麼
    張總不是說這層樓已經被自己的手下給清空了嗎?冷漠也很好奇,是什麼人來了,而其中一名男子則對小璐說:「小姐,對不起,我們來晚了,您就是不接老爺子的電話,老爺子很著急,就親自來了!」小璐則說:「怪不得最近都沒發生什麼異常,原來老頭子把監視我的人全都換了新面孔,巴吉度,這是你出的餿主意吧?」
  • 如果說貓咪是液體的話,會被反駁那橘貓是什麼呢?是豬嗎?
    橘貓不同於其它的貓咪,它是以胖出名的,橘貓胖了以後圓滾滾的樣子,我想是誰都無法拒絕的吧!他通過流變學中的「狄波拉數」(De)證明了貓咪其實是液體。簡單的說,就是De小於1的時候,這樣東西就是液體,而當De大於1的時候,這樣東西就是固體。
  • 明明大家都是脊椎動物,憑什麼喵星人就可以是液體形態的!
    只要不是胖到沒辦法凹造型,它們就永遠是一副軟綿綿的樣子。像下面這樣把身體彎成九十度是最簡單最沒技術含量的姿勢了。要體現喵星人的液體形態最起碼也得是這種水平的姿勢。這年頭不把自己擰成麻花,出門都不好意思跟別的喵打招呼。當然能把自己放進各種器皿也是液體喵星人最好的證據之一。
  • 牛的驅蟲藥會對環境產生持久負面影響?屎殼郎首當其衝
    牛的驅蟲藥會對環境產生持久負面影響?蘇塞克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一組此前發表的有關驅腸蟲劑對環境影響的證據(驅腸蟲劑是一種用作驅蟲藥和抗寄生蟲藥的產品,在世界各地廣泛使用),他們發現,在所有的藥物種類中,這些產品對蜣螂(屎殼郎)產生了最具毀滅性的影響,而蜣螂是一系列蝙蝠和鳥類的重要獵物。
  • 貓咪是液體做的?主人以為泡沫盒裡多了根棍子,仔細一看竟是只貓
    貓咪的身體柔軟度是讓我們最驚訝的,它們仿佛天生就是液體做的一樣,哪怕是一個很小的紙箱,它們都能鑽進去,甚至都感覺不到疼的樣子。最關鍵的是它們的身體柔軟度達到了無論進哪個容器裡,最終都會變成和容器一樣的形狀的境界。
  • 螃蟹下面的黃的是什麼?螃蟹中黃的液體能吃嗎?
    現在正是吃螃蟹的時節,有的朋友買回去螃蟹發現下面有黃色的東西,比較擔心,那麼螃蟹下面的黃是什麼呢?螃蟹下面的黃的是什麼1.蟹黃螃蟹煮熟之後,打開腹部的蟹蓋,裡面的黃色、橘黃色物質,就是螃蟹的蟹黃,蟹黃其實就是雌蟹體內特有的卵巢、卵細胞以及少部分的內臟等,其中富含蛋白質、脂肪、磷脂以及鈣質等多種礦物質,不僅鮮美好吃,營養價值也很高。2.蟹卵包如果是在螃蟹下後腹部外面看到有一團黃色的物質,那麼則可能是螃蟹的蟹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