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兒童醫院介紹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醫院診療的情況。
其中,談到在發熱門診診療過程中,介紹篩查出26例疑似病例,其中1例轉為確診病例,25例已排除。
這1例確診患兒的情況,引起了公眾的關注。
據介紹,1月25日,一名4歲的女孩因發熱等症狀,由120急救車送至兒童醫院發熱門診就診,經覆核為確診病例後,患兒被送到定點醫院進行治療。2月11日,這名小患者已經治癒出院。
從新冠肺炎發生以來,已有多地多名兒童被確診的病例,其中廣西、陝西、上海、北京、安徽等地先後確診了至少多例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兒。
2月5日,武漢兒童醫院確診兩例新生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最小的確診寶寶出生僅30小時,感染原因是寶寶的母親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
那麼新冠肺炎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
專家解讀
孩子的感染率是否上升?
孩子被感染後,是否會死亡?
如何知道孩子得的是普通感冒,還是流感、新冠肺炎?
孩子發病更快麼?潛伏期是否更短?
孩子的感染途徑都有哪些?和大人的有何不同?
如果孩子出現不適症狀,是在家觀察還是及時就醫?
孩子的新冠肺炎感染率是否上升?
新冠肺炎爆發的初始,人們對這個病毒的了解相當有限,最初還有人說過「兒童對新冠病毒不易感」的言論。
但隨著人們對病毒研究的深入,上面的理論隨後就被推翻。
李蘭娟院士提出:從病毒性傳染病傳染的規律來看,只要是沒有感染過的個體,都是易感者,老年人、兒童和免疫缺陷者更容易感染。
而且多地陸續出現兒童被感染的病例。對於「孩童感染增多是因病毒變化了嗎」的問題,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每個人年齡的原因,可能導致他的接觸暴露機會不同,感染發生的人數就會不一樣,發病率就會不一樣。
其實,從最開始的老年人易感到現在的孩童出現確診病例,可以確認的一點是,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對於所有人都是一次挑戰,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對於本來就屬於免疫力不高、很多功能尚未發育完全的寶寶來說,問題更為具體。
好消息是,新冠肺炎發展到這個階段,並沒有呈現出對兒童特別的「青睞」。
孩子被感染後,是否會死亡?
截至目前,還沒有兒童因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的報導,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孩子感染了新冠肺炎就沒事。
很多孩子感染新冠肺炎後,情況非常危重。
1月26日下午,家住武漢市黃陂區的牛牛,因間斷腹瀉、嘔吐6天,期間家長覺得孩子發熱,後來送入武漢兒童醫院急診科救治,緊急收入該院重症醫學科隔離病房救治。
武漢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張芙蓉帶領團隊,立即展開搶救。
胸部CT提示,牛牛雙肺感染,高度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腎功能出現異常。當時牛牛的情況非常危險,隨時面臨呼吸衰竭,有生命危險,所有人都為他的病情捏了一把汗。
張芙蓉主任介紹,牛牛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影像學符合肺炎表現,同時伴有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急性腎衰竭,被診斷為危重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國內首例確診的危重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兒童患者。
牛牛在接受治療
幸運的是,經過治療,牛牛的狀況一天天好起來。2月6日,牛牛成功脫離呼吸機並拔除氣管插管。生命體徵逐漸穩定,肺部感染已基本吸收。在兩次核酸檢測確認為陰性後,醫務人員判定他已達到出院標準。
張芙蓉主任強調,對於新冠肺炎,家長們不必太過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如果孩子出現一些不適症狀,家長要密切關注。
如何判斷寶寶得的是
普通感冒、流感還是新冠肺炎
01
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症狀明顯
或伴有發熱
可能是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又叫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是病毒感染所致。
如果孩子出現發熱、伴隨呼吸道卡他樣症狀(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症狀輕微,經檢測流感病毒陰性,考慮普通感冒,只要注意通風保暖、多飲水,增加營養,一般5-7天可以痊癒。
02
起病急、突發高熱
伴有乏力、精神差、頭痛等
可能是流感
流感,又稱流行性感冒,通常是感染了流感病毒所致。
如果孩子鼻塞、流鼻涕等卡他症狀不明顯,卻是突然發高燒,退燒藥對體溫的控制不理想(吃完退燒藥很快又高燒起來,或難以降到正常體溫),而且孩子精神、食慾很差,即便退燒後也蔫蔫的,經檢測流感病毒陽性,考慮流感。
確診流感後,除了要注意通風保暖、多飲水,增加營養,還要服用針對性的抗流感病毒的藥物,一般5-7天可以痊癒。
03
發熱、乾咳、乏力、腹瀉
加之如果近期有高危接觸
就要考慮是新冠肺炎了
新型肺炎,是因為感染了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所致。
據鍾南山院士的介紹,發熱仍是這次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狀,同時患者還可能伴有乾咳、乏力、頭痛、呼吸費力、腹瀉等其他症狀。
如果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肺部CT有病毒性肺炎表現,考慮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需要住院隔離治療。
如果符合下面這些情況,要高度警惕
如果您最近2周內帶孩子去過武漢
或和武漢朋友接觸過
或者去過人流密集的高危場所
比如醫院、火車站等
加之孩子出現發熱、乾咳、乏力、腹瀉等典型症狀,而且其他家人也有類似情況
就要考慮是不是孩子被感染了新冠肺炎
孩子發病更快麼
潛伏期是否更短?
普通人感染新冠肺炎的潛伏期一般是1-14天,一般來說孩子的潛伏期也差不多。
但是孩子畢竟和大人不同,一般來說,孩子的病情變化往往比較快,尤其是越小年齡的孩子越是如此。
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在接受央視採訪中提醒:兒童不是「小大人」,尤其是低齡兒童,病情常常變化很快,如果諱疾忌醫、一味生扛,或在家自行服藥,可能會耽誤病情,甚至造成嚴重後果。
那麼,在這個非常時期,孩子出現一些症狀,去醫院擔心交叉感染,不去醫院又擔心耽誤了孩子,那麼什麼時候必須去醫院?什麼時候可以在家觀察?
孩子出現不適症狀
什麼時候需要需要去醫院
什麼時候可以在家觀察
這個特殊時期,孩子一旦出現一些不適症狀,做父母的肯定心慌,不知道到底是應該在家再看看,還是應該立即去醫院,我們給大家總結了一些標準,希望能幫助父母做個參考:
如果寶寶符合下面這些情況,可以先在家觀察
平靜狀態下體溫超過超過37.3度就屬於發熱,如果低於38度,且沒有去過武漢地區,沒有接觸過確診人員,居住地區沒有疑似病例及聚集性發病情況,可以先在家觀察。
在此前提下,孩子精神狀態好,吃奶飲食不受影響,可以先不去醫院。
如果寶寶符合下面這些情況,建議及時就醫
一般來說,孩子最常見的症狀是發熱,年齡不到3個月的孩子只要出現發熱,就應就診。
如果體溫超過38度,自己也判斷不好是不是感冒,最好前往發熱門診就診。
當全身酸脹、腹痛腹瀉時,咳嗽和發熱3天內明顯加重時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當發熱還伴隨胸悶不適時,要高度警惕,及早去醫院就診。
任何年齡的孩子發熱超過3天應及時就診。
如果接觸過感染的病人或從武漢地區來的人,或者孩子去過武漢地區,出現發熱後,不管溫度高低,都要去醫院。
結語:
目前,我們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基本控制,但有些地區還是會出現一些新增病例,所以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現在還不能掉以輕心,再堅持一下,相信我們摘下口罩,可以快樂地出去玩耍的日子不遠了。
3月開啟,也希望所有的寶寶都健健康的,遠離疾病和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