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娃娃事件」警示,寶爸寶媽該怎麼選消字號產品?

2021-01-13 騰訊網

日前,一位微博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嬰兒護膚品引發「大頭娃娃」的事件,引發網友熱議。

為了不使用激素藥品,不少新手爸媽喜歡購買號稱無激素的護膚「神藥」。然而,「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不少所謂的「神藥」其實違規添加了激素,卻披著「消」字號的外衣,在市場上大行其道;這些「神藥」未經藥品監管部門審批,未經臨床驗證,安全隱患很大。

早在2009年,國家衛生部就曾發公告提醒公眾 不要購買以「消字號」冒充「藥準字號」的產品。

消字號的產品根本不是藥品,也不應該被用於治療皮膚疾病。

更重要的是,相對於嚴格監管的藥準字號, 消字號產品可添加的成分更多,也沒有明確規定不能添加激素或添加多少激素。

把消字號產品當治療皮疹的藥品使用,可能短期內會覺得皮膚症狀明顯變好,但長期使用會對人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而很多給寶寶誤用了強激素麵霜的家長大多都是「談激素色變」的,這些家長因為擔心激素的影響,不願意正規使用激素軟膏治療,誤信了「無添加」「純天然」的宣傳,反而掉進了激素的「坑」。

那麼此次事件中涉及的消字號、妝字號、藥字號三種批准文號的產品有何區別,家長應如何選購呢?

據了解,消字號、妝字號、藥字號三種批准文號的產品在生產許可證和管理上是不同的。

「消」字號產品偏向藥物,一般由地方政府食藥局發放生產許可證及管理。但這類產品的市場監管是最薄弱的,即不像藥品需要做嚴格的新藥臨床試驗(只需要簡單的臨床觀察),也不像化妝品上市後還會受到國家的嚴格抽查和監管。

醫生一般不會給嬰兒處方消字號產品,除非是為皮膚消毒滅菌。因為消字號產品嚴格來說是起消毒作用的,且消字號產品大多數沒有兒童使用的適應症,出現添加激素等問題的風險較高。如果使用該類產品的目的是為嬰兒皮膚清潔保溼、修復皮膚屏障,或是皮膚病,都有其他更具針對性的產品,或是相應的藥物,可供選擇。

妝字號產品,顧名思義就是化妝品,是按照化妝品管理的規定來生產和銷售的產品,普通化妝品只要在國家食藥局指定的部門備案登記就可以出售,而特殊化妝品(主要指美白祛斑、染髮、燙髮、防曬等5大類產品)則需要通過國家食藥局規定的行政許可檢驗,取得特妝字號才能出售。另外相關部門還會不定期地對相關產品進行市場抽查及監管。

藥字號產品就是藥品,按照藥品來管理,分為處方藥和非處方藥。處方藥必須憑具有處方權的醫生開具處方才能購買;非處方藥則可以自己在藥店購買。藥品上市前都要通過國家食藥局規定的新藥臨床試驗,取得療效和安全性的數據後,通過評審並取得上市許可後才能銷售。

專家提示,在購買藥膏或面霜時,一定要注意分清楚消字號、妝字號和藥字號產品的區別,購買和使用時需要特別注意。

對於消字號產品,除非能夠明確其安全性(沒有激素成分),否則不建議使用,尤其是長期使用;對於妝字號產品,由於不是藥品,不能當藥來使用,而且要在正規渠道購買合規的產品,建議購買有良好信譽的知名品牌產品,嬰幼兒還應該使用適合兒童使用的產品;購買藥品,則需要有醫生明確診斷後,嚴格按照處方使用。

如果嬰兒正在使用消字號藥膏或面霜,並出現身體異常,首先必須停用,然後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如果懷疑或確定是產品引起,應該將產品保存,交由政府相關部門處理,通過政府相關部門安排到有資質的檢驗機構做產品檢驗。

更多推薦

家鄉的味道 || 李劼人:只有家鄉的土豬肉味道才是獨步

疫情反覆專家建議飲酒防疫,這是真的嗎?

為大山女孩逆天改命:傳奇校長張桂梅和1804個女孩的故事

相關焦點

  • 起底「大頭娃娃」事件:「消字號」產品檢驗審批的背後謎團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深度丨起底「大頭娃娃」事件:「消字號」產品檢驗審批的背後謎團臉上汗毛密布、兩月身高未長、身體出奇的胖—— 一對來自江蘇連雲港的年輕夫妻怎麼也想不到,他們年僅6個月大的女兒「柚子」竟成了這副模樣。夫妻倆帶著柚子四處求醫問診,終於,南京市兒童醫院給出了類庫欣症候群的診斷結果。
  • 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教訓:警惕「消字號」產品冒充藥品!
    熱點:2021年1月7日,某視頻網站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某品牌的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後該博主將該款產品及同廠家的另一款嬰兒霜送至專業機構檢測,發現兩款產品均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
  • 消毒產品致「大頭娃娃」?監管不能留下模糊地帶
    來論1月7日B站博主@老爸測評魏文鋒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五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噯嬰樹」廠商負責人回應此事稱系網絡炒作,寶寶使用「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僅10天,此前用過多個品牌產品。
  • 嬰兒霜「大頭娃娃」事件最新通報:產品含激素,線索移送警方
    嬰兒霜「大頭娃娃」事件最新通報:產品含激素,線索移送警方 2021-01-17 0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青網評:亟待起底「大頭娃娃」背後的消字號江湖
    連日來,5個月大嬰兒被曝使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事件引發多方關注。  1月10日,歐艾健康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女嬰使用公司產品僅10天,懷疑家長利用短視頻網站進行炒作。
  • 嬰兒面霜導致「大頭娃娃」?速查你家面霜!
    粉哥導讀:昨日B站博主「老爸評測魏文峰」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對此,很多媽媽開始恐慌,為什麼一瓶小小的嬰兒面霜會造成寶寶「大頭娃娃」的病態呢?寶寶皮膚問題如何處理?
  • 評論|抑菌霜擦出「大頭娃娃」,產品下架絕非終點
    楚天都市報評論員 屈旌近日,某網絡測評博主曝光一起嬰兒使用抑菌霜後出現「大頭娃娃」事件,爆料視頻稱,5個月大的女嬰使用「噯嬰樹」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出現了臉部腫大,伴有發育遲緩、多毛等症狀。專業機構檢測結果顯示,該抑菌霜激素超標。
  • 女嬰用寶寶霜變「大頭娃娃」?皮膚科醫生教你安全選購嬰幼兒護膚品
    近日,又一起「大頭娃娃」事件登上了微博熱搜,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一個漂亮的女寶寶,在兩個月的時間裡,身高沒有增長,但每個月都在長胖,額頭長出又黑又密的汗毛。 這個結果讓網友們氣憤不已,不少寶媽也開始擔心:自己現在給寶寶用的面霜是否也含有激素?不用面霜是不是更安全?到底該怎麼甄別面霜的優劣? 寶媽們要如何避免入坑?只要有心,避免入坑還是有很多辦法的。 第一,查詢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
  • 女嬰用寶寶霜變「大頭娃娃」 醫生教你安全選購嬰幼兒護膚品
    近日,又一起「大頭娃娃」事件登上了微博熱搜高位,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一個漂亮的女寶寶,在兩個月的時間裡,身高沒有增長,但每個月都在長胖,之後額頭還開始長出又黑又密的汗毛,緊接著連身上各處都開始長出汗毛。經過多方排查,發現導致寶寶出現這些情況的罪魁禍首,竟是父母常給她擦的一款嬰兒霜!
  • 「大頭娃娃」事件通報:產品含激素 相關人員及線索移送公安機關
    來源:證券時報網「大頭娃娃」事件進展來了!官方通報:產品含激素,相關人員及線索移送公安機關證券時報網訊,漳州市「歐艾抑菌霜」事件處置工作組17日通報了「歐艾抑菌霜」事件調查處置進展情況。在醫生的建議下,女兒已停用該產品。目前孩子的體重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但仍存在汗毛較多、新陳代謝慢等情況,需要慢慢恢復。希望涉事廠家能支付孩子的治療費用,並公開道歉。 隨後該博主將這款抑菌霜及同廠家的另一款嬰兒霜送專業機構檢測,結果顯示均含有激素。當地衛健部門介入調查後,責令涉事企業停產。1月11日,福建漳州市衛健委將企業召回的涉事產品送檢。
  • 媒體評論:「大頭娃娃」背後,「消」字號護膚品隱患當「消」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大頭娃娃」背後,「消」字號護膚品隱患當「消」□濯華(媒體人)涉嬰幼兒產品茲事體大,容不得任何不良廠家鑽規則的漏洞,傷害兒童健康。針對嬰兒用益芙靈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的調查仍在繼續。
  • 寶爸寶媽必看,愛瑪親子車守護親子出行安全
    天使眼型車警示技術,百米外也能看得見,讓爸爸媽媽夜行回家也同樣安全。同時,愛瑪袋鼠車還擁有3大親子安全設計,讓出行更舒適。黃金三角人機設計,讓寶爸寶媽久坐不累腰。輕巧的車體設計,讓部分小力氣的寶媽也能輕鬆操控。350mm的加長後座椅,為寶貝提供更富裕的乘坐空間,舒適更安全。
  • 又一「大頭娃娃」事件引爆熱搜!該如何避免購買到加了激素的產品?
    近日,一個「嬰兒使用抑菌霜後變成大頭娃娃」的新聞事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 新聞內容稱,一名5個月大的女嬰近來身高不變,體重卻已高達22斤,變成了「大臉娃娃」,同時全身腫脹、面部僵硬、汗毛狂長。醫院檢查過幾次也未能查出具體病因。
  • 又一「大頭娃娃」事件引爆熱搜!該如何避免購買到加了激素的產品
    近日,一個「嬰兒使用抑菌霜後變成大頭娃娃」的新聞事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新聞內容稱,一名5個月大的女嬰近來身高不變,體重卻已高達22斤,變成了「大臉娃娃」,同時全身腫脹、面部僵硬、汗毛狂長。醫院檢查過幾次也未能查出具體病因。
  • 5個月嬰兒使用抑菌霜後變成「大頭娃娃」,有些坑寶媽一定要避開
    5個月嬰兒使用抑菌霜後變成「大頭娃娃」,而大頭娃娃涉事廠商回應自家產品沒有問題,懷疑是家長利用短視頻平臺炒作。福建漳州衛健委已介入調查這件事,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嬰兒變成「大頭娃娃」呢?原因我們暫時不清楚,但看到小小的嬰孩長成畸形,這麼小的孩子就要遭受這樣的痛苦,真的很揪心。
  • 「大頭娃娃」能否康復?專家:面部或消腫,但假如錯過最佳發育期...
    來源:新浪財經一則評測,讓大家再次關注到「大頭娃娃」。1月7日,自媒體「老爸評測」在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多個平臺上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視頻中稱,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檢測後發現該產品違規添加激素。
  • 「大頭娃娃」再現 網民憤怒了!
    原標題:「大頭娃娃」再現,網民憤怒了!   1月7日,網上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
  • 郴州「大頭娃娃」事件再解析:不只倍氨敏,這些產品也可能有害!
    湖南郴州「大頭娃娃」事件持續發酵,輿情反應激烈。目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已發布通告,要求湖南省市場監管部門嚴查普通食品冒充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違法行為。郴州永興縣當地已組成工作專班,對涉事母嬰店依法展開調查,並為幾名患兒安排了免費體檢、臨床治療等。
  • 問題嬰兒霜致「大頭娃娃」,給寶寶選擇護膚產品,父母注意三點
    「大頭娃娃」的出現,使我們更應注重物品 市場上的產品能出現「大頭娃娃」,那今後還會出現什麼,我們誰也不知道 寶媽應怎麼選用嬰兒面霜呢?
  • 從不在朋友圈曬娃的寶爸,心裡是怎麼想的?答案讓寶媽很無語
    我吐槽說:「怎麼沒見你在朋友圈裡曬過孩子照片呀?」這位同學回答我說:「好像做爸爸的,還真的不喜歡在朋友圈裡曬娃,實在是太麻煩了。」其實,細想一下,身邊的爸爸曬娃的還真的沒有媽媽多,而理由多是以下幾個方面,最後一個寶媽可能不願意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