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微博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嬰兒護膚品引發「大頭娃娃」的事件,引發網友熱議。
為了不使用激素藥品,不少新手爸媽喜歡購買號稱無激素的護膚「神藥」。然而,「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不少所謂的「神藥」其實違規添加了激素,卻披著「消」字號的外衣,在市場上大行其道;這些「神藥」未經藥品監管部門審批,未經臨床驗證,安全隱患很大。
早在2009年,國家衛生部就曾發公告提醒公眾 不要購買以「消字號」冒充「藥準字號」的產品。
消字號的產品根本不是藥品,也不應該被用於治療皮膚疾病。
更重要的是,相對於嚴格監管的藥準字號, 消字號產品可添加的成分更多,也沒有明確規定不能添加激素或添加多少激素。
把消字號產品當治療皮疹的藥品使用,可能短期內會覺得皮膚症狀明顯變好,但長期使用會對人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而很多給寶寶誤用了強激素麵霜的家長大多都是「談激素色變」的,這些家長因為擔心激素的影響,不願意正規使用激素軟膏治療,誤信了「無添加」「純天然」的宣傳,反而掉進了激素的「坑」。
那麼此次事件中涉及的消字號、妝字號、藥字號三種批准文號的產品有何區別,家長應如何選購呢?
據了解,消字號、妝字號、藥字號三種批准文號的產品在生產許可證和管理上是不同的。
「消」字號產品偏向藥物,一般由地方政府食藥局發放生產許可證及管理。但這類產品的市場監管是最薄弱的,即不像藥品需要做嚴格的新藥臨床試驗(只需要簡單的臨床觀察),也不像化妝品上市後還會受到國家的嚴格抽查和監管。
醫生一般不會給嬰兒處方消字號產品,除非是為皮膚消毒滅菌。因為消字號產品嚴格來說是起消毒作用的,且消字號產品大多數沒有兒童使用的適應症,出現添加激素等問題的風險較高。如果使用該類產品的目的是為嬰兒皮膚清潔保溼、修復皮膚屏障,或是皮膚病,都有其他更具針對性的產品,或是相應的藥物,可供選擇。
妝字號產品,顧名思義就是化妝品,是按照化妝品管理的規定來生產和銷售的產品,普通化妝品只要在國家食藥局指定的部門備案登記就可以出售,而特殊化妝品(主要指美白祛斑、染髮、燙髮、防曬等5大類產品)則需要通過國家食藥局規定的行政許可檢驗,取得特妝字號才能出售。另外相關部門還會不定期地對相關產品進行市場抽查及監管。
藥字號產品就是藥品,按照藥品來管理,分為處方藥和非處方藥。處方藥必須憑具有處方權的醫生開具處方才能購買;非處方藥則可以自己在藥店購買。藥品上市前都要通過國家食藥局規定的新藥臨床試驗,取得療效和安全性的數據後,通過評審並取得上市許可後才能銷售。
專家提示,在購買藥膏或面霜時,一定要注意分清楚消字號、妝字號和藥字號產品的區別,購買和使用時需要特別注意。
對於消字號產品,除非能夠明確其安全性(沒有激素成分),否則不建議使用,尤其是長期使用;對於妝字號產品,由於不是藥品,不能當藥來使用,而且要在正規渠道購買合規的產品,建議購買有良好信譽的知名品牌產品,嬰幼兒還應該使用適合兒童使用的產品;購買藥品,則需要有醫生明確診斷後,嚴格按照處方使用。
如果嬰兒正在使用消字號藥膏或面霜,並出現身體異常,首先必須停用,然後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如果懷疑或確定是產品引起,應該將產品保存,交由政府相關部門處理,通過政府相關部門安排到有資質的檢驗機構做產品檢驗。
更多推薦
家鄉的味道 || 李劼人:只有家鄉的土豬肉味道才是獨步
疫情反覆專家建議飲酒防疫,這是真的嗎?
為大山女孩逆天改命:傳奇校長張桂梅和1804個女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