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巴蜀傳統文化 著名巴蜀笑星杜天棒收愛徒

2021-01-14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丁寧攝影報導)11月26日,著名巴蜀笑星杜鈺在成都市郫都區舉行收徒儀式。巴蜀笑星杜鈺因為塑造了很多著名熒幕經典形象也被稱粉絲們稱為「杜天棒」,在巴蜀文藝界和李伯清、巴登等人齊名。

&nbsp&nbsp&nbsp&nbsp收徒現場,杜鈺的大徒弟首先代表師門向現場的嘉賓們表示歡迎和感謝,向所有來賓們介紹師父杜鈺以及曉黎、老牟、蔻蔻等師門眾弟子。同時,對此次新入門的三位師弟進行引介並播放三位的精彩視頻。四川省對外交流中心研究員楊磊主持拜師儀式,楊磊向大家提到巴蜀文化應該不斷傳承,不斷創新,承前啟後,讓「後生可畏」。杜鈺端坐上位,中間一個大大的「藝」字給外顯眼,蒼勁有力。在上香,跪拜、敬茶等傳統儀式後,尹剛、劉嘉、王平3名弟子正式被收入「杜家軍」麾下。在新徒弟向師傅互贈禮物,並聆聽教誨後,三位杜家軍新成員,也向大家展示了精彩的才藝和出色的演技。尹剛說道:「此次拜入師傅門下,我一定會謹記師傅的教誨,在今後的演戲生活中,認真做人,認真演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巴蜀文化藝術家杜鈺表示,這樣的收徒儀式實際上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四川的語言藝術博大精深,在國內的文藝界獨樹一幟。文藝語言不能只有普通話、東北話,四川話不可或缺,因此巴蜀笑星有責任和義務將巴蜀文化傳承發揚光大。

相關焦點

  • 巴蜀笑星雲集邛崍大良酒莊,杜天棒傳承著巴蜀文化
    國家級演員,四川省喜劇藝術促進會會長杜鈺創作了許多著名的銀幕經典形象,尤其是年代戲《老坎客棧》中的杜天棒,被粉絲們稱為「杜天棒」,其德藝雙馨在巴蜀文藝界享有盛譽,與沈伐、李伯清、巴登齊名。三位徒弟在聽完師父的教導後,也展現了自己的才華和精湛的演技,贏得了觀眾的掌聲。
  • 王寶器杜天棒等巴蜀笑星 齊聚大同年貨節
    裡三層外三層熱情的觀眾們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蔡駿 記者 江俊 劉雨)1月21日報導 特色的臘豬頭、臘豬腳、醬肉、土雞蛋……今天,王寶器、「杜天棒」、景雯等眾巴蜀笑星齊聚大同第三屆生態年貨節1月21日上午,在大同文化站廣場,眾巴蜀笑星還帶來專場文藝表演,給專程從成都趕赴大同的「採購團」成員和當地老百姓帶去歡樂的同時,眾笑星還帶頭買了不少大同特色農產品,熱贊「多彩大同,醉色小鎮」風景如畫魅力無窮。
  • 高木木劉沛洋王寶器新生代三大巴蜀笑星領銜主演川臺川味電視劇...
    高木木、劉沛洋、王寶器三位巴蜀笑星和四川眾笑星扮演的人物,搞笑又貼近地氣,把四川味道演出來了。」   自3月3日(正月十六)開始,由四川電視臺經濟頻道拍攝的原創民國四川方言年代大戲《歡喜嗨店》開播,二十多天來,隨著《歡喜嗨店》劇情深入,人物矛盾交織懸念迭起,越來越吸引觀眾的強烈關注。收視一路飆紅。據悉,在晚間同時段,四川電視臺熱播的《歡喜的歌》收視率,連續6天排在了成都地區第一名。
  • 巴蜀笑星叮噹、話劇演員董凡等人用創作凝心聚力
    著名巴蜀笑星叮噹創作的曲藝《勸告》,詼諧地表達減少外出、杜絕集聚等嚴肅的防疫話題;著名話劇演員、節目主持人董凡的《致敬鍾南山》等作品,通過深情朗誦來致敬鍾南山等疫情一線英雄。他們發揮名家名角公眾效應,通過曲藝、詩朗誦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向公眾傳播權威的疫情防控知識技能,展示疫情防控工作者光輝形象。
  • 巴蜀怪才魏奉明
    近年在成、渝舉辦過多場巴蜀文化講座,因其濃鬱的評書風格廣受聽眾追捧,被稱為「巴蜀怪才」「成都的周立波」。他說自己是一顆地地道道成都產的怪味胡豆,是「四川噻話第一人」。(左)唐巍;(中)巴蜀怪才魏奉明;(右)葉智封面新聞客戶端-「川觀生活」2020年4月報導——一顆地道成都產的「怪味胡豆」,更被稱為「」、「巴蜀怪才」、「成都的周立波」。
  • 《鄉村大篷車》走進七裡坪,巴蜀笑星打卡秀美山色
    四川公共鄉村頻道《鄉村大篷車》欄目組和巴蜀笑星麻花、小白楊走進了人間桃源七裡坪,這裡有壯麗秀美的山水絕色,這裡有和睦的鄰裡社群,這裡還有魅力洪雅的人文情懷七裡坪的特色美食、美景和美好生活。總以為武術是軟綿綿輕飄飄的,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峨眉派傳承人、七裡坪武術總教練楊霞玲老師的演繹下,這些動作卻顯得格外剛勁有力。這大概,就是武術的魅力吧。度假區臥虎藏龍,人才濟濟,他們不僅在舞臺上揮灑熱血,也在此次鄉村大篷車節目中展示專屬於半山的健康生活方式,他們在舞臺上盡情地唱出青春,舞出自我。
  • 神隱山海經(1)|世界中心或在巴蜀?為啥說《山海經》與巴蜀脫不了淵源
    除此以外,它還是一部集結了地理、歷史、醫學、民族等眾多學科的文化巨著。《山海經》不成於一時一人,隨著後世流變演繹,人們也賦予了它更多含義。如今,不少熱門網絡小說、影視劇,如《三十三世十裡桃花》《捉妖記》等,其中不少人物、神怪的來源,皆出於《山海經》。  12月25日,脫胎於山海神話、西南首個大型室內沉浸式光影藝術展《鯨夢奇緣·神隱山海經》在成都開幕。
  • 嚴志斌:四川滎經同心村墓地出土巴蜀符號探析
    滎經同心村遺址是四川盆地西南地區一處平原與山地、巴文化與蜀文化重要的文化交流的節點。 一 同心村墓地概況 四川省滎經縣同心村墓地是一處經過考古發掘的戰國時期巴蜀文化的重要墓地。墓地位於四川盆地西部邊緣,邛崍山東麓,是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過渡地帶,為戰國秦漢時期邛、笮與蜀人交通的必由之地,也是古南方絲綢之路的門戶和必經之路。
  • 薦書|李自國:用豪情激發巴蜀風的穿透力——從空間維度評黎冠辰...
    鄉情自古是最能虜獲讀者的文學題材之一,正因為如此,同題寫作早已泛濫成災,不僅很難撥動讀者心中的琴弦,甚至要濺動讀者感情的漣漪都微乎其微,但黎冠辰打破散文詩不能原原本本地記錄真實人物和真實事件,對現實生活只作想像式反映的傳統桎梏。
  • 海星「分身術」、搭積木 渝北巴蜀小學首屆科技節創意十足
    學生講科學家故事 渝北巴蜀小學供圖 華龍網發搭積木比賽 渝北巴蜀小學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12月29日17時23分訊(向虹諭)基於「著眼於根本,賦予無限多可能」的基礎教育規律,數學、科學、信息技術等多學科的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已成為渝北巴蜀小學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 川歌川舞醉巴蜀 歌舞音畫《天府神韻》昨首演
    為迎接2006西部文博會,向中外嘉賓充分展示四川的人文風情,昨(28)晚,四川省歌舞劇院傾心打造的大型巴蜀歌舞音畫《天府神韻》在錦城藝術宮首演。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等領導觀看了演出。演繹巴蜀千年文明「川江水,水連天,手牽江水走四川」,從五丁開山到川江號子,從三星堆文明到春夜喜雨,用短短幾十分鐘的時間,演繹巴蜀千年文明。
  • 陳大蔥《理想化的來世生活畫卷——漢代巴蜀畫像磚石概述》
    理想化的來世生活畫卷——漢代巴蜀畫像磚石概述陳大蔥陳大蔥(陳聰),198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資深媒體人、收藏鑑賞家、獨立文化學者中國陶瓷學會四川古陶瓷研究中心副主任。其中高文、王錦生編著的《中國巴蜀漢代畫像磚大全》是最為系統地著錄的著作。另外,高文還主編出版了《四川出土漢磚文書法選》、《新出土巴蜀漢代畫像磚》等,不斷拾遺補缺。二、巴蜀漢畫像磚石產生的社會背景巴蜀畫像磚石藝術在東漢的異峰突起,與巴蜀地區在秦漢期間遭遇的社會文化重大轉折關係密切。這個重大轉折,就是改夷歸夏。
  • 重慶巴蜀小學線上課程正式開啟
    2月9日,重慶巴蜀小學正式開始線上開學報到,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各學科的網絡課程陸續上線。重慶巴蜀小學公開課為保證課堂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質量,學校各學科教師精心準備,圍繞課程特點制定了獨具特色的學科網絡課程,確保所有學生在家也能和在學校一樣學得紮實。
  • ...月新歌上線|跟著田園歡樂《竹林搖》 體會巴蜀「耙耳朵」愛情故事
    《竹林搖》是施鑫文月個人專輯《巴蜀文藝復興》的第四章,補充了跟巴蜀之花「素芬兒」過去在田園生活的幸福浪漫回憶,歡樂搖擺的音樂基調襯託出過去的簡單樸實,讓人聽得身臨其境,仿佛也進入了田園風光裡「慢生活」的快樂!
  • 郪江 巴蜀古國的另一「高地」
    郪江 巴蜀古國的另一「高地」   郪江崖墓被稱為中國四大漢墓群之一詩聖杜甫於唐玄宗寶應元年(762)七月流寓三臺,歷一年零八個月,創作了《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百餘首不朽詩篇。  「天台鼓樓鎮雙龍,二獅抬頭望金鐘。九龍湖水朝金闊,王廟鐘聲送晚風。」《三臺縣誌》裡收錄的這首古詩,形象地描繪了郪國王城昔日的繁盛。  郪江古鎮,曾是春秋戰國時期郪王國的都城。元代時還作過四川的省府。四周山環水繞,虎踞龍蟠,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和豪傑名流聚會之所。
  • 巴蜀大地傳出的清音——四川清音
    因此巴蜀大地上能推薦出來的清音大師寥寥無幾。目前,清音已經申遺,但是還是以地區加以區分,四川、重慶各有特色,希望在以後的歲月裡,清音能發揚出來,作為巴蜀大地的另一張名片
  • 劍網三巴蜀地圖重製版曝光,風景黨看到瘋狂截圖
    劍網三早前預告的巴蜀地圖重置版最近終於曝光了,新版的地圖將在2月27日更新之後上線體驗服,重製版的巴蜀地圖比原來舊版本的明顯畫質提升了很多,光影效果也更加逼真,當然如果想要完整地體驗到巴蜀重製版地圖,還是需要大家的配置跟得上來,畫面優化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配置問題了。那麼新版的巴蜀地圖表現如何呢?話不多說,我們一起來看看。
  • 《劍網3》迎春版第三彈來襲 巴蜀風雲地圖重製大片首映
    同時,巴蜀風雲系列重製版地圖紀錄片今日搶先上映,就讓我們跟著視頻,一同遊歷白龍口、黑龍沼、融天嶺、無量山、蒼山洱海這五張別具蜀地風格的野外場景,回顧那段發生在70、80年代的熱血往事!三月迎春版即將上線 海量內容搶先曝巴蜀風雲系列地圖重製巴蜀風雲重製地圖將於2月27日在體驗服搶先上線,更加寫實的畫面風格營造出美輪美奐的異域風情,讓俠士宅在家裡依然能眾攬天下好風光,也許在西南的某個角落還有故人等待與你重逢。
  • 中秋又近,看巴蜀四川重慶,曾經在哀怨悠長的清音中訴說愁腸
    由於入川移民整體文化素質都不會太高,大多會的發洩方式就是哼一段家鄉的小曲,望一望夜空中遠方的月亮,以訴說每個人心中各自的愁腸。久而久之在巴蜀四川重慶,逐漸誕生了許多派糸的名旦名角了。他(她)們逐漸成名後已不再滿足只是清唱了,而是發揮各自所長苦苦鑽研精心編排,最終在巴蜀形成了崑曲、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表演形式,不同流派共同走向了更高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