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車主:「我後悔花4000塊買了個家充樁!」

2021-01-12 騰訊網

大家好,我是電動車公社的社長。

2014年時,國內新能源大潮蓄勢待發,隨著各地新能源車推廣計劃擲地有聲,充電樁作為必要配套設施,成了僅次於造車的大蛋糕。當年5月,充電樁宣布將對民營資本開放。

有那麼一批人抓住機會,衝進旋渦,比如北京的劉老闆當時就把這筆帳算得清清楚楚:

一根60Kw充電樁落地價大概在15萬,一天只需要有10臺車來充電(這個數相比於加油站的客流量來說,簡直是九牛一毛),平均每臺車充電30Kwh、每度電2元,一天就能有六百塊的流水,一年就是二十多萬!

減去工業用電、用地以及售後維修等成本,一年少說也能盈利5~7萬。

還有國家在背後撐腰,新能源車前期就算數量過少也遲早會暴漲,這不正是躺賺的好生意嗎!

於是,劉老闆個人投資的微型充電站開業了。

十根嶄新落地的樁,就像十根會往外蹦人民幣的金柱子,要不是手裡沒餘錢了,他自己都想搞臺電車體驗一把。

開始運營的還不錯,然而幾個月後,到他站裡充電的車,卻越來越少。有人開進來看看,明明有空位卻走了,也有人加了不到十分鐘就跑,也不知道有什麼急事。

接連很長時間都賺不夠場地錢,劉老闆急得睡不著覺,菸頭扔了一地。終於有一天,滿身煙味的他忍不住攔下一輛剛來就要開走的車:「哥們,為啥不充?」

「你們這個樁還得專門下載個APP,更麻煩的是還得先充值,萬一我以後不來了、退款也麻煩,有這功夫我還不如去附近別的樁充。

看著沒有一絲留戀開走的車,劉先生用腳碾了碾地上的菸頭,一口氣噎在胸口上不來也下不去。

後來,劉老闆迫不得已又投進去幾百萬,把充電站的樁都換成了最新最快、支持更多APP、還能先充電後付費的樁,生意這才逐漸好轉,但回本也變得遙遙無期——劉老闆和當年很多帶金入場的人一樣,躺在退潮後的沙灘上,國內新興的300多家充電樁企業中大半也被衝跨。

一邊是車主喊著「裡程焦慮」,社會統計也顯示車多樁少,一邊是現實中大批大批的充電樁空置。全國截止到去年10月份,近150萬臺充電樁,使用率卻還不到15%!

這一切的根源,在於人們對充電體驗的要求,早就變高了,而大多數的充電站,卻還沒有跟上人們的需求。

1、隨叫隨到的服務

前年開車出去玩的阿宏小兩口,當初就憋了這麼一口氣。

開車的是阿宏媳婦,一個喜歡「冒險」的女孩子,不同於很多人20%就會出現電量焦慮,阿宏媳婦把車電量開到示警線以下,都叫日常操作。在充電站門口,車的電量幾乎完全耗盡,阿宏不得不下車人工助推。

但真正讓這個忍辱負重的男人崩潰的是:所有的樁都壞了…………「真是叫天天不應,當時就後悔為啥買了臺電車!」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上海的凌晨2點。

夜深露重,入夢正酣兵兵被一個陌生來電吵醒。他是小鵬充電站華東區的運維人員,除了日常的設備維護、檢修、溝通物業、張貼告示之外,最關鍵的是要處理投訴和一些突發狀況。

「我這兒充完電要出停車場了,怎麼沒人抬升降杆?」對面的車主聽起來挺著急。

兵兵下意識起身披衣,趿拉著鞋,一邊安撫車主,一邊問清場站情況。原來是站點需要人工核驗訂單才能免費停車,而保安臨時有事不在。

那一晚,他從接到電話、到趕緊聯繫保安,到給車主抬杆放行,全程只用了15分鐘。

兵兵在維修地鎖

我忍不住問兵兵:「一個普通車主,怎麼有你私人號?還不是你們品牌的車主?以後車主多起來了怎麼辦?」

他答的聲音有些靦腆:「那時候公司剛開始做服務,人少事多,自營的樁也對外開放,怕車主著急,就貼了私人手機號,方便。至於以後的事情,當時沒想那麼多。」

我笑他,車主們是方便了,就是你不大方便。

的確,車主們那會兒經常會打電話讓他找保安、降地鎖、找訂單,大半夜來電的也不少。按兵兵的說法,他的工作是最接地的,只有提供「隨叫隨到」的服務,才不會讓前面同學的努力廢在這「最後一公裡」上 。

這一點,在最後的服務評分上就看得出。

「大半年來,我們從八十多分提高到了九十以上。」兵兵說起這個,心裡應該很是驕傲。

在他的運維工作中,除了「隨叫隨到」直接服務車主外,建立並維繫好與物業之間的合作關係,也是服務車主的關鍵。除了租賃方和出租方外,物業是否願意支持我們,幫忙照看車位、指引方向、乃至於衛生保養,都關係到車主能否享受到優質的充電服務。

大多數物業都是很理解他們的工作,但也會遇得到極少數不理解、不配合的情況,影響車主使用體驗。

「還是需要多溝通,尋求理解和支持。我們偶爾也會幫助物業申報一些充電樁相關補貼和登記、甚至日常宣傳。當然車主的合理權益,我們是肯定不會讓步的。

兵兵就曾在上海某熱門地段,因佔位嚴重要裝地鎖而同物業僵持,對方甚至叫來了城管。「其實雙方都沒有錯,那個位置的確比較窄不適合裝地鎖。但一來裝地鎖是我們寫在合同裡的合法權利,二來,那裡太熱門了,如果不裝地鎖佔位一定非常嚴重,車主沒法充電。

「最後物業終於理解我們為車主爭取權益的理由,答應幫忙照看——不只是口頭,還落實到了書面。」做完這件事的兵兵或許從沒計算過,將會因此有多少小鵬和別的品牌的車主在之後的充電過程中受益。

最後,我問兵兵:「你覺得這份工作最難的是什麼?」

他笑說:「最難的嗎?我覺得都挺難。」

但是,挺值的。性格很直男的兵兵後來跟我感慨,「每次去站上處理問題的時候,正好碰到車主聊起來,他們跟我說『自從有了直營站,我都不去別地兒充了』,我就會覺得很感動,覺得我這幾年做的事情都是有意義的。

隨著新能源車增量市場的擴大,車多、人多、樁也多了,但可以「好好充電」的樁,依舊為數不多。汽車之家的創始人李想甚至曾經直言:特斯拉憑藉400多公裡的續航,戰勝自主品牌600公裡續航的車,有一大部分原因正是特斯拉遍布全國各地的超充站,讓很多消費者直接用錢投票。

「要讓用戶充好電,其實還有「一整條生產線」,無數個兵兵這樣的人正在一線努力著。

2、跑幾十個站點,往往只能通過幾個

最初投資充電樁的那批人肯定沒想到,選址,竟然會成為一根充電樁能不能「賺錢」的重要因素之一。文斌在小鵬汽車,就在負責南區這份至關重要的工作。對於他來說想要做得好,就要走到車主中去。

「選址標準」也主要遵循兩點:

一是車主需求,如果附近小鵬車主多、充電需求大就優先考慮,這個好說,企業就有熱力數據圖,這個是選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

二是環境位置、日常管理等綜合條件。說到底,還是以車主為中心。

這與幾年前,很多企業、個人閉著眼追求數量、擴張充電樁版圖有著天壤之別。

第一個考察的第三方站點,深圳深國能觀瀾充電站

當天下著大雨,但工作停不了

「比如深圳南山附近的一個站,因為地方貴、站點少,好不容易挑到一個我們從技術角度測評一圈後認可的站點,但車主們卻出乎意外地認為一般,甚至有位車主在測評車主群裡一頓吐槽。」

這讓從前在央企做工程的文斌感到壓力很大:「我們以前幹工程就是領導把關,沒有客戶出來當著其他客戶的面吐槽的。」

文斌後來跟他溝通,發現這位李先生實際體驗的確實不佳,充電慢、他體驗也不好。

最後在李先生的建議下,選了個靠近機場的充電站點,不僅樁多、充電也快。

「最後我們收回來的訂單裡,那片很多車主都喜歡去這個點充電,壓力一下就沒有了,只剩下感激。」文斌總結道。

的確,再努力的人,也不可能比用戶更懂用戶。

徵集車主參與充電樁測試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文斌經常幹的事就是,開著小鵬的車一天跑兩座城市。有時為了能在白天準時抵達第三方站點體驗充電流程,他甚至得專開夜車趕路。

當時整個南區、近五分之一個中國的站點選址工作,都沉甸甸地壓在和他幾個同事身上,每個人都「急在路上」,而這,也不過是整個小鵬充電事業部忙碌工作的一個縮影。

2020年6月的時候,文斌幾乎一整個月都在廣州深圳之間來回奔波,很多時候規劃幾十個第三方站點,最後能真正達標的只有幾個。

選在深圳大鵬的場地,為趕在國慶前完成

文斌凌晨12點多還在工作

為此文斌甚至養成了一個習慣——走到任何有充電樁的停車場都會下意識去做附近的選址評估,甚至會習慣性問保安,「你們這邊充電停車免費不?」就連他身邊關係好的朋友,有時候看到乾淨的充電站都會微信給他發圖。

去年他開著自己買的小鵬回老家,竟然在充電站遇見了特斯拉和蔚來車主(因為那個時候,小鵬的充電樁還是對外開放的),他也沒忘了問問這兩位車主對小鵬充電站的體驗和反饋。

3、說服物業,不是個簡單的事兒

除了像文斌這樣為車主篩選體驗良好的站點外,和場地方愉快交(si)流(bi)的事,則是由「格格」完成的。

格格就是充電事業部負責商務拓展團隊的一員,這是個活潑漂亮、聲音好聽、而且十分善於交談的90後理工科妹子。而她的工作正是說服物業或第三方合作者,拿下項目合同。

可能連她自己都沒想到,自己會成為「新能源傳播大使」。

「17、18年的時候,我去跟人家談充電樁項目時,至少要拿出一半的時間去解釋新能源是什麼、前景為什麼好,另外一多半是充電樁是什麼、好在哪兒,最後小部分才是小鵬品牌。」

好在隨著這幾年街上的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就連家裡的七大姑八大姨也開始在思考要不要買新能源股票了。現在她再去跟物業洽談,發現很多時候都可以省掉之前的「背景介紹」,直接討論安裝細節條款。

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因為格格很清楚選一個站有多不容易。

隨著2020年9月26日廣州車展上,老闆何小鵬一聲「車主終身免費充電」「超充樁暫不對外」後,迎來的是車主們的歡呼、門店十一期間的爆單,以及格格、文斌們工作量的翻倍。

最近三個月來說,短短90多天格格一個「女漢子」就跑了南區十幾座城市。

格格走過的那些店

我問她:「那你覺得,談下物業最大的難點在哪兒?」

格格頓了頓,看來難處挺多,不過最後的結論著實有些出人意料:「可能是……海底撈?」

我:??

格格也笑了,這是她工作碰壁多次後總結出來的規律:

「如果一個商場有或者是想引進海底撈,那麼我們談自營的充電樁項目就會很難成功。因為海底撈的用電量非常大,商場為它留出餘量就很難再布充電樁站。」

這大概就叫:跨行業打擊。

選址工作雖然辛苦,但格格和文斌都樂在其中,因為他們一起見證著越來越多熱心車主的加入。

比如格格就和車友們譽為「海南充電活地圖」的小鵬車主「文昌一哥」因為工作成了好朋友,對於「文昌一哥」,格格是這麼說的:「平時在群裡就能「控場」,你從海南哪個地方到哪裡、你要走哪條路在哪裡充電、你的裡程還剩多少,你能不能到那個點,他都能安排的明明白白。」

「文昌一哥」和他最近的充電記錄

有意思的是格格還沒到海南,就收到他熱心的消息:你來了通知我,我給你「導航」。格格也確實見識到了什麼叫充電活地圖,「要是沒有他幫忙,我可能得浪費很多時間。」格格是打心底裡感謝他的支持。

至於為什麼非要這麼挑剔,選址附近一定要有商城、休息區、娛樂區,比挑房子落戶還謹慎?

那是因為,他們每個負責選址的人都找到那條潛在的信仰:隨著充電樁數量越來越多,他們真正應該為車主做的,是更好、更便捷、更全面的服務。

還是以海南的文昌一哥來說,之所以他會被成為「充電活地圖」除了作為首批資深小鵬車主,自然對充電樁都瞭然於胸以外,另一個原因是一旦出了城市,很多地方的充電樁基建其實並不是特別好。

就以海南來說,2019年底時作為省會的海口充電基本很方便了,但是當你走出海口,想去龍樓看火箭發射時,會發現一路可選的充電樁幾乎沒有,甚至有時候只能選擇去公交車站蹭一蹭它們的充電樁......而這時「選擇知名、有保障的充電平臺」的策略就失效了。

因為很可能不是充不了電,就是壓根找不到充電站。所以文昌一哥記住了所有能充電的地點。

——對他來說,充電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充電服務焦慮」。而格格正好幫助他們解決了這個問題。

不只是海南,全國各地的小鵬車主們都在盼著的,是有更多的文斌、格格們能夠幫他們把各種「糟心事」規避在選址建站前,這想必也是企業們能夠在用戶需求中找到的「重新定義汽車充電」的真正方向了吧。

4、最多的溫柔都給了站點

而最能證明這一點的,當然是作為負責最後一環——小鵬汽車場站施工管理的景濤。

他的主要任務就是把前面的項目真金白銀地落地,變成能為車主提供優質充電體驗的超充站。最後一步,其實也是最艱難的一步。

「我這一年就是來回跑,三四個項目同時進行。而一個項目如果拆分成四周,前兩周就是跑物業搞流程,接下來兩周就是施工和最後的質量檢驗。」

整個流程跑下來,他可能要來回近十次,「這還不算返工。」景濤補充道。

我詫異:「難道施工方還能不好好幹?」

景濤說:「倒也不是,但是像小鵬、蔚來這些車企建的超充站,整體質量一般都會比第三方要求高一些。比如基座的泥抹不平影響美觀、布線不當、或是接線槍不牢固之類,都需要返工。尤其是施工方與我們第一次合作,十有八九都會注意不到這些細節。」

而除了新建站,景濤最近還有另一類工作內容:因為超充樁以前是為了適應所有車型而設計,現在隨著更多P7交付,改成只對小鵬車主開放後,有的樁距之間會不是很適合小鵬停放。這時候他需要根據車主反饋,把一些樁重新規劃,讓車主們有更好的體驗。

辛苦在一線的景濤們,尤其應該得到掌聲,畢竟在這種高頻率出差的工作強度,讓他們還得承受來自家庭的壓力。

其實更多的是理解吧,畢竟工作性質就是這樣。」

景濤在生活中也是半個鋼鐵直男,不大會說什麼動聽的話,能在調休的時候陪著老婆逛逛街、看場電影或許就是他最大的溫柔。

屈指可數的陪伴

至於其他的溫柔,他都已經默默奉給了星羅棋布於各地的場站。

而活躍在小鵬一線的名字,不止景濤,還有治飛……

不過,真正有資格肯定這份努力的人,還是那些正在或即將使用他們主持建造的充電站的車主們。

「無錫開放了六個免費超充,我去過五個,有幾個就建在商場底下。」無錫芮先生作為G3車主,就不止發現都在商場附近的共性,還能對充電體驗做出精準描述:「基本上電流在150-180之間,我是460續航的,充到90%大概在35分鐘左右。這樣的速度讓我覺得,時代真的來了,跟以前不一樣了。」

而景濤們、治飛們,不過是正在用他們日漸翻倍的工作量見證著這場變革的千萬人之一,但是在新能源大浪打過來的時候,浪潮中的每個人都是至關重要。

5、「我後悔花4000在家裡安了個樁」

這篇採訪稿昨天半夜進行到差不多了,凌晨12點06分,我給幾個關係不錯的小鵬車主朋友都發了條微信,想看看他們使用體驗到底怎麼樣?

凌晨12點06分,廣東順德的P7車主張哲立刻回復我說,「小鵬和第三方合作之後,能快速把免費站點鋪開,後續再逐漸補充自建超充樁,這點挺好的。」過了一會兒,他補充道:「我平時一個禮拜去一次小鵬超充,基本在商圈還可以免費停車,吃個飯喝杯奶茶就充滿了,我都後悔花4000塊在家裡安了個樁了。

早上6點59分,上海的P7車主周家駿第一個醒來,「合作樁有一點好,他們挑選過,充電速度和環境有保底。其他沒合作的第三方的體驗參差不齊,油車佔位嚴重,維護很差,充電速度也慢,而且可能還不能用。」聊到自營的超充樁,他說:「自營的插上就能用當然更好,都不用掃碼。」

7點46分,東莞的ES6、P7雙料車主許東莞回復我,「車主一年有免費3000度的權益,這個很香,過程就是叫小P打開快充口,下車,插槍,充到90%走人。」說完,他吐槽道:「小鵬的人讓我寫體驗我都還沒時間寫,先給你輸出了……」,我笑道,我比官方重要。之後,他又補充了一句,「蔚來免費換電也很香,但現在要等很久,小鵬車主們現在都是組隊出去充電。」

而在海南的G3車主阿榜說,「很香,每次從文昌去海口都得去充一下,不過我是特例,我在家充電也免費,就不給小鵬增加負擔啦。

聊起來目前格格、崔景濤他們這個大團隊做得還不夠的地方,周家駿想了想,「真的做得不錯了,非要找缺點,那應該就是高速充電網絡還沒鋪開,另外就是新增了樁的時候,我們需要在app上自己去發現,這塊確實還有待改進。小鵬的社區也還要繼續努力做。」

對於高速網絡鋪設還不夠這一點,經常要從東莞跑廣州的李東莞也很同意,他說,「還希望有更多渠道可以反饋建議,我發現了好多好的站點,希望都能逐步免費起來。」

哦對了,早上7點50分,那個剛送完女朋友的P7車主周家駿又給我發了條微信說,「這邊的充電環境就不是那種野雞充電樁可以比的」。這是小鵬給車主們找的第三方合作的免費充電樁。

羨慕周家駿到處有免費樁的車主還有很多,他們在浙江紹興、在陝西鹹陽、在廣州新塘、在江蘇淮安、在汕頭澄海、在河南焦作,也在很多很多我還不知道名字的城市。

6、寫在最後

2017年,格格剛加入小鵬汽車的時候,國內充電樁數據總量約為44萬個,而電車保有量卻為172萬臺,3.8:1的車樁比成了懸在新能源車主們頭上的寶劍,時刻提醒著他們「裡程焦慮」四個大字。

然而隨著一系列政策、資金的投入布局,到了2020年10月,充電樁數量已經飛速達到149.8萬臺,如今車樁比已經有望達到2:1。

圖片來源: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

儘管離1:1還有不小的差距,但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特來電、星星充電裡,有無數個文斌在找樁,有無數個格格在同物業溝通,有無數個景濤放下家庭跟施工工人到處跑,還有無數個兵兵在處理「最後一公裡」的各種使用問題。

當然,也有無數個周家駿、李東莞、張哲、阿榜在默默關注著整個新能源事業,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不僅直接用錢投票支持整個行業往前走,也在時刻關注著行業的變化,從一個消費者的角度給企業提供不一樣的視角,讓這個行業越變越好。

我們也慶幸,國內終於有小鵬這樣的企業站了出來,願意為了自己的車主們更好的體驗,短短95天就實現了100城、670個優質免費充電服務站點的開拓。

「沒有樁,就沒人買新能源電車;沒有車,就沒人願意投身充電樁行業。」

要想真正意義上超越燃油車,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不僅僅需要在產品本身下功夫,在補能上同樣也也要和加油站去競爭,體驗上更是要超越加油站。

現在的格格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幹了3年,我問她這3年最想感謝的人是誰,她笑著答道:「感謝老闆發工資」,我們一陣狂笑後,她在電話那頭一改調皮的語氣說,「我最想感謝的應該是那個在小鵬都還沒有實車的時候,就把我從國企拉出來的同學,他現在也還一直在小鵬做車型設計,已經5年了。

而現在的兵兵,加入小鵬也已經整整2年了,從最開始自營樁剛建成時還得出去發傳單、告訴大家開業了,到現在他已經獨立負責華東區25個自營樁、近百個第三方合作站點,兵兵說,「以前國企裡待久了,總覺得一輩子就這樣了,現在每天都得站出來獨當一面,挺好,看到了希望。

在過去的一年裡,全世界都受困於疫情的摧殘,新能源和大醫藥成了唯二常紅的領域,並且還會持續常紅下去,真正的全民電氣化、智能化時代,正在來的路上

當年行業退潮時的種種頹相,如今仍可瞥見。

但,它在越來越好。

在這看不見的充電戰場上,無數人正為之奮鬥不息。

相關焦點

  • 那些買了純電動車的消費者,現在都怎麼樣了?
    有一個充電樁最為過分,前面的步驟有驚無險地完成了,也開始充電了,充了幾分鐘自己停了。再試亦是如此。先給人希望又一下子把希望奪走,這是多麼殘忍的事情。第一個充電站充電失敗,我輾轉來到另一個充電站。這裡早已有幾位車主,他們把T恤撩起來,露出肚皮散熱,一看就是正在享受新能源帶來的便利。幾輛電動車中間有一些空閒的充電樁。我在眾目睽睽之下把車開進車位,閒聊的電動車主們都期待地看著我。
  • 摩託車主發生事故 遮陽傘傘樁致其內臟受損身亡
    3月9日,鹽亭一位摩託車主發生單車事故,車主胸口將傘樁頂斷,導致內臟受傷,經搶救無效死亡。無獨有偶,2015年夏天,江油一輛電瓶車發生側翻,傘柄直接插入車主胃部,導致大出血。  交警提醒,一把看似能遮風擋雨的遮陽傘,由於存在諸多隱患,足以致命。
  • 車主:跑一趟高速你就知道了
    車主:跑一趟高速你就知道了近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少家庭都買了汽車,畢竟公共運輸再發達,還是不如自己有車來得方便。所以這些年汽車的數量不多增多,隨之而來的就是道路交通壓力越來越大,汽車尾氣排放也越來越多,對空氣環境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 工薪族千萬不要買純電動車,沒有歧視的意思,是真買了很難養的起
    雖然現在電動車馬路上很長見得到,而且一線城市也是很多地方有共享汽車的出現,這些車是純電動的,也讓不少人出行比較便捷了,小編的朋友月薪8k就買了一輛純電動汽車,而開了才幾個月就開始後悔了,因為出行的時候的確有非常多的不便利,那麼都有哪些煩惱的事情呢?
  • 江淮iev5和比亞迪e5雙料電動車主的體驗
    然而可悲的是,這個被人「尊稱」為雙料電動車主的我,居然不是任何一輛車的真正所有人,那麼更準確的說,我豈不應該是個雙料電動車司機才對?  「Double Five」的由來  各位看客稍安勿躁,這個前言不看不行!看了保準你後悔!  話說08年初到京城,沒錢沒房沒車沒老婆,單身的生活啊(此處省略1萬字……)。
  • 新能源車主:真是買了個電動爹
    電動車冬天不敢開空調,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前段時間蔚來車主穿羽絨服,開車在網上引起了一陣爆火,之前未來官方還推出了相關的禦寒產品,可為官方下場玩梗玩的不亦樂乎,不過玩梗歸玩,電動汽車在冬天的使用上面確實存在著很多問題,尤其是在寒冷的季節很多電動車已經是完全撐不住了,主要還是續航方面的問題。寧可蓋被子開車也不想開空調?
  • 網友花四千美元買了一輛AE86,並放話:誰敢與我來秋名山飆車?
    網友花四千美元買了一輛AE86,並放話:誰敢與我來秋名山飆車?大家都知道豐田AE86是一款漂移神車了,想必大家都是從《頭文字D》認識到了這款神車,正因為這個動漫和電影的火爆,讓我們認識到了有個地方叫做秋名山,有個車叫做AE86。所以秋名山也成為了大家心目中汽車比賽的勝地。
  • 新國標之後電動車又「攤上事」了,後座不許坐人?車主:被逼瘋了
    既新國標之後電動車又「攤上事」了,後座不許坐人?車主:快被逼瘋了!隨著國內汽車的數量越來越多,交通也變得特別的擁堵,這也讓大城市的一些人在出門時根本不願意開車了,畢竟開車堵上幾個小時還不如坐公交地鐵來的方便,甚至有些車主直接買了一輛電動車,上班的時候騎電動車出行可比開車要快多了。不過由於因為電動車所出現的事故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國家也開始對電動車大力整治,近來就有規定表示電動車後座不能帶人,這個政策一經推出就引起了車主們的反感。
  • 智充科技丁銳:充電樁淘汰賽,能盈利才是王道
    智充所做的是讓有停車位和電力資源的地方變成一個充電站。讓這個行業門檻變成零,變成一套智能化設備和系統就能解決的問題。 車創:充電樁行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困擾充電樁建設的最大瓶頸是什麼?智充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丁銳:我們把充電樁行業模式分為兩類,一類是做輕資產的APP的模式。他們為用戶提供的就是找樁、查樁以及能不能通過智充科技這性質的公司來結算。
  • 五菱宏光mini小剮蹭,4S店開出修理費用,車主:修不起
    mini,事實上,五菱宏光mini是一款出色的微型電動車,對於五菱宏光mini的車主來說,這車的優點簡直太多了,首先就是很便宜,只要不到四萬就能拿下一臺能夠遮風擋雨滿足日常通勤需求的電動車,通常情況下,如果你住在三四線城市,一個星期充兩次電就能滿足日常使用的需求了,五菱宏光mini就是這樣的電動車,如果你對於續航裡程沒有大的追求,對於安全性沒有追求,對於配置什麼的沒追求,而且夏天沒有空調也能接受,那麼五菱宏光
  • 我在-20°C的北京街頭開「電動爹」,趴窩了
    純電動車的電池不僅要供應動力,還得負責空調取暖,一電兩用耗電更快,跑到半路就趴窩也就不那麼稀奇了。 1/ 一小時充5度電 (李友卿,比亞迪,私家車車主)我開電動車三年了,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極端天氣。
  • 電動車後座不許坐人,發現就要罰款?車主反問:我要這後座有啥用
    電動車如今在國內十分的普及,不管在任何城市和鄉村,都能看到各種電動車的身影。如今電動車新國標已發布並且實施,新的電動車被要求必須要有腳動踏板功能才能上道路行駛。並且電動車的最大速度也不能超過25km,此外新國標在電動車的最大功率和總質量方面也做了硬性的要求。
  • 我在-20°C的北京街頭開「電動爹」,趴窩了……
    一小時充5度電李友卿 | 比亞迪 | 私家車車主我開電動車三年了,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極端天氣。上周六晚上,我們一家三口從房山的長陽出發,家在北京西城區長安商場附近。我看了看還有60公裡的電量,按照往常冬天的經驗,60公裡的電量能跑30公裡,覺得應該沒問題就上路了。上路之後,電量掉得比我想像中要快得多。
  • 充不進電,裡程狂掉……車主:說多了都是淚
    「剛買車時充一次電能行駛400km,現在只能跑200km了,就算是使用快充,電量充到90%後就充不進去了。即使不開空調,90%的電量也只能跑170~180km。」「做夢都想不到,來的時候好好的,回不去了。」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在東北的雪天裡,純電動汽車隱藏式門把手被凍住彈不開的經歷。
  • 買了個黃楊下山樁,土球上附帶根須完整的鐵馬鞭小苗,感覺賺大了
    買了個黃楊下山樁,土球上附帶根須完整的鐵馬鞭小苗,感覺賺大了前一段時間,花友[毛毛蟲一拱一拱]買了個黃楊下山樁,回家的時候發現,這個黃楊根須帶著的土球上,竟然還還長了一顆鐵馬鞭的小苗,他小心的將這個鐵馬鞭小苗取了出來,發現它根須很長,而且還很完整
  • 頭盔剛戴好,電動車整治矛頭轉向另一行為,車主:電動車得罪誰了
    這也讓另外一種交通工具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那就是電動車。電動車不僅小巧輕便,在一些堵車的城市也可以藉助非機動車道快速的到達自己的目的地,所以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電動車來上下班。不過隨著電動車數量的增多,交通事故也在逐年增長,所以我國對於電動車的相關規定也越來越多,前段時間開始交警對於一些騎車不戴頭盔的人就進行了相關的處罰,雖然戴頭盔對於我們來說確實不適應,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戴頭盔可以降低我們七成的事故傷亡率,所以這項規定對於我們而言也是一種好事。不過頭盔剛規範好又有另外一種行為引起了交警的注意,那就是我們電動車上的擋風被。
  • 改裝電動車時速120KM/H,10塊電瓶3000W電機,自帶「渦輪」!
    如今不管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電動車幾乎已經成了居家必備的交通工具,在農村還好一點可以騎個摩託車,但是在城裡的話就只能騎電動車了。以前電動車廠家生產的電動車,功率大、時速快,有些已經達到了摩託車的標準,可以說是非常的危險。
  • 86歲老人幫忙「挪車」撞上商務車 車主:算了,老人家你走吧
    闖禍的是一名86歲的老大爺,得知事情原委後,金杯商務車主居然爽快地向交警表明自己放棄索賠,這是為什麼呢?8月19日中午13時許,貴陽市交管局南明區分局接到報警稱,在朝陽洞路旁茶花廣場附近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南明交警五中隊民警吳彪接警趕到現場,只見一輛灰色金杯商務車規規矩矩停在路邊停車位內,一輛三輪車將金杯商務車左側前後門全部刮花,金杯商務車左前大燈被撞壞,左側車頭被撞凹陷。
  • 電動車充電新思路:街頭配電箱變充電樁!
    而國內交通部也已經開始了懸掛針對電動車專門的綠色號牌,用以區分電動車和非電動車。不過,由於電動車是用電,而現階段電池能量存儲技術還沒有得到突破性的進展,從而受制於點亮,所以車好買,但是點難衝。因為充電太難,尤其是跑高速,除非確定過了距離,不然半路拋錨了,尷尬不說,還很危險。
  • 奔馳GLA買了就後悔?19款奔馳GLA真實車主說出心聲,太真實了!
    奔馳GLA買了就後悔?19款奔馳GLA真實車主說出心聲,太真實了!真實車主對這輛車的簡單評價是這樣的,外觀真的很拉風 還有就是做工覺得內飾不錯 ,喜歡裡面的烤漆內飾很有檔次。那麼對於2019款奔馳GLAGLA 200 動感型這款車,真實的評價是什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