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馬蒂斯的貓,戴VR手套觸摸故宮國寶

2021-01-21 中國青年報

野獸派畫家亨利·馬蒂斯的黑貓,在一段短視頻裡「復活」了。它在那幅著名的《紅色餐桌》裡出現,跳到椅子上伸個懶腰,再踱進畫家那幅《紅色房間》,差點打翻一尊雕塑。

在另一段視頻片段裡,你可以穿越到印象派畫家居斯塔夫·卡耶博特的名畫《巴黎的街道·雨天》裡,與戴著禮帽打著黑傘的紳士擦肩而過。

「5G時代的『雲文化場館』並非簡單把線下已有的資源放到線上就結束了,而是要在一個無限的時空裡,藉助新技術,讓藝術品『活』過來。讓你知道梵谷畫麥田的時候,他看到的陽光是什麼樣的,他每一筆畫下去是什麼心情。」北京逸格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EO馬昕說。

12月22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之分論壇五——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論壇」在上海市閔行區七寶鎮舉行。和馬昕一起,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行業內的探索者們線上線下相聚,探討在後疫情時代如何通過5G、人工智慧等技術加快「雲文化場館」的建設。

遠程對話,在線直播。

技術如何為藝術賦能

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羅雲川說,未來的文化場館應該是網絡化、智能化的。既不是傳統的線下場館,也不是單純的線上平臺,更不是各個文化館單獨存在,而應是以大數據、人工智慧、5G、區塊鏈新技術深度融合的知識文化場館的網絡。這個網絡可以更好地生產出滿足群眾個性化需求的服務。

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算了一筆帳,如果上海每一位市民每年進一次上海大劇院,無論空間承載力也好、成本也好,都難以實現,因此「雲文化場館」的建設十分重要。「疫情中,全世界的文化場館都遭遇了巨大的危機,包括財政的危機、人員的危機、節目的危機。從百老匯的停擺可以看出,疫情對演藝行業的影響是長期的、深遠的,如何在後疫情時代守護好這些文化場館充滿挑戰,而『雲文化場館』的建設也十分緊迫。」

這場後疫情時代的論壇通過創圖科技自主研發的「文化雲5G直播間」全程直播。論壇開始前,貴州省文化館在直播間為苗繡帶貨,短短10分鐘銷售額就超萬元。上海創圖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欣說:「我們希望能用新技術、新工具、新平臺為文化賦能,『雲文化場館』要更多樣、更有趣、更易傳播、更低成本,面向新的時代,更年輕的觀眾。」

以李子柒為例,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楊乘虎指出文化「雲服務」面臨著市場化競爭的衝擊。「建設『雲文化場館』不僅是靠情懷,更要體現出創新的智慧和能力,要建立起網際網路時代的雲端思維,滿足受眾文化分享、文化參與和文化表達的需求。」

穿越到印象派畫家居斯塔夫卡耶博特的名畫《巴黎的街道雨天》裡。

線上不是替代,是互補

「雲文化場館」如何帶來不一樣的體驗?馬昕舉例,故宮博物院有很多國寶,出於文物保護需求,極少面向公眾展出,即使展出,也很難近距離觀看乃至觸摸。「如果用上VR技術,戴上頭盔和手套,觀眾就可以雲遊故宮,穿越時空,觸摸歷史。我們甚至可以置身同一時代的故宮、頤和園、圓明園,甚至再穿越到這個時期別的國家別的偉大建築。這是現實中做不到的,但5G時代的『雲文化場館』可以做到。」

馬蒂斯的貓,雨天的巴黎街道,在線上有了創造性的呈現,但最終還是可以回到線下,從虛擬空間回歸博物館、影院、酒店等真實的空間。「藉助技術,文化場館正從單向的展示、有限的互動,轉變為全沉浸體驗和虛擬實境的結合。」馬昕說。

從2018年起,蜻蜓FM開始探索有聲文旅空間。比如在上海市徐匯區,梧桐深處有一幢幢有故事的建築。如何讓建築可閱讀,讓路過的市民和遊客了解建築裡曾經住過的文化名人,了解上海城市的歷史文脈?蜻蜓FM副總裁潘聰介紹,走在上海街頭,可以看到許多歷史保護建築上多了一個小小的二維碼,打開手機掃碼就可以聽故事,蜻蜓FM還以專題的方式呈現。許多用戶因為在客戶端聽了這些故事,最終走上街頭與這些建築相遇。

「線上不是替代,是互補。」論壇主辦方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符湘林指出,「劇場、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不同類型的文化場館從線下走到線上的方式各不相同。但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從受眾的角度出發,滿足他們的雲需求。整合好資源,生產有創造力的文化產品,提供有競爭力的文化服務。」

圖片來源: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提供

來源:上觀新聞

相關焦點

  • 復活馬蒂斯的貓,戴VR手套觸摸故宮國寶|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如何建?
    野獸派畫家亨利·馬蒂斯的黑貓,在一段短視頻裡「復活」了。它在那幅著名的《紅色餐桌》裡出現,跳到椅子上伸個懶腰,再踱進畫家那幅《紅色房間》,差點打翻一尊雕塑。馬昕舉例,故宮博物院有很多國寶,出於文物保護需求,極少面向公眾展出,即使展出,也很難近距離觀看乃至觸摸。「如果用上VR技術,戴上頭盔和手套,觀眾就可以雲遊故宮,穿越時空,觸摸歷史。我們甚至可以置身同一時代的故宮、頤和園、圓明園,甚至再穿越到這個時期別的國家別的偉大建築。這是現實中做不到的,但5G時代的『雲文化場館』可以做到。」
  • BlackPink綜藝未戴手套觸摸熊貓,粉絲的反應令人心寒
    近日,有網友爆料一檔韓國綜藝節目中,當紅女團BlackPink違規接觸旅貓幼。視傾中,BlackPink成員帶濃妝、未戴手套撫模大熊貓寶寶「福寶」,被質疑或對熊貓產生危害。據了解, "福寶」是首隻誕生在韓國的大熊貓,今現在已有媒體此事聯繫中國大熊貓研究中心,對方稱已獲悉此事,正在進行調查和處理。
  • 《24/365 with BLACKPINK》公布預告,BLACKPINK未戴手套觸摸貓熊
    最近BLACKPINK在Youtube上的影片節目《24/365 with BLACKPINK》在日前公開了最終回的預告,內容是BLACKPINK到愛寶樂園與中國國寶貓熊互動,但她們影片中觸摸貓熊的方式卻飽受批評。BLACKPINK最近在專屬Youtube頻道上陸續公開了實境節目《24/365 with BLACKPINK》,但在11月4日公開的51秒預告內容卻讓遭中國網友大肆批評。
  • 韓國藝人違規觸摸熊貓,現場畫面流出惹眾怒:放過我們的國寶吧
    不戴手套。可韓國藝人卻帶妝、不戴手套和口罩,肆意挑逗它們。我們的國寶成了你們收割流量的工具?惡不噁心啊!聲明中強調:藝人此次探訪熊貓,均在專業獸醫和飼養員的參與下進行;藝人在見到熊貓寶寶時,均戴著衛生手套、口罩,並穿有防護服。
  • 馬未都:鑑別瓷器不需要戴手套,戴手套的要麼是外行,要麼是騙子
    鑑別瓷器是否需要戴手套 假冒的文物混進市場後,一檔鑑寶節目便應運而生,這檔節目旨在幫助普通收藏愛好者鑑定自己的古玩是否為真品,並向人們教授文物鑑別經驗。
  • 新生兒戴手套影響觸覺發育?寶寶手套還戴不戴了?
    一、戴:好看又保暖
  • 袁姍姍要帶著故宮流浪?浙江衛視《國寶奇旅》劇情漸入佳境
    首部文化諜戰國寶劇《國寶奇旅》在浙江衛視熱播一周以來,收視率穩步走高,網絡口碑不斷攀升,被贊為「春節檔最熱血好看的紅色劇」。這部劇由花箐執導,影帝劉燁和實力派小花袁姍姍主演,書寫了上世紀30年代中華兒女在國難當頭之際,勇敢肩負歷史賦予的使命、堅定捍衛國寶和國家利益的赤子情懷。在昨晚播出的劇情中,敵對勢力加快了阻止故宮文物南遷的進程,男女主角的感情也面臨新的考驗。
  • 見證故宮國寶流離山洞的往事,臺北故宮展「北溝傳奇」
    從1930年代開始,故宮國寶在20世紀的顛沛流離,見證著百年來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個個巨大傷痛。2020年是臺北故宮博物院院藏故宮文物遷存北溝七十周年,10月9日,「北溝傳奇—故宮文物遷臺後早期歲月」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展覽分「文物遷臺」、「典守維護」、「清查點驗」,以及「編輯出版」等六大單元,以院史資料室集藏之檔案文獻及歷史影像為主要內容,輔以遷臺前賢后人提供之舊照史料,呈現部分故宮文物遷到臺灣地區初期的歷史經緯。
  • 寶寶戴手套被截肢!防抓臉該不該給孩子戴手套?
    也正是這手套導致了寶寶手指壞死而截肢!為什麼我們不建議給嬰幼兒戴手套呢?一、戴手套壞處多多:1、不利於寶寶發育小寶寶用手指去抓東西是本能反應,也是寶寶感知外界事物的最好方式,而給寶寶戴上手套會使其手指活動受到限制,不利於手指運動的發展以及觸覺感知的發育,長期還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
  • 女神曬娃同樣會被糾錯的哦:戴手套影響寶寶四肢發育,可咋辦?
    @皮丘Queen:詩詩,不好給娃戴手套的呀,會阻礙他發育的,怕娃抓臉的話就常給他剪指甲,只要不抓破,偶爾抓紅不要緊的,你這樣一直給他帶手套,他手部的精細動作發育就很慢了~@小橘子_來也:醫生說過新生兒的小手不能戴手套,因為會妨礙他的感知能力(戴手套是為了防止他抓傷自己的話,是不建議帶著的哦)。
  • 這樣對待國寶?BLACKPINK首次無大名登上熱搜,請道歉
    這樣對待國寶?BLACKPINK首次無大名登上熱搜,節目組請道歉!你想要的娛樂我知道,歡迎來到愛分享計劃,好久不見,我是Plan。綜藝節目中幾名藝人帶妝擁抱、撫摸「福寶」,其中一人家裡還飼養寵物,還有不戴口罩、手套觸摸成年大熊貓的畫面,這些動作都可能會讓大熊貓染病。據悉,大熊貓福寶是四川旅居韓國大熊貓華妮 今年生下的寶寶。人氣女團blackpink在參加綜藝節目接觸大熊貓時的不正規方式引起熱議。 帶妝接觸和不戴手套接觸都會對大熊貓造成傷害。
  • 給嬰兒戴手套的弊端
    點擊標題下方「張思萊醫師」加關注 【問】 天氣轉冷,要不要給寶寶帶上手套?不利於孩子探索世界 殊不知給孩子帶上手套就等於剝奪了孩子用手去探索世界的機會,使觸覺不能很好地發展,這樣不利於孩子智力的發展和獲取生活經驗。
  • 不要給新生兒帶手套
    舉報 戴手套後
  • 給新生兒戴手套,「危害」或比抓傷臉更嚴重,媽媽們了解下
    為了儘可能地降低這種情況地發生率,幫助寶寶保護臉蛋,有的媽媽就想了一個辦法,給孩子戴手套來防止孩子抓破臉蛋。這個方式真的是一種好的方式嗎?一位兒科醫生朋友說,她曾經見到不少家長為了防止寶寶抓傷自己而給寶寶戴上手套,她看到寶寶戴著手套時,總是會告訴家長不要長時間給寶寶戴手套。雖然爸爸媽媽地出發點可是理解,但是經常戴手套是可能發生意外並且對寶寶造成傷害的。
  • 難道戴手套作戰會更紳士?盤點中外動漫中這些喜歡戴手套的角色
    相信在平時大家都喜歡看一些動漫來打發閒暇時間,但是我們卻發現中外動漫中有很多的角色都非常喜歡戴手套,難道戴著手套作戰看起來會更加紳士嗎,今天我們就對這些人物進行一下盤點。
  • 給寶寶戴手套好麼?
    有的家長為了怕孩子手冷或是防止嬰兒抓臉或吃手,就給嬰兒戴上了手套。其實這樣做是弊多利少。手是智慧的來源,大腦的老師。手的亂抓、不協調活動的等是精心動作能力的發展過程。嬰兒通過吃手進而學會抓握玩具,吃玩具。這種探索是心理、行為能力發展的初級階段,是一種認識的過程,也是一種自我滿足行為。為日後手眼協調打下了基礎。
  • 一周觀展指南|蘇軾特展尚餘十多天,正倉院、馬蒂斯展將啟幕
    在海外,除了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創建150周年特展外,即將舉辦的重要展覽包括巴黎蓬皮杜的馬蒂斯誕辰150周年舉辦回顧展、日本奈良的72回正倉院展。「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為您梳理本周展覽資訊。
  • 皇帝的玩具、故宮的貓等故宮元素文創產品將面世
    皇帝的玩具、故宮的貓等故宮元素文創產品將面世 2014-12-12 10:46:25>   第九屆北京文博會開幕 博物館寶貝現場「復活
  • 韓知名女團抱熊貓寶寶,臉上濃妝未卸,不戴手套惹怒中國網友
    視頻中的女團成員在帶濃妝、沒帶手套等情況下近距離接觸了大熊貓幼仔,這種行為是非常危險的,很有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將大熊貓幼仔置於感染的風險之中!引發網絡爭議的韓國女團是名為BLACKPINK的女子音樂組合,於2016年正式出道,在網上流傳的視頻中可以看到,該女團成員們在某綜藝活動中撫摸、擁抱了剛出生約3個月的"福寶",儘管他她們帶著口罩,穿著防護服,但是並未戴上帽子
  • 痛心 別再給寶寶戴手套了!25天男嬰因戴手套小指壞死
    6.1兒童節,這個本該是孩子們快樂的日子,可是對於連雲港的男嬰小寶(化名)來講,這一天卻無法快樂,這個只有25天大的孩子,因為父母的「關心」,在給其戴上寶寶手套後,其左手小手指被手套裡面線頭纏住致手指一截壞疽,在醫院住了10多天後壞死的一截小手指被切除,15日,小寶已經出院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