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圳CBD寫字樓之王「隱身」 卓越前途能否「清者自清」)
2019年1月27日晚間,據自媒體原點財經,卓越集團董事局主席李華於1月19日被深圳市紀委帶走協助調查,因涉及前深圳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華楠案而接受調查。
原點財經報導稱,李華是在政協會議閉幕日上被直接帶離的。「1月19日是深圳市第六屆五次會議閉幕日,在此次會議結束之後,李華被公開直接帶離。」
圖片來源:卓越集團官網
「鎂刻地產」記者第一時間向卓越相關負責人多次求證,並未得到回覆。多名卓越集團高層管理、中層管理人士在接受「鎂刻地產」記者採訪時或沒有回覆,或不置可否。
一名深圳市官方人士向「鎂刻地產」記者指出,「傳聞不可當真,以政府官宣為主。」
而卓越集團前執行總裁張遠則向記者表示,「謝謝,清者自清。」
據《界面》此前報導,原執行總裁張遠是李華弟弟李曉平的妹夫(張遠與李曉平是大學同學),卓越集團從萬科引進現任執行總裁王衛鋒之後,張遠才從卓越體系內逐漸退出。
如若傳聞屬實,李華並不是第一名因為李華楠案被要求協助調查的地產商。在此之前,皇庭國際也曾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鄭康豪因個人原因被有關機關要求協助問詢。當時界面新聞指出,鄭康豪是因涉及剛剛「落馬」的深圳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華楠而被要求協助問詢。
據《中國新聞周刊》,李華楠被調查的主要問題,是在主政光明新區時的土地問題,以及當政法委書記期間涉及一些案件。目前尚不知曉李華與李華楠之間是否存在直接聯繫,但「鎂刻地產」多方查詢了解獲悉,卓越集團曾經在光明新區有多個舊改項目是不爭的事實。
據南方都市報,2013年11月20日,卓越集團與光明新區管委會籤訂了城市更新框架合作協議。卓越集團將重點對田寮片區及樓村片區進行更新,改造面積共計約101公頃。
卓越集團還曾經短暫參與過光明鳳凰、茶林村的舊改項目。據「鎂刻地產」記者獲得的一份資料,2017年3月13日,鳳凰、茶林村曾張貼一張通知指出,「為加快推進鳳凰、茶林舊村城市更新步伐,從即日起全面開展改造範圍內的房屋信息登記及測量工作,並請廣大業主給予工作組支持和配合。」
其合作方顯示為深圳市卓越宏淳城市更新有限公司,據天眼查顯示,這是卓越集團旗下的公司。而另一合作方深圳市南鳳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其99.8%的股份則由深圳市光明新區光明辦事處鳳凰居民委員會所持有。
不過此後鳳凰、茶林兩村的舊改被招商蛇口收入囊中。據招商蛇口2017年7月6日公告,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光明新區管理委員會為實現資源互補,推動共贏發展,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公告顯示,其中的合作內容之一就是「光明管委會支持本公司依法依規參與招商局智慧城項目片區以及周邊片區可建設用地的開發建設,包括空地的開發與建設、茶林村與鳳凰村舊村落片區的城市更新與改造,及舊工業區的城市更新與改造等。」
資料顯示,1987年大學畢業後,李華曾在在深圳市團委任職過兩年,後下海從商。
其第一桶金是在香港依靠股票投資獲得,1996年,李華於深圳創立卓越集團,開啟了住宅開發的道路。
隨著1998年,卓越的第一個住宅項目卓越·蔚藍海岸的問世,李華逐漸在深圳房地產佔有一席之地。
2012年,卓越銷售首次破百億大關。2016年和2017年,銷售業績分別達到325億元和437億元。此外,卓越集團還被稱為「深圳CBD寫字樓之王」,這家偏居一隅的房企自2017年開始走向全國,並在2018年喊出「三年千億」的宏大目標。在克而瑞的榜單上,卓越集團2018年完成了553億的銷售額。
2017年決定走向全國之後,卓越集團重新將目光投注在「高周轉」的住宅項目,開始頻頻出手拿地。
在李華2019年的新年致辭中,他指出:公司2018年完成了戰略規劃的新一輪布局,開發業務擴展到18家城市公司、覆蓋36個城市、同時操作項目超過100個,集團銷售收入再創新高。
同時,面對2019,李華強調,「我們要在經營中提升「當家」意識,尤其在運營效率、產品呈現、回款保障、費用管控四個維度重點突破。」
因為卓越集團並非上市企業,目前尚不知曉李華被協助調查的消息將會對這家衝擊千億的房企帶來何種影響。一名中層管理人士在接受「鎂刻地產」記者採訪時認為,公司的業務能夠平穩發展。「沒事,公司一切運轉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