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弗勒斯·斯內普,是《#哈利波特#》中一個非常不可或缺的角色,或許,這一系列中最大的反轉就是來自於斯內普的洗白。
在小說 6 3/4的時間中,一直扮演著反派的斯內普,通過最後一段看似混亂無序的記憶片段,向哈利以及正在讀著小說的我們展示了他最真實的一面。
然而,在斯內普漫長的臥底生涯中,他是如何「欺騙」了所有人,讓大家都「堅定」地認為他是個黑巫師,是個食死徒,是伏地魔最忠誠的心腹的呢?
他不擅於演戲,也不會花言巧語,更不會卑躬屈膝,他最大的標籤就是如冰一樣的冷漠。不論是對包括鄧布利多在內的霍格沃茨師生,還是對伏地魔為首的黑巫師「同仁」,他臉上的表情始終是冰冷的。
他將自己的一切情緒都隱藏在冷漠之下,或者說,那些冷漠與冰冷正是他的保護色。沒有人能突破他所設置的屏障,看清他最真實的想法,即便是鄧布利多也不知道,在十幾年後,他仍如當初那般,還在堅守著。
After all this time? Always.
這句臺詞幾乎濃縮了斯內普的一生,同時,也說明了他真的很孤獨。
在他匆匆三十多年的人生中,從沒有人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他一生所有的美好或許都停留在了少年時和那個有著綠色眼眸的女孩相遇、相處、相知的日子裡。
這麼多年過去,即使那個女孩已經徹底遠去,嫁為他人婦,乃至後來命喪於伏地魔之手,斯內普對她的感情,如同他召喚出的守護神獸一樣,一直未曾改變。
我們在感動於斯內普對感情痴守的同時,也不禁為他悲劇的一生感到可惜。固然,當初他選擇黑魔法是造成自己悲劇的導火索,但歸根到底,他孤獨的個性或許也是將愛慕的人越推越遠的原因之一。
原來,只要分開了的人,無論原來多麼熟悉,也會慢慢變得疏遠。
就在斯內普和莉莉進入霍格沃茨讀書之前,他們也曾是兩小無猜的親密夥伴。斯內普充當著莉莉的魔法導師,為她介紹著那個他們都已經渴望了許久的地方。
然而,當他們第一次進入霍格沃茨大廳開始,兩條岔路出現在他們的面前,一條叫斯萊特林,一條叫格蘭芬多。這兩條路不僅永遠也不會有交點,而且還會漸行漸遠,至少在他們有生之年是如此。
雖然斯內普和和莉莉還能在一起上課,但課堂之外的大部分時間,他們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陪伴在彼此身邊。莉莉在格蘭芬多開始結交新的朋友,而不擅於交際的斯內普在斯萊特林只能獨來獨往。
因為沒有朋友,甚至沒有一個伴兒,孤獨的斯內普成為了某些惡作劇小團隊的捉弄對象。勢單力薄的他往往毫無還手之力。那段記憶對他來說是糟糕的,後來在教哈利大腦封閉術時,他特地把這段記憶藏了起來,就是不想被別人發現。
孤獨可以使人能幹,也可以使人笨拙。
孤獨的學生生涯,讓斯內普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魔法的學習中。他不僅在魔藥學上展現了優異的天賦,同時,在魔咒學甚至是黑魔法上,也可開始了更深入地研究。才6年級,他就可以發明諸如神鋒無影的黑魔法咒語。
然而,為了達成這樣的成績,他幾乎放棄了所有的社交時間。通過成年後他與其他食死徒的關係,就可以看得出,學生時他與斯萊特林的同學也僅限是點頭之交,誰讓在眾多純血統出生的同學眼中,他是一個並不「高貴」的混血巫師呢。
因為他不擅於與人相處,所以在表達感情時會顯得很笨拙,尤其是在他情急的時候,這種笨拙就更加突出。當他在莉莉的面前出醜時,那句「泥巴種」真地是發自內心的嗎?答案當然是不!但他不懂得怎麼去化解自己的尷尬,只能通過冷漠無情的話語來偽裝自己。雖然他給自己披上了一層保護色,但同時也將關心他的人越推越遠。
當我們自己感到孤獨的時候,我們無法溫暖別人。
當小斯看到這句話時(出自張嘉佳《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恍然覺得,這不就是斯內普的真實寫照嘛。固然他有一顆想要保護莉莉以及哈利的心,但深陷孤獨中的他,註定無法給他們帶來溫暖的安全感。
他只能躲在黑暗中,看似漠不關心,看似心懷叵測,看似陰險狡猾……但他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守護,即使這些都是隱藏在他的冷漠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