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女兒養的第一隻狗說起。
女兒喜歡狗狗,大概是小孩的天性使然。小孩都喜歡小動物。狗是食肉動物 即使為人所馴化,仍保留著獸性 以及喜歡吃肉的習慣,所以,無論什麼樣的狗,與人的相處中,都或多或少在心裡需要提防。而在孩子們的世界裡,也許沒有這樣的概念,狗,尤其是那些小奶狗,一副萌的化人的樣子,足以讓他們淪陷,然後招惹一隻進入你的生活。
萌萌養的第一隻狗就是這樣來的。
那是一次去狗市,一位同事抱了一隻小狗,看樣子是一隻狼狗串子,說是不養了,讓給我,原本不喜歡養狗的我看這樣,就把狗抱回家,萌萌看到非常喜歡,一起給狗狗起了名字叫布丁,因為那時是夏天,買雪糕時十分喜歡買小布丁 也就給了狗狗這樣的一個名字。
小狗長得很快,確實十分可愛,我們不在家的時候,也能夠給孩子消除一些寂寞。
可是,我沒有馴狗的經驗,狗每天的拉屎撒尿成了問題,屋子弄得很髒也很味兒,這還不算,隨著狗狗慢慢長大,越來越愛叫喚,一回來,看著屋裡亂糟糟的樣子,耳邊狗狗尖利的叫聲,忍不住暴脾氣就上來,馴化的方式就是打它,然而還是不行。女兒卻依然喜歡這隻狗,沒事就抱著,她只是玩兒,卻不知養這麼一個小動物需要付出多少辛苦。
終於下決心不養了,卻也不能隨意丟棄,女兒心裡會受不了。最後決定送給農村的堂哥,作為看家護院,狗狗的叫喚必不會惹人煩吧。
就這樣,哥哥把狗狗就帶走了。
狗狗送走後,女兒一直惦記 時不時就問我,狗狗怎麼樣了,我也挺想知道,好在哥哥家也不算遠,現在交通方便,休息的時候,坐上班車,個把小時就到了。
去哥哥家果然見到了布丁,喊它的名字還能認得,女兒還算沒白餵養,女兒十分高興 耍了半日,就回來了,心也是算放下了。
第二年又去,狗不見了,聽哥哥嫂子說,狗狗每次在清真寺禮拜年聚禮召喚辭的時候就嗷嗷叫,村裡人覺得像嚎喪,不吉利,就把狗送到河灘羊圈,看羊去了,狗狗有了新的崗位。
沒見到狗狗,女兒很惋惜,但知道狗狗還在 也算沒失望。
此後,再也沒見著狗狗。
在我心裡,狗狗應該已經長大,並且,河灘地廣闊,與羊兒在一起,也不會有誰嫌棄它的叫聲,看羊的狗不只一隻,想是已經有了女朋友,這麼多年,也是兒孫滿地了吧。
布丁是女兒喜歡並且養過的第一隻狗狗,在狗狗走後的很長時間,想狗狗了 就把狗狗的照片拿出來看,被狗狗藥壞的玩具她都留著,到現在還保存著一本被狗狗咬壞封皮的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