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涼宇宙,天地玄黃。世界盡頭,地老天荒。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長白山天池是睡眠火山口積水成湖形成的,大約形成於1200萬年前,這在地質年代上已經很年輕了。要知道科幻電影的熱門主角恐龍在6500萬年前就滅絕了。
雖然年輕,但人類仍無法與之相比。
2017年8月11日,從離開酒店到爬到能夠俯瞰長白山天池的山巔懸崖邊緣,排隊、等待、乘車、步行,整整花了六個小時。然而,當天池完整的露出真面的一剎那,儘管周圍擠滿了人,世界卻仿佛突然萬籟俱寂,一切不復存在。天池溫潤的水面萬頃碧濤,波光粼粼,天池水怪好像隨時會露出水面劃出水紋。從沒有這樣的時刻和地方距離史前時代如此之近,又從沒有這樣的時刻感受到時間的凝滯,「歲月」一詞顯得輕如鴻毛。
中國兩大天池分別是長白山天池和天山天池,天山天池屬高山湖泊,雖常年積雪,但植被覆蓋密,滿山覆蓋著常綠針葉林,生機勃勃。而長白山天池一帶多闊葉林,但更多的是大塊裸露的黑色火山巖,山頂覆蓋著苔原,充滿了神秘荒涼的史前氣息。
天池西側是東北地區最高山峰白雲峰,長白山最高峰將軍峰在朝鮮一側,天池本身是中國東北海拔最高也是最深湖泊,是松花江的正源。在衛星地圖上,長白山天池是一個不小的存在。
600米解析度長白山天池衛星圖像
能看到天池並不容易。看天池有兩個地點,火山口北側的二道白河鎮是主要集結地,酒店多,旅遊業繁榮,想一睹長白飛瀑(天池出水口)真容也需從此出發上山,此外山上還有一處小湖泊,名為「小天池」。火山口南側另有觀看長白山天池的地點,但在另一個縣,與二道白河鎮相距數百公裡,兩地都不通高速公路。
長白飛瀑
乘槎河
小天池
上山的路途,尤其從半山腰到山頂,只能搭乘景區的小巴,而這是我坐過的最刺激的小巴。道路狹窄而曲折,車速卻飛快,多在時速八十公裡左右,司機都訓練有素,動作迅捷,一氣呵成,車裡的乘客一路上東倒西歪,雞飛狗跳,沒一刻安穩,只這一路的心驚肉跳也可算一景了。
上山小巴
即使到了天池邊,也不一定能看到天池,據說上峰的遊客中85%看不到天池,因為天池總是籠罩大霧。我上山當天等了近四十分鐘才大霧散去,而較低的氣溫讓許多人不等霧散就折返。霧散十五分鐘後峰頂又被大霧籠罩,不但能見度驟降,還下起了大雨。
排隊等待上山的遊客
二道白河鎮是座夏季涼爽適合消暑的鎮子,二道白河從鎮內流過,只是不知入冬後會是怎樣的情形。這念頭很勾起我的好奇心,讓我常常有再去的衝動。
二道白河鎮
歡迎點讚轉發!
地瓜貓的地瓜幹
汽車與旅行,缺一樣兒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