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規律就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在數億萬年的演變中,各種生物扮演自己的角色,努力在食物鏈中佔有一席之地,可以說各種生物之間的「明爭暗鬥」維持了生態系統的平衡,因此很多生物也都在生態系統中有了各自的地位。比如我們經常說的狍子,人們經常叫它「傻狍子」,就是因為他的一些行為,人類覺得太愚蠢了,而科學家卻認為,桃子其實非常聰明。這是為什麼呢?
狍子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把頭埋到雪裡
如果遇到危險情況的時候,狍子的屁股就會開出「白花」,其實是因為狍子的尾巴內側是白色的,受驚之後,這些白色的毛髮會翹起,因此人們才看到了白屁股。當危險真正到來的時候,傻狍子如果不能逃出獵人的手掌心,它們就會直接把頭埋到雪裡。這個行為很多人都不能理解,這是真的傻吧,但科學家卻認為這不是傻,而是面對危險作出的最好決定。
動物對危險是有感知的,因此它們知道自己能否逃脫危險,如果他們把頭埋到雪裡,就意味著它們無法逃出生天,等待它們的就只有殘忍的冰刀了。把頭埋到雪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知覺麻痺自己,這樣等到臨死的時候也能多少有些安慰。
狍子的「傻」是對於環境做出的最好選擇
也有人認為狍子的生活能力太低了,如果在它們面前經過了一輛汽車,他們是不懂得閃躲的。因為在狍子的認知中,它們沒有方向感,無法判斷前方道路,因此只能跟著燈光前行。像很多其他的生物,比如貓狗,它們都可以靈敏的避免障礙物,因此和它們相比,狍子就顯得有些傻了。
所以說傻狍子的有些行為雖然人類無法理解,但也合乎情理之中。雖然袍子的白屁股可以吸引敵人的注意力,但是在逃生的過程中可以起到指引的作用。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敵人在捕捉狍子的時候,它們全都亮出白色的毛髮,是不是就意味著可以迷惑敵人呢?而且雌性狍子在帶領幼崽逃跑的時候,白色的屁股就相當於一個指示燈,能夠不掉隊。
可以說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性,也許某些行為在人類看來有些不理解,但也許是它們適應環境的最好方式。所以我們可以看出狍子其實並不傻,但由於進化的關係,它們已經適應了現在的生活方式,因此不會再做出太大的改變。關於這個情況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