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猛於虎,消防安全重於泰山,根據相關部門的統計,近15年來,我國每年大約會發生23.1萬起火災,有1683人因火災事故身亡,也就是說,平均每天,火災就要奪去4到5個鮮活的生命!那麼一旦發生火災,該如何正確逃生?優路教育為大家總結了四種正確的逃生方法,所有人一定要牢記!

1預防煙氣中毒
很多火災事故中的遇難者,其實大部分並不是被高溫火焰直接灼燒身亡的,而是吸入了過多的煙氣,從而造成窒息死亡。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由於他們在發現有火災發生後,沒有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所導致的。
正確的做法是:當火災發生後,先正確判斷火勢情況,在室內的人員要第一時間打溼毛巾、衣物,用其堵住門縫,防止煙氣進入。外出逃生時,一定要用溼毛巾捂住口鼻,利用照明設備探路,彎腰下樓。

2逃生通道要熟悉
大多數人有慣性思維,特別是在發生火災這類緊急情況後,更傾向於向自己熟悉的出口跑,當發現這條路不通時,才去尋找其他的通道,但時間是寶貴的,因為火災發展的勢頭十分迅猛,這個過程很可能會錯過最佳逃生時間。
所以消防工程師建議大家,在平時生活工作中,一定要熟悉周圍的環境,了解所處的位置,對逃生通道、避難層、樓梯位置都要有大概的了解,一定不要有原路逃生的慣性思維。優路教育表示這樣在發生火災後,才可以迅速選擇離自己最近也是最恰當的路線逃生。

3亮光方向有危險
發生火災時,人都會比較慌亂恐懼,在著急逃生的過程中,往往會做出錯誤的選擇,但有時候一些錯誤很可能是致命的,比如向著有光亮的地方跑,以為那裡就是出口,但火災發生後,有光亮的地方往往是火勢最大、最危險的地方。
不管是在居民樓還是辦公樓,火災發生後,那裡的電源多半已經被切斷,或者由於火災原因電路已經短路跳閘,所以有光亮的地方也正是被火焰覆蓋的地方。

4冒險跳樓不可取
跳樓逃生,是在極端情況下的選擇,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千萬不能輕易採用,一般這種方法只適用於較低的樓層。我們建議大家如果所處的樓層不高,可以利用家中的繩子、床單、窗簾,製成簡單的安全繩索,將另一頭固定在家中的餐桌、床腳等處,作為逃生工具使用。
而且即便是救生氣墊,也是有高度限制的,早在2006年,公安部技術監督委員會就發布了《消防救生氣墊標準》,其中明確規定了消防救生氣墊的救援高度:16米,也就是5到6層樓的高度。不過一般高層的建築都有避難層,如果居民沒有及時逃出室外,可以迅速逃至避難層,等待消防人員的救援,這樣才更穩妥。

進入現代之後,我們可以發現火災事故所造成的損失依舊很大,優路教育提醒大家,多了解一些消防知識,也就多了一份安全保障。我國的消防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十分迅猛,消防工程師作為專業的消防安全技術人才,其作用在未來只會越發關鍵,這是整體的大環境所決定的,畢竟消防安全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