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總說,黃鼠狼是不能殺的,看到了要裝作沒看見,不能加以傷害。是封建思想的束縛導致老一輩有這樣的想法還是另有原因呢?
黃鼠狼的學名是黃鼬,在我國並不罕見,就算是偏遠極端氣候地區也時常能看到他們出沒的身影。在我國,黃鼠狼並不討喜,因為他們破壞力強。
但我國的部分地區將黃鼠狼奉為大仙加以祭拜,特別是北方地區。老一輩之所以說不能殺害黃鼠狼大約與這樣的信奉有點關係。
科學研究結果顯示,黃鼠狼其實是對我們有好處的。雖說在不少的歷史記載中,黃鼠狼會去偷家養的雞,但這是黃鼠狼在極端飢餓的情況下迫不得已的做法。
《本草綱目》裡有這樣的記載「此物見於博鼠及離畜,又能制蛇虺。」由此可見,黃鼠狼並不是一無是處,而且它的益處不可小覷。
黃鼠狼其實主食並不是雞而是是老鼠,老鼠對人類來說是破壞力極強的,它們不僅偷吃糧食還會攜帶疾病。因此說黃鼠狼不能殺是有依據可循的。
民間有把黃鼠狼供奉起來,奉為「黃大仙」的做法,並且還有黃鼠狼報復心極強的說法,除此之外也有黃鼠狼臭味可以催眠,讓人感染疾病的傳言,其實這些說法迷信的因素更多。
如今黃鼠狼被列入國家保護動物,一隻黃鼠狼一年可以消滅大約一千隻老鼠。黃鼠狼身上的臭氣其實是為了自己遇到威脅的時候,能夠釋放出來麻痺敵人。
近些年由於人類的獵殺,黃鼠狼的棲息地逐漸喪失,如今又因為生態環境的變化,黃鼠狼的數量與日俱減,已經被國家列入了易危物種行列。所以以前老一輩口中的黃鼠狼殺不得,現如今已經變成了黃鼠狼不能殺了。
本文由北岸木子原創,歡迎關注,帶您縱橫古今,縱覽世界。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