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在生活或者工作的時候,有時會發現手腳會出現疼痛的感覺,停下手中的工作及時檢查,原來是手上(腳上)出現了水泡,這可怎麼辦?戳破吧,怕疼,而且怕傷口會發炎,引起紅腫,如果細菌又從傷口進入,那可就不太好。不戳破吧,總是這樣讓它存在,也會讓自己很不舒服,以至於都不能安心工作,萬一不小心把水泡弄破了,就會更加疼痛了,那麼,如果我們的身體上出現了水泡,那該怎那麼辦呢?水泡怎麼處理?
水泡怎麼處理
1、如果水泡並沒有讓你感覺到疼痛,建議你不要去動它。因為有一部分的水泡只要不是特別嚴重,它是能夠自己癒合的。因為本身水泡上面就有一層薄薄的保護膜,只要你別戳破它,它會慢慢的長好,相反,如果你把它扎破,可能會引起感染的概率,一旦傷口感染,處理起來就會麻煩很多。所以,只要不會讓你覺得疼痛的水泡,建議你還是慢慢等它自己長好吧。,經過一段時間,水泡就會自行消失的。
2、如果水泡在你的手上或者其他不容易再摩擦到的部位,你可以直接把它暴露出來,因為空氣有助於癒合。 如果是在你的腳上,你最好用紗布或者魔術貼蓋起來,這能夠保護水泡同時還能讓它透氣。如果水泡自己破了,讓液體流幹,好好清理那個區域,然後用乾爽、無菌的繃帶包起來直到癒合。這會癒合而防止感染。
3、如果水泡引起了疼痛的話,排乾它。 儘管醫生建議你儘可能不要弄破水泡,但在部分情形下還是有必要弄乾水泡的,尤其是如果它帶來了很多疼痛和壓力的話。比如,競技性跑賽的選手如果有比賽的話,可能就需要弄乾腳底的大水泡。如果你需要排乾一個水泡,遵從正確的程序以避免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4、在排除水泡之前,一定要用除菌肥皂仔細清洗水泡周圍的皮膚,一定要保證排除水泡的時候不會發生細菌感染,我們可以用溫水把受傷部位先清潔一下,然後塗抹上殺菌消炎的肥皂,輕輕搓洗,不要大力,然後用清水衝乾淨泡沫,等待一些時間,等到手上部位的水分幹了,我們就可以準備排除水泡了。
5、輕柔地在水泡上擦些碘酒或者酒精。 用棉球或者棉布蘸些碘酒或者酒精,塗抹在水泡上和水泡周圍。這會徹底為皮膚消毒。
6、給一根針消毒。 選一根乾淨、鋒利的針用以下方法中的一種為它消毒:用酒精從頭到尾擦拭;用煮沸的水燙;放在火焰上烤直到它開始發亮呈現橙色。
7、下面就開始刺穿水泡了,首先,用已經消過毒的針,輕輕的在水泡部分扎幾個小孔,找一塊已經消毒過的紗布或者毛巾,輕輕的從針孔部位擠壓,使得水泡裡面的分泌物能夠被排出來。切忌,千萬不要把水泡上面的那層皮撕掉,因為那層皮膚是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的,如果撕掉那層保護膜,反而會對受傷的皮膚造成傷害,加大感染的機率
8、擦些抑菌的藥膏。 一旦所有的液體都流幹了,在水泡上輕拍些抑菌的藥膏或者油。任何非處方售的抑菌產品都可以,比如新斯波林、多粘菌素B或者桿菌肽。藥膏會幫助殺死水泡周圍的細菌並抵禦感染,同時也防止包紮的繃帶粘在鬆弛的皮膚上。
9、寬鬆地用紗布或者繃帶覆蓋。 擦過藥膏之後,用紗布墊料或者膠體為基的石膏覆蓋排乾的水泡。這些會防止任何灰塵或者細菌進入開口的水泡,同時如果水泡在腳上的話,走路和跑起來的時候也能舒服些。你應該每天換新的石膏,尤其是現有的溼了或者髒了的話。
10、切除死皮然後重新包紮。 兩到三天之後,打開繃帶,然後用消毒過的剪刀翦除鬆懈的死皮。但是不要試圖剝掉仍然連著的皮膚。再次清潔該區域,再塗些藥膏然後用乾淨繃帶覆蓋住。三到七天之後水泡應該會徹底癒合。
11、如果你發現了感染的跡象,去看醫生。 有些情況下即便你很努力避免仍然會感染。如果你感染了,應該立即就醫。她/他會開出強力的抗生素或者口服抗生素來清除感染。感染跡象包括:水泡周圍的皮膚發紅、腫脹,皮膚有化膿、紅色條痕還有發熱。
燙傷的水泡怎麼處理
1,當被開水燙傷了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把燙傷的部位立即放到冷水管下面衝或者是放到冷水盆裡面浸泡將傷處冷卻減少疼痛。
2,燙傷的部位冷卻以後要找到剪刀,輕輕的把傷處的衣服或者其他的附著物剪掉。
3,燙傷的部位如果起了水泡,要用消毒針(在家裡可以用針在酒精或者酒裡面消一下毒就可以)把水泡刺破,放出裡面的液體。
4,燙傷部位的水泡刺破以後,如果家裡面有燙傷的藥膏之類的藥物可以自己塗上。
5,塗上藥膏以後可以進行簡單的包紮處理,傷處包紮以後要避免在接觸倒水一面傷口感染。
6,如果燙傷的部位十分嚴重的話,及時的做好傷口冷卻以後要立即趕往醫院進行治療,必要時還要打破傷風針。
如何預防水泡
1、選擇合腳的鞋子
很多由於摩擦形成的水泡是由不合腳的鞋子造成的。由於鞋子和腳之間有磨擦和滑動,所以它們會來回拉動皮膚,導致皮膚外層開始與裡層分離,創造出形成水泡的囊。為了防止這種事發生,買質量好、透氣性好並且合腳的鞋。
2、跑步者也可以買到特殊的運動襪
能夠在最傾向於起水泡的部位提供額外的防護,如果你是賽跑運動員,考慮去專門的跑步商店,那裡有專門人員確保你穿的是最合適的鞋。
3、穿正好的襪子
談到預防水泡,襪子非常重要,因為它們能使水汽(鼓勵水泡形成的東西)減少到最小,並減少摩擦。選尼龍襪子而不是棉襪,因為尼龍更透氣。吸水襪子,即一種羊毛襪,是另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它們能吸收足部的水汽。
4、使用減磨產品
有很多買得到的非處方產品可以在走路或者跑步前用於足部,以減少摩擦和水分積累。嘗試爽足粉,是在穿之前灑在襪子裡的,能夠保持足部乾爽;或者一種能夠讓襪子和鞋在表面順暢滑動而不是引起摩擦的軟膏。
5、戴手套
水泡經常因為做體力勞動,比如使用工具、鏟子或者做園藝而長在手上。你可以通過戴著防護手套做這些事兒而避免此類的水泡。
6、擦防曬霜
水泡容易長在曬傷的皮膚上。最好的防止這件事的方法就是一開始就避免曬傷,擦拭有較高SPF的防曬霜,穿輕薄的長袖衣服,然後還是擦防曬霜。如果你不小心曬傷了,你可以隨意擦些潤膚膏、曬後修護或者爐甘石液來防止長水泡。
總結:如果我們的身體上出現了水泡,第一時間不要著急去挑破它,我們要先觀察起水泡的部位是不是有疼痛感,如果沒有,儘量還是讓它自己長好,如果水泡已經讓你感覺到疼痛,那我們在準備挑破水泡之前,一定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受傷部位的消毒很重要。一定要避免重複感染的機率。另外,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多注意不要穿過於緊的鞋子,避免腳後跟或者腳面部分受到摩擦,從而摩擦出水泡,平時在家務勞動的時候,儘量戴上手套保護雙手,我們要做到積極的預防才更好的避免水泡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