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2018國考已啟幕,廣東中公教育為廣大參加國考的考生準備了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作文中名言警句不可亂用。更多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資料,歡迎訪問中公國家公務員考試頻道。
2018國考考前衝刺直播課(11月20日開課)
2018國考衝刺直播課僅9.9元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新大綱課程
在公考領域有一句老話說得好:「得申論者得公考」。而同學們通過對申論的學習,會發現還有更實際的一句話,可以說是:「得作文者得申論」。因為想要申論提升能力,作文是萬萬不能拉低分的,反而還需要用作文來拉高分數,畢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大部分同學在小題目的作答上,差距並不明顯,因此,能拉開差距的地方也就在於作文了。那麼要想在作文中脫穎而出,進而取得申論分數的優勢,那麼在掌握文章立意和結構的基礎上,增加文章的亮點就是十分必要了。
增加文章亮點的方法很多,比如一個典型生動的事例、一組客觀理性的數據,也可以是一句思想明達的名言警句,在這裡中公教育專家重點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使用名言警句的使用。名言警句是大部分學員十分青睞的一種方法,如果使用恰當,可作高分亮點。但如果使用太俗套,等於沒用。另外,過於生、偏、澀的名言,和太過於常見的,都要避免使用。最重要的是,引用名言警句千萬不可牽強,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否則會適得其反。
下面用兩個分論點寫作的例子做對比,跟大家說明如何恰當準確的引用名言來支撐觀點。
【示例一】
以「提升政府執政能力,需深化依法執政觀念。」為分論點,運用名言分析法展開分析論證。
範文展示:
提升政府執政能力,需深化依法執政觀念。(段旨句)「道私者亂,道法者治」(引用名言)依法執政是我黨執政的基本途徑,是正確科學執政的保證。(從名言中得出結論)但是,現在很多官員在執政過程中,置法律於不顧,隨意編造違法謊言,為一些違法暴力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概括現象)這些反映出部分官員依法執政觀念薄弱,直接導致執政能力欠缺。(分析現象)因此,要轉變政府職能、提升執政能力,就要深化依法執政觀念,將依法執政切實落到實處。(得出結論)
文章解析:
該文段需要論證的觀點是「依法執政」的必要性,所以找尋的名言必須是關於論證要嚴格「依法執政」這一論點的。文中名言「道私者亂,道法者治」指的是以私心做事國家就混亂,按法度辦事國家就太平。」很好地說出了為政者應該摒棄私心做事,依照法律理政。對於「依法執政」必要性的論證有理有據,思想深刻,發人深省,因此是十分有效並精彩的引用。
【示例二】
以「塑造法律自覺是樹立法治意識的前提」為分論點,運用名言分析法展開分析論證。
範文展示:
塑造法律自覺是樹立法治意識的前提。一個國家是否已經成為法治國家,不僅要看這個國家是否已經建立起一套完備的法律體系,更重要的是看這個國家是否堅持依法辦事。也就是說,法治意識內在地包含了法律自覺。「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所以法律最終的意義並非僅僅制約人們的行為,而在於教化和引導,讓法律形成社會公德,進而能夠讓人們自覺去遵守。一個國家有沒有形成法治意識,從根本上說,就是要看這個國家的人民是否已經把法律內化於心,形成法律意識。因此,一個公民需要具有法律意識,一個國家更需要有法律意識的公民。
文章解析:
該文段需要論證的觀點是「法律自覺」、「法律意識」,意為人們發自內心的敬仰法律。文中名言「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強調的是法律對於人們內心的教化,以致人們會從內心遵守法律,形成法律自覺,最終形成法律意識。此名言十分深刻的指出了法律的最終意義並不僅僅在於表面的制度約束,而在於全民守法、信仰法律這一根本目標,因此,很恰當的論證了分論點。
可見,通過兩個分論點段落的示例,可以看出,都是論證有關「法律」話題,但具體觀點不同,一個是強調「依法執政」的必要性,一個是強調「法律意識」的意義,所以在二者的論證上傾向不用,所需要引用的名言警句也不盡相同,如果任意使用一個關於法律的名言去論證,不僅與觀點不符,還會削弱論證,有牽強之嫌。因此在這裡告誡大家名言的使用一定要恰當,與所論證的觀點相契合,這才是引用名言,增加亮點的關鍵所在。
各位考生,歡迎進入廣東中公教育網站!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中公教育,助你考試順利。
信息反饋 | 政策諮詢 | 課程諮詢
關注廣東中公教育微信號gdoffcn,掌握一手國考資訊!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陳白石)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